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标准(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标准(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4-14 05:49:07 义务教育 86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97岁的阿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最近感染了COVID-19。他发高烧39.5,被家人紧急送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简称“省二院”)救治。经省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师紧急抢救,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紧急氧疗辅助通气。李波病情稳定,于1月4日顺利出院。

孙瑞林主任为住院患者查房(图:何浩树)

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标准(97岁慢阻肺新冠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高烧39.597岁男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近日,家住广州海珠的李波出现畏寒、发热、水便等症状。97岁的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突然发高烧让病情更加恶化。服用退烧药后,李波的症状仍没有缓解。

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往省第二医院救治。在急诊科,李波发高烧39.5,无法进食,咳痰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一度出现呼吸衰竭。检查发现,他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双肺均出现严重感染。

由于李波年龄较大,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省二医院为李波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将其收治至省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值班医生迅速监测了李波的心电图,给予他抗菌治疗,并开始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紧急氧疗。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李波的病情稳定下来。

1月5日,省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图:何浩树