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的全诗是什么)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的全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26 18:53:59 义务教育 67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作为学校特色之一,经典诵读被纳入日常,走进课堂。从2012年秋季开始,我们每期精选8条经典名言,12个学期累计96条名言。这些名句涉及立志、学习、修养等,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的全诗是什么)

[出处]《论语?公冶长》[定义]最小:勤奋。好:偏好。耻:耻辱、耻辱、羞辱。一句话简介:勤奋好学,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解读】“学得快,学得好,问问题也不羞耻。”这句话选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勤奋好学,不耻于向不如你的人请教”。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本文讲述了一个故事:卫国郎中孔宇,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孔宇死后,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魏王赐他“文公”的称号,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他认为孔羽不值得如此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子的知识和才华虽然很高,但比他更优秀的人还有很多,为什么要封孔子为‘文公’呢?”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羽玉非常勤奋好学,头脑聪明灵活,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即使对方地位不如他,”他对知识的了解,会慷慨而谦虚地请教,一点也不感到羞耻,这是他身上难得的事情,所以授予他‘文公’的称号也未尝不合适。”经过孔子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我想,“锐意好学,不耻于提问”这句至理名言所表达的道理,是我们当代学生乃至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理解并努力实现的。

肯定有人问:“为什么?”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如果你勤奋好学,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通过勤奋学习,你会增长知识,提高自我;如果你不耻于向下属提出要求,你就会进一步升华自己。因此,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公民都是谦虚的、优秀的,那么这个社会也会无限发展。为什么不做一些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的事情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敏感、好学、不耻于提问”呢?听起来简单却又复杂。敏感意味着勤奋。你要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工作、学习,还要能坚持,有恒心,有毅力。汉代孙敬以“头悬梁”读书,战国苏秦以“锥刺”读书,都是“敏感好学”的表现。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不仅对于学生如此,对于职场人士也是如此。在当今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同学遇到了自己不理解或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他们常常为了面子而把它们藏在心里,最终导致自己的知识越来越空虚。事实上,这种态度和观念是非常危险的。我用两个小故事来说明: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里,读了八百多部经典。在研究古籍时,他发现各家的观点不一致、相互矛盾,于是他多方深入实践,亲自采药,并请教了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师、樵夫、渔夫等人。最后,他们对历代记载的千余种药物进行了鉴定和验证,并得出了新的科学结论。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深刻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缺乏的正是“不耻于提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不会让我们丢面子,还能让我们收获更多。三国时期,睿智、勇敢、足智多谋的卧龙老师——诸葛亮,因不听取部下的意见而遭受大挫折。据说,有一次出兵时,部下魏延就提出了“出兵岐山”的想法,说这样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诸葛亮认为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而且他对魏延的印象不好,所以对魏延的意见置之不理,没有采纳,从而失去了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要热衷于学习,不要羞于提出问题。”这是一个谁都不懂的道理,但要真正认识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有很多未知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和了解。让我们一起做勤奋、谦虚的人吧!

作词:刘珏

审稿人:胡莉

编辑: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