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

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

发布时间:2024-10-18 14:03:50 义务教育 96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这是一个光荣的时刻。

那天,海上大雾,他笔直地站在南昌舰的前甲板上。在他身后,旗帜飘扬。

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作文)

雾气从他的眼前流过,虽然视线有些模糊,但他依然睁大了眼睛。他明白,远方的家人正在电视机前看着他,全世界无数双眼睛也在盯着他和他的船。

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中,我国首艘“万吨级大驱”南昌舰首次亮相。

这也是于景龙第一次以南昌舰船员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

多年的海上生活改变了于景龙的面色。在白色军装的映衬下,他黝黑的皮肤就像是氧化了的金属。这一刻,挺立在这艘浩浩荡荡的巨船上,于景龙成为了南昌舰的一部分,有一种别样的帅气。

对他来说,那天的每一帧都值得永远珍惜。无人机航拍画面中,南昌舰上的官兵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小黑点。于景龙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笑道:“站在前甲板上的第二个人就是我。”

银白色的浪花在船舷上打着旋,很快就融入了大海。人群中,于景龙从来都不是最耀眼的一个。在“万吨巨人”面前,他更像是一个小波浪。

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大海上,似乎随时都会消失。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推动下,“中国”这艘时代巨轮正在乘风破浪。

南昌舰上有数百名船员、百万人民军官兵、九千万多中国共产党员。当时代浪潮汇聚在一起,足以形成澎湃动力,推动南昌舰、人民海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前进。

当南昌舰刷上“101”舷号那一刻

时值阳春三月,长江尽头。

站在南昌舰舷侧搭建的脚手架上,工人们提着油漆桶,一点一点地涂上南昌舰的船体编号。

在这艘万吨级的巨船上,就连看上去很小的“1”和“0”两个数字,实际上也有数米高。工人们花了两天时间,对左舷和右舷两侧的两组“101”进行了涂装。

站在码头上,海战部司令员于景龙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脖子,然后抬起了头。盯着浅灰色蝴蝶结侧面的白色“101”,他的心思翻腾。

这一刻,南昌舰似乎完成了新的生命。在此之前,于景龙不止一次的猜测过这艘巨轮会被赋予什么舷号。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兴奋。

船体号“101”不仅写在船上,也印在景龙的心里。几天后,他特意申请了一个以“101”结尾的手机号码。

“在全体海军官兵心中,‘101’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于景龙眼中,能在舷号“101”号的军舰上服役是一种幸福。

在距南昌舰泊位数十公里的青岛海军博物馆里,陈列着另一艘退役军舰“鞍山”号,其舷号同为“101”。66年前,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在青岛组建,“鞍山”号就是最早的两艘军舰之一。

作为海军“四大金刚”水面舰艇中的第一艘,“鞍山”号于1972年被赋予特殊舰体编号“101”。

可以说,101舰是人民海军驱逐舰生涯的起点。

2002年,于景龙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时,功勋“鞍山”号已经退役10年。

在海军博物馆,还是学员的于景龙登上了人民海军昔日的“旗舰”。他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能够在新一代101舰上服役。

如今,南昌舰继承了“101”号的光荣船体号。在人民海军驱逐舰中,它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旗舰”。——舰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先后突破大型船舶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它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南昌舰被赋予‘101’舷号的那一刻,就不可避免地被拿来进行比较。”于景龙和战友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先进驱逐舰的舷号与“101”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舰号也是对人民海军快速发展的一种期望。

“以前,我们参加的考试都有标准答案供复习参考;现在,我们南昌舰是同类第一艘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的第一批船员已经成为写字的人。”教材。”于景龙感慨道:“要得到100分,就必须付出101%的努力。”

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让剧组人员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101也是100加1,这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南昌舰的武器类型在我国现役军舰中排名第一。“目前,我们的主炮口径是最大的,副炮也是最新的。”为了在实战中更好地驾驭各种先进武器,于景龙加入了枪械业务科长邢家吉成立的“超级射击俱乐部”。由于身材魁梧,被大家称为“大龙”。

射击概念、实战模拟……这些都是于景龙平时热衷的话题。讨论中,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射击商数”的概念,综合评价官兵的射击素质和素养。

“我创下的两项训练纪录至今还没有被超越。”当谈到枪械、机械等专业领域时,于景龙信心十足。

南昌舰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幅画,上面写着“驱浪千里,平息波涛”八个铿锵有力的大字。

像一朵浪花遇见大海

海浪重重地拍打着船舷,水花如碎玉般落在南昌舰的甲板上。透过驾驶室玻璃看到这一幕,值班的于景龙回忆起18年前的一个夜晚。

深夜,宿舍里漆黑一片,19岁的于景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他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尽快入睡,但激动的心情却无法平静。他想立刻起床,给远方的家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今天的所见——

那天,同学们一起登上了大连白玉山顶。从那里不仅可以将整个市区尽收眼底,还可以远眺旅顺军港。

当一艘浅灰色的战舰在蔚蓝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白线时,于景龙第一次看到了这艘航行的战舰。

就像海浪遇见自己的一片大海一样,这位未来的海军军官被深深地吸引了。

于景龙来自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来大连之前,他从未见过海。

从这里到他的家乡吉林通化,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

这就是山与海的距离。望着儿时家的窗外,看不到多远,直到群山挡住了我的视线。他不知道山的另一边是什么,也不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壮丽”这个词造句。于景龙记得,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山里的孩子向往大海,但连写一句话都只能用“从未见过”来形容。

如今,离开大山的于景龙已跨越重洋,足迹遍及12个国家的13个港口。在所有这些地方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也门饱受战火摧残的港口荷台达。

当年,执行护航任务的于景龙跟随潍坊舰前往也门撤离中外公民。在作战指挥室,他和战友们紧急制定预案,仅用81分钟就完成了455人的登机和疏散。

回到家后,坐在舱桌前,于景龙从抽屉里拿出那本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封面颜色的书,记录下了这次惊心动魄的任务。

这本日记陪伴了他十多年。书中密密麻麻的记录中,排在第一位的,都与一艘排水量不足2000吨的护卫舰有关。

沧州舰是于景龙毕业后的第一艘船。他担任这艘护卫舰的副炮长。韦宝乐同志说:“于景龙虽然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但闲着没事就喜欢进小操作室研究大炮。”

“沧州船不大,内部空间也很狭窄,头撞到舱门是常事,你看,我小腿上的伤疤都是那个时候的。”说话间,身高超过1.8米的魁梧东北汉子将裤角卷了起来,露出了多年来难以愈合的伤痕。

在沧州舰上积累的经验,为余景龙在更先进的潍坊舰上担任海战部作战部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海上联合—2015”演习前夕,参加演习的潍坊舰主炮突然出现故障,且无备件更换。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于景龙迅速画出设计图纸,组织工人抢修,及时排除问题,圆满完成了任务。

与于景龙共事多年的同志郝红芳说:“与于景龙共事过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专业能力所折服。”

如今,作为我国第一艘万吨级邮轮海战部部长,于景龙在南昌舰宽敞的船舱中行走时,不再需要低头弯腰。他回忆起当年哥哥对他说过的话:“平台决定一个人的发展”。

对他来说,哥哥于景辰“既是兄弟,又是父亲”。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哥哥以通化县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于景辰回到家乡,钻研技术,改造化肥厂氮氧压缩机,让老百姓用上廉价安全的水和煤气,造福国家。

哥哥是于景龙的第一个榜样,一直激励着他前进。两兄弟走出大山,一个回到山城,一个周游世界。不同的选择背后,却有着相同的初衷。

入党四十多年的于景辰在电视上看到南昌舰亮相海上阅兵的消息后,由衷地为弟弟感到自豪。他说:“我们最应该感恩的是这个时代。”

祖国用第一为我命名,我用第一来回报祖国

接过战友递过来的黑笔,于景龙屏住了呼吸。

这时,我面前的红色荣誉军旗上已经有很多同志的签名。他找了一个不显眼的角落,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于景龙。

这三个字他从小到大写过无数遍,但这一次却是最郑重的一次。

当天,南昌舰出海进行首次海试。站在后甲板上醒目的“101”白色喷漆上,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于景龙感觉双手在颤抖。

那一天,他和战友们等了太久,南昌舰也等了太久。海洋是赋予战舰生命的舞台。

此前,作为南昌舰第一批船员,于景龙和战友们曾在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会场的党旗前庄严宣誓。那一次,他在荣誉党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党员、军人、船员三种身份在签名的那一刻叠加在一起。这是于景龙对南昌舰的承诺,是对党和军队的承诺,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如今,两面旗帜均存放在南昌舰荣誉室中。两面旗帜之间还有一块特殊钢板——,这是一块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保卫祖国南沙群岛战斗的舰载钢板。

这块钢板是战斗英雄李楚群专门带到南昌舰上的。

在这块钢板上,被时间侵蚀的划痕清晰可见。他们似乎在讲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故事。

那块礁石于景龙也去过。

“我2012年的春节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于景龙在沧州舰上时曾赴南沙参加战备巡逻。

看到这块钢板,于景龙明白了,老英雄是想告诉每一位执掌这艘尖端战舰的官兵,胜利来自于必胜的信心,也来自于打赢战斗的过硬品质。

今年,37岁的于景龙已经出海14年了。他曾在三艘军舰上服役,发射过千余发实弹,麾下有七名优秀的部门负责人。

今年,于景龙的双胞胎女儿8岁了。但他只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两个生日和三个春节。“我一回家,孩子们就睡不着,因为他们害怕醒来后我又不见了……”

于景龙的故事再次说明,优秀品质的背后是军人的坚韧和奉献。

南昌舰服役后,训练任务纷至沓来。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了,于景龙只在家呆了两三天。

作为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不仅是作战平台,也是试验平台。每一位舰员都要更加努力,用试验和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战舰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天花板”。

大多数时间,于景龙都在船上忙碌着。即便是南昌船靠岸时,他也很少上岸。

南昌航道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祖国以第一名命名我,我用第一报答祖国!

一个人的背后,是一群人。一群人的后面是一艘船。人民海军新战力一代不断提速的背后,是无数像于景龙一样追求卓越、默默奉献的海军官兵。

在服役的沧州舰上,魏宝乐军士长已执勤26年,从新兵成长为高级士官。沧州舰退役那天,从未在大家面前哭过的老班长泪流满面。

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离开南昌舰,于景龙也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站在南昌舰的甲板上,他动情地说:“南昌舰注定会走得很远,我会用青春陪伴它。”

谭良庆王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