航拍陕北窑洞(陕北的窑洞画)
“我的战斗位置是在甲板上,从这里往前看,14度的跳台滑雪甲板倾斜得很高。在我心里,这不仅是‘飞鲨’起飞的仰角,也是仰角。”人民海军奋力飞行的角度,也是中华民族起飞的仰角!”“辽宁舰”一等军士长张乃刚感慨地说。
也许还没有哪艘“大船”能像它一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期盼,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弦……
2012年9月25日,这艘名为“辽宁舰”的“大船”在大连造船厂码头交付海军,“落户”中国。从此,我们拥有了“大国武器”——艘航母。
以1937年的陕北窑洞为中心,凹凸不平的土墙上挂着一幅军事教育挂图。谁也不会想到,挂图上的内容,竟然是萨拉托加号航母。
那个时代,穿着破旧军装的红军战士们正用渴望的目光,试图通过“小米加步枪”的视线窥视外面的世界,期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80多年后的今天,满载战机的“辽宁”号在大洋深处破浪前行,留下足迹,见证辉煌历程。如果山洞里的红军战士能看到这一幕就好了。
自正式交付人民海军以来,“辽宁舰”已服役10年,先后完成舰载机起降、实弹射击、远海训练等任务。在向外界展示大国形象的同时,也进一步见证了人民海军战斗力的跃升。坚定了人民军队在海上自强不息的决心。
每隔十年,随着“山东舰”、“福建舰”的相继下水,人民海军正式进入“三载客”航母时代,人民军队追求深层次蓝色的梦想愈发旺盛。
这是人民海军新时代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十年;党和国家把科技强军作为军队建设重要战略纳入强军总体布局的十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10年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化。
面对中国航母“下饺子”般的发展速度,不少外国人感叹:——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梦想成真时,世界上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成功和喜悦,却很少有人知道背后的辛酸和痛苦。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悲惨的近代历史也是从海洋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海洋主权危机日益牵动中国人民的心。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建造大量船舶,建立海上‘铁路’,才能在今后几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领海主权时曾热情地说:“我从事了一辈子的军事、政治工作,没有见过中国的航母。我看不到航母,我不愿意接受。”!”
“如果中国不发展航母,我就闭着眼睛死!”当时,刘华清将军多次向中央提出发展航母,并远赴美国寻求“他山之石”。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仔细检查美国航母设备的照片也被无意中记录下来。
“海空守护者”王伟生前绘制了《夙愿》这幅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驾驶舰载机,从我们自己的中国航母上起飞。
这个航母群萦绕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我们必须绘制和完成的战略蓝图、必须实现的伟大梦想。
如何让梦想成真,将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只能继续奋斗、努力,正如航母舰员常说的:“战斗的是人,不是船”。
然而,航母的建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国家军事、经济、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当时国家积贫积弱。别说航母了,人民海军成立时连一艘像样的军舰都没有。就连海军首任司令员肖金光访问刘公岛时也租用了当地的渔船。有些人甚至租了一艘当地的渔船。他自嘲:“国外有‘海军陆战队’,我们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人们常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创业的艰难。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无论是在航母还是舰载机技术方面,我们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几乎是一张空白的图画,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这种“从头开始”可谓艰难。
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有全球视野、创新理念、无畏勇气,大胆冒险、科学实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按照“当海军转型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一批批科研人员和人民战士满怀热情,为研制建造我国梦想的理想航母而努力奋斗……他们坚守战斗岗位,刻苦学习,精诚报国。奋斗一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永远忠诚、永远争先”的精神。
“辽宁舰”的40多名高级士官是中国第一代航母水手,在航母安装建造期间就驻扎在航母上。他们平均服役22年,分布在50多个岗位,从航母心脏的守护者,到飞行甲板上的鹰手,再到钢铁巨人的舵手……他们亲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航母的试航和试航。练结合、练转战的转型升级路径。
