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虚假宣传怎么办(学校招生虚假宣传的认定)
日前,一桩虚假招生宣传事件被媒体曝光:江苏一职业学校“高铁乘务员”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年后突然收到学校通知“必须转专业”并面临实习。学校给出的理由是:该专业不存在,学校无法为未转专业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申报学籍。
为了吸引学生,这所职业学校非法升学、非法招收学生、非法办学。不言而喻,应该严厉查处、严惩。但有几个问题值得问:第一,职业学校的专业不是有条件、有门槛的吗?不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备案)吗?这个“不存在”的专业之所以“横空出世”,是学校用不正当手段熬过来的,还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这个问题应该调查清楚。其次,职业学校三年前招生时公然使用“不存在”的专业来吸引学生。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为何没有被禁止和调查?原因非常有趣。三、《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监督,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定期对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有清单所列情形的,应督促学校及时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以采取减少入学、暂停入学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责令撤销专业。”职业学校已运行三年,作为“不存在”的专业,相关方面如何进行“指导监督”?“评价”如何这些问题都不能不被提出来。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招生就业,都是事关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苏某职业学校把专业、招生当成儿戏的行为提醒我们: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加强内涵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职业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1日版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