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详解(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
2021年新高考即将来临!
面对新的高考政策,很多高中家长和同学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新高考应该怎么算分?
别着急,我们先盘点一下再和大家盘点,新高考改革具体是怎么回事?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指出,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高考总成绩为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5个等级。
细心的同学发现了: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那新高考的总分应该怎么计算?还能用数值去衡量吗?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赋分制闪亮登场了!
01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
评分系统为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语数英和物理、历史仍用原始分计算)。
目前实行赋分制的地区采用如下方法:
擀面满分为100分
分数分为21个等级
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
02
等级赋分方法
适用科目
成绩分配适用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
具体计算
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各选修科目考生组卷面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卷面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见表1)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
二、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见表1)。依此,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等级成绩从高到低(从A到E)转换为100至30分的等级分数,每个等级分数都在一定的等级分区间内。
根据每位考生的试卷成绩以及该年级的成绩分配区间,采用等比例换算规则将试卷成绩换算成成绩成绩。A、B、C、D、E各级别考试成绩不同的考生可以按照等比例换算规则计算出不同的成绩分数,从而保证考试成绩较高的考生能够获得较高的换算分数。等级分。
等级换算对应关系;
各年级之间、人数比例及年级分配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等级分换算公式;
根据比例换算规则计算每位考生的成绩分数的公式为:
根据公式(1),可以算出每个考生的等级分。考生的卷面分和等级分是线性相关的。在考生卷面分转换成等级和等级分的过程中,考生在相应选考科目考生群体中的成绩排序不会发生变化。
还是不太明白也不用怕,高考君来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到底是怎样算分的:
表格1
假设小明的思想政治科目试卷得分为75分,则按其试卷成绩在该科目考生中的排名确定的等级为B级。本届考试本科目B级对应的试卷划分区间为80~61;查表1可知,B级的绩点分配范围为82~71。然后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该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
即小明同学的思想政治科目等级分为79分
再来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某次考试,小明同学政治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而小新同学物理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可以看出,赋分制不论分数论档位,考出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选考最终成绩的决定因素。
03
赋分制优点
与以前的高考评分方法相比,抽查评分系统的计算会稍微复杂一些,但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抹平学科难度不同带来的分数差异。
新高考改革中文综理综取消,就容易出现单科难度差异的情况,赋分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选择不同科目间的考生的公平性,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另外,在高校招生时,由于选科组合的多样性,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来作判断比较,赋分制是一个相对客观公平的赋分方式。
赋分制下的高考选科
选不对就是一个大坑
931页广东高校选考科目要求+选科手册
免费获取!
领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