不久前,满载歼15舰载战斗机的“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破浪前行。多架战机轮流分批起飞。他们在空中完成战斗任务的交接,然后循环降落在舰上。舰载战斗机出动与回收时间、重新部署准备时间、同时出动架次等诸多突破。
舰载机是航母的灵魂,也是衡量其战斗力的重要标准。有人曾断言:“即使中国人拥有航母,十年之内也无法使用舰载机”。
然而现实却给了那些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首次实现舰载拦截着舰,“辽宁”号以全新状态亮相。
有网友曾激动地写道:“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我们只用了2年零8个月。从第一艘航母服役到第一架舰载机上舰,距离不到2公里。”年。”几个月,你们永远可以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
期间,“走吧!”——“航母风”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国人引以为豪的姿态。有人分析,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危险系数是宇航员的5倍,是普通战斗机飞行员的20倍。降落在航母上就像一次“人为控制的坠机”,风险系数极高。但尽管如此困难,中国人还是做到了。
在英勇的航母战斗机试飞员戴明猛心里,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他根本不配当一名舰载机飞行员。当戴明猛加入舰载机试验队时,中国的舰载机研制才刚刚起步。他面临的是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
“很难,我们可以学,但最无奈的是我们不知道学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率先进行极限偏航阻滞试验、率先进行飞行阻滞着陆试验、率先进行飞行阻滞着陆试验。滑跃起飞、第一个发现并绕船、触船后复飞……这些“第一次”是戴明猛将生命寄托在蓝天上完成的。但他对这一切却很淡然,“我们在一起,研究航母、舰载机、飞行技术,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技术资料,最后在舰载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推开了舰载机飞行的厚重大门。”
浩瀚大海见证了人民军事装备的升级换代。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辽宁舰有了首个“兄弟”;今年6月17日,期待已久的“老三”终于登陆,被命名为“福建船”……“大国巨轮”再次扬帆起航,破浪追逐深蓝梦。有人说,“中国人民的脊梁进一步挺直了”。
10年来,中国航母“三船客”先后实现了三个“质”的飞跃——“继续建造外国滑跃起飞航母”、“建造自己的完全国产航母”和“建造了直长甲板的电磁弹射大型航母”。10年来,航母工业的发展不断给国人带来惊喜,也带来了满满的自豪感。
如今,洞里挂图的内容早已成为现实,人民海军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过去是多么的辛酸和痛苦,现在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10年来,人民海军发展如火如荼,向世界一流海军稳步迈进:“瓦良格”号顺利完成“辽宁舰”华丽蜕变,“山东舰”华丽转身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从首次起降到最大集中调度回收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闽舰”也正在按计划进行系泊试验。此外,我国自主研制的两栖攻击舰、综合补给舰、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也相继下水。中国制造的“大国之舰”正在海洋深处留下宏伟的足迹。
10年来,祖国大地、浩瀚太空也见证了中国式“钢铁洪流”的豪迈亮相:国产超级计算机正在以百亿级效率计算下一个“中国速度”,搭载国产航天发动机的运20在天与地之间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黑丝带”歼20吹响了中国空军挺进隐身时代的号角。数字化主战坦克99A多次亮相国际比赛……
10年来,人民军队创造了无数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曾经难以想象的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发展。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仅靠“泥腿”走完长征的艰苦日子不会再出现。仅靠“小米和步枪”打天下的艰苦日子不会再出现。只靠“一把炒面、一把雪”征服世界的艰苦日子不会再出现。鸭绿江的辛苦日子不会再有了……
如果你要问,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那是梦想成真。最幸福的不仅是我们,还有那些几十年前在窑洞里梦想着“航母梦”的英雄前辈,那些踮起脚尖看着美国装备的将军,还有那些在强军征程上默默奉献的人们。无名英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强军十年,人民军队不断锤炼,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成就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未来十年,人民军队仍将昂首挺胸,站在潮流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