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如何呢(城乡规划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如何知乎)
我的坐标:北京某甲级规划院。
性别女
学历:十八班三等本科毕业。我的同事大多是985研究生、本科生和海归。
由于大学期间的刻苦学习,我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2018年,市场回暖。凭借一点设计天赋和一点运气,我成功拿到了offer。
关于策划行业的就业前景,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一、规划院主要工作内容
二、规划院工作性质
3.通用晋升体系
4、工作经验
5.前景
一、工作内容
我工作一年多了,参与的项目类型主要有城市设计、概念规划研究、村庄规划、街道环境整治、责任规划师等。刚入职场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内容是绘图与分析,制作各种分析图、总平面、SU模型,并对项目中的一些特殊项目如人文特色、自然基地等进行分析。我有个人机会参与设计方案。
市场上其他公司情况:各公司侧重的项目类型不同,公司规模因地区而异。我所了解的一线城市比较全面,涉及的项目来自全国各地,项目类型多样。小团队公司比较专业,比如主要做村庄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当然也有小公司会承接各类项目。据了解,学生所在的二三线城市的公司只能获得村庄规划,项目类型也比较单一。
2、工作性质
规划院是乙方,主要为甲方服务。对于我这个级别的年轻规划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性质既包括脑力工作,也包括体力工作。我所说的体力劳动,指的是重复性、机械性的绘图,不烧脑,技术含量也很少。脑力劳动并不纯粹。领导已经敲定了计划的大思路。按照领导的手绘草图去加深。或许你大脑最好的用处就是在电脑前如何让计划更加有设计性和条理。根据领导的手绘草图进行调整和细化。
3.通用晋升体系
一般为规划助理、初级规划师、规划师、副总规划师、总规划师。
4.工作经历(轮到我吐槽了)
对于女生来说:不建议选择设计院工作。
这很难。996是正常的。晚上10点、11点、12点下班赶项目报告是很正常的。而且,到了投标的时候,我还要加班一个月。加时赛越晚越晚,最终不保。过夜。加班压力大、熬夜、满脸痘痘、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对身体危害极大。女性长期这样做,很容易造成不孕。这并非危言耸听。我身边就有真实的例子。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身体差异。同一个项目组的男生一个月熬夜是很正常的事,而女生却都是面色铁青,面无表情,蓬头垢面。如果你真的热爱这个行业,能做甲方就别做乙方。曾经有人对我说,“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加班”。听起来很悲伤,就像现在某些行业的程序员一样。
当然!如果你遇到一个非常佛教徒的领袖,不要谈论它。
对于男生来说:我无法亲身体验。我只想谈谈我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男同事。策划行业是一个不赚钱永远不会挨饿的行业。我接触过的领导以及同学朋友提到的男性领导一般都是中年人、工作狂。他们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很少,每天都常常想念他们。当我父亲来的时候,儿媳妇经常给我打电话催他回家。我钦佩他们多年来对规划的奉献和热情。但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问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吧。
5、行业前景
只能说规划建设行业越来越差了。领导层有它的难处,员工层也有它的难处。在去开会的路上,我曾听到一位领导无奈地叹息,说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没有尊严了。过去两年,减薪和裁员变得太普遍了。去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大规模裁员。某地产几天内就裁掉了上千人,整个业务都被砍掉了,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前两天,有同事说,他看到一篇文章,规划设计费将减半。这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可能是大趋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大多数公司仍然愿意雇用刚毕业的图形工人。他们便宜又实惠,能加班,能画图,而且听话。
设计院发展非常缓慢。由于它是前公立机构的衍生品,因此主要是资质问题。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能在政府做客户,就不要来设计院。设计院可以趁年轻磨练自己,多学习,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
赚钱的问题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钱少,东西多。
当我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我正在考虑转行或者继续考研。在人生的迷茫期,成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我还是希望每个看到这个答案的人都能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不要再悲伤。困难会过去,生活会光明,一切都会可爱,世界是值得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每个人。快点。
4月12日
疫情期间,工资不断减少、减少。现在我已经辞掉了工作,心情轻松了,正在调整各方面,为转行做准备。
回来看了自己原来的答案,感觉自己对规划有点太悲观了。我想再详细说明一下。绝对轻松、无压力的工作一般都是退休后的工作,我们年轻人应该为每一份工作而努力。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压力点。我在规划院曾经的压力点就是加班加点,无休无止的变化更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让我的身心状态被打破。这是我无法接受的。我的一些同事抗压能力很强,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强。
当然,作为职业规划也有其优点。作为一门比较综合性的专业,培养人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大局观。综合能力如此强的人,在社会上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们要坚信,我们认真对待的一切都不会白费,往往会在后续的工作中不经意地体现出来。
对于还没有毕业想进入行业的同学,建议尽早去实习、实习。你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你在学校和实际项目中学到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进入这个行业,感受一下,多做一些。别人所说的最终都是别人的经历,自己的亲身经历才是最真实的。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大学期间的试错成本非常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