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什么意思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1-02 16:11:39 义务教育 0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九年义务教育乃国之根本?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什么意思

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重在培养人才。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2)普遍性

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3)免费性

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校开展的控辍保学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4%,初中学生毛入学率达10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相关指标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摘自人民日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的,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往小了说,关系到孩子们能否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往大了说,就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最基础的教育,必须全面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1、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实现全校各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目标。

2、义务教育是为所有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应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3、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差异、提高教育质量的全过程。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失衡问题、提高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扩展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的起源: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首先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公国颁布法令,规定父母应送6至12岁的孩子上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从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起到了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作用。义务教育的时间也从最早的三个月发展到六个月,发展到六年,发展到九年。只有符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高度,才能把握当时工业制造的基本运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