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水系治理(顺德治水)
叶克非
站在河边,身后是参天古树,尽管阳光明媚,我仍然感到凉爽。眼前的水面很平静,风吹过时偶尔会泛起涟漪。除了鸟儿的鸣叫声,还可以听到游客路过的声音。
这里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左滩村与油滩村之间的甘竹滩。是珠江下游西江入北江的一条支流入口。曾经是广州经顺德通往江门、肇庆等粤西地区的重要水道。一。
眼前的宁静与美好,自古就存在。昔日“滩奇石,声如雷,江海潮水相吞”。清朝时期,顺德县文人评价该县八景,“甘潭雪浪”名列其中。但因其危险,曾被称为地狱之门。“船过则沉,船过则翻,八哥飞则绕道”。
地尾、珠江、草原。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叶克飞拍摄
1971年1月1日,当时的顺德县启动甘竹滩潮汐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口号是“发誓把吃人海滩变成幸福海滩”。甘竹滩电站建成后,具有发电、防洪等功能。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广东最优秀的项目之一。
由于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水量减少,甘竹滩潮汐电站于2009年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的甘竹滩电站迎来了——个景点的新身份。是甘竹滩博物馆区的核心部分,可以像公园一样散步。其背后是多个主题展厅:——甘竹滩潮汐电站和中国围垦两大水利工程历史展厅、桑园围历史展厅、龙江甘竹艺术展厅和龙江历史文化展厅等。
一座“老”水电站就这样重生了。它所记录的历史片段因此不会被湮灭,而成为值得纪念的辉煌记忆。始建于北宋、几千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桑源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集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甘竹滩洪水潮汐电站及中心沟围垦:艰巨工程
驱车驶入甘竹滩红潮电站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土黄色的老建筑,很多都在修缮中,有的已经枯萎,楼前杂草丛生。这里是一栋20世纪60、70年代的两层苏式住宅楼,顶部是南方粤式灰瓦斜屋顶。院子里绿树成荫,树枝和藤蔓沿着建筑墙壁爬到屋顶。这些废弃的老建筑将是下一个改造的目标,就像我们面前的展览馆一样。
甘竹滩电站老建筑
从2018年开始,龙江镇开始对电站公园进行盘活,逐步将其打造成博物馆区。核心部分是水利工程及其展厅。
展厅里,老档案、照片、老物件展示了项目初期的艰辛。在当时的顺德,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全县投入,历时3年零4个月。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流通不易。顺德人想了无数的办法来筹集所需的物资。据馆内资料显示,为了满足当时对工程钢材的需求,顺德县政府用两三车顺德水乡的鲜鱼,在韶关钢铁换来了一批钢材。作品。
这些锁本来是用生铁制成的,但由于供应短缺,最终被“钢筋混凝土树枝”取代。为了避免渗水,建筑工人还到理发店收集头发,利用头发的韧性,研发出一种土生土长的防水材料“水泥头发”。
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占地4.6万平方米的甘竹滩电站于1974年5月1日竣工并正式并网发电,解决了顺德县70%的用电量当时。大坝建成后,可防洪,保证广州至江门、肇庆常年通航,减轻下游洪水压力。
更可贵的是,甘竹滩的高差只有1米。因此,甘竹滩电站也是我国第一座低水位电站。当时国内还没有利用这么小的间隙发电的先例。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工程人员设计了一款配备“雏菊形”叶片的单向贯流式水轮机,最终完成了任务。
走出展厅,旁边就是当年修建的大坝。桥头有一座对称的椭圆形建筑,有桥路通向对岸。经过三十多年的沧桑,电站建筑和设施已经陈旧。坝桥只有一米多宽,是用水泥铺成的。偶尔有摩托车、自行车驶过,发出阵阵摩擦声。当然,游客也多了。他们在狭窄的坝桥上来回走着,旁边是高大粗犷的坝体。
灞桥
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大坝依然坚固。那时没有搅拌设备,眼前的混凝土都是手工搅拌的。
坝桥旁边的黄色不规则建筑是一座老电站。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情况。大坝的尽头是一层高耸的走道。以前,工人可以走上楼梯进行各种操作。虽然已经停产,但古老的钢缆、吊轮等仍然保存完好,延伸在粗糙的混凝土石柱之间。
发电站的旧楼梯
老设施不生锈
从坝桥、电站到船闸,从大型发电机组、铣床、三米水轮机叶片到小螺丝,甘竹滩电站的一切都是顺德制造。在那个资源匮乏、技术落后的时代,顺德人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从制造设备到安装的完全独立。
桑元味:九百年古代智慧的结晶
站在坝桥上,眼前的甘珠江一片平静。沿着坝桥步行,即可进入堤道区域。长堤与河流之间是一片平缓的草坡,坡上散布着牛群。长堤的另一边是鱼塘。如果从空中俯视,它们看起来像蜂窝。
这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的一部分。所谓桑园围,是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被北江、西江堤防包围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因曾栽植大桑树而得名。
不要小看眼前星罗棋布的鱼塘和看似平缓的堤坝。他们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南海县志》据记载,桑园卫始建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5年)。在此后的900多年里,它被用于围垦、灌溉、防洪,促进了农业和水利的发展。2020年,桑源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集微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环抱桑园堤,俯瞰珠江
在甘竹滩水电站博物馆区内,桑源围及龙江水利历史陈列馆占有重要地位。在全长68.85公里的桑园围中,龙江镇的这段路段占据了整整三分之一。
由长期冲积沉积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向海倾斜,不受潮汐影响,但也逃不开洪水。龙江位于西江、北江下游。其地势低洼,全年雨量充沛。因此,历史上屡遭水患。
宋代时,龙江及周边村镇利用原有的塘基和河滨山丘筑围,形成了桑鱼塘的基水地貌。从此,大海变成了良田,“桑基鱼塘”的科学养殖方法也成为珠三角人民的重要生存方式。形成了塘底种桑、塘养鱼、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喂鱼的体系。完整的桑树种植循环系统。
17世纪,桑源围已形成“堤防、河系、水闸体系完整,防洪、拦潮、灌溉、排水、漕运等基本排灌工程体系”。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桑园卫已成为“近省最肥沃的土壤”。
同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蚕桑经济也开始国际化。龙江因水运便利而成为重要的航运点。满载丝绸的船只沿着西江航行到澳门,然后驶向海外。
乾隆年间桑园卫地图全图
馆内悬挂着一幅乾隆时期桑园围墙全图。你可以看到每个堡垒和村庄修建的堤坝。它们大小不一,错综复杂,显示出人民的力量。然而,这样的堤坝也存在各种问题。由于各族独立运作,堤坝大小不一,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防洪能力达不到预期。1794年,村民文如是针对这种情况,率先倡导修建桑园围,设立桑园围总署,编修《桑园围志》。该工程开始摆脱私人家庭的利益,成为整体性的区域水利工程。它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集微水利工程。
同时,桑原味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高效的桑基鱼塘循环系统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成熟的桑蚕经济,为佛山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清末民初,佛山纺织业十分繁荣,成为近代国民经济的主导领域。1925年,仅顺德就有蒸汽缫丝厂135家。当时,各种丝厂、作坊散布在桑园围沿线的乡村各处,形成了完整的经济链条。
左滩右滩:昔日繁华商港,今日新农村
沿着甘竹滩水电站周围的道路漫步,总能到达两边的村庄。他们的名字真是巧合,一个叫左坦,一个叫右坦。
现在走进左滩、右滩村,你会看到一种新的乡村气息。村民建造的房屋相当豪华,见证了村庄的繁荣,但生活的改善并没有让村庄失去历史。
油滩村最显眼的建筑就是黄家祠堂,建于明代,位于村口不远。是万历时期第一状元黄士钧的家族祠堂。建筑主体古朴浑厚。目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士俊,字良源,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成为顺德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黄氏宗祠全景
黄氏宗祠,面积16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硬顶建筑,三门五开间三进,砖木结构。古门上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柱子上的木雕和砖雕。烫金木雕的题材很多,涉及各种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雕刻精美。数百年来,黄家祠堂一直保持着原貌,保留了大量古老的石柱、木柱。近几年的修缮完好如初,基本看不到痕迹。据说,为了修缮祠堂,村里依靠雄厚的财力,从海外采购了大量的珍贵木材。
左潭内还有祠堂。与古色古香的黄氏宗祠相比,左潭最大的吴氏宗祠显得较新。我去的时候,村里正在筹备一场婚礼。祠堂门前挂着红灯笼和气球,里面的梁柱上都装饰着红绸。祠堂中庭已搭建临时脚手架。按照南方粤菜的习俗,到了晚上,祠堂内外都会摆满圆桌,举行宴会。
与祠堂相比,左滩、右滩的古墩显得孤独。右侧海滩上还有两个大码头,一个是上渡码头,即“黄剑成塘水上码头”,另一个是下轮渡码头,即“黄吹宽塘水上码头”。据说,黄世军获得一等奖后回国时,是从下渡码头下船的。
左滩港口较多。北宋时期,甘竹堡在左滩逐渐开放并形成。元、明、清时期成为顺德县的商业中心。清朝咸丰年间,左滩堤上修建了40多个码头,大量货物在此装卸、转运。顺德乃至佛山生产的生丝和纺织品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清末民初,广东海关在此设立分卡,进一步促进了左滩商业的发展。当时这里经营着数百家商铺,每天有无数的商船、货船来来往往。
如今,左滩已不再是商业重镇,而是顺德繁华地段的一个普通小村庄。但就像右海滩一样,行走其中总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有一天早上六点,我路过左滩村和右滩村。此时的甘竹滩电站异常安静,桑园围的堤岸上不时有晨跑者经过。宜居的村庄、古老现代的项目、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早上都以一种非常和谐的方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时至今日,桑源围仍保证周边土地的防洪排涝,并负责6.2万亩农田的灌溉。左滩、油滩的祠堂至今仍是村民的精神避难所,承担着日常祭祀、婚嫁、议事的功能。至于甘竹滩电站,虽然已经停产,但其所象征的“顺德精神”仍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钱承熙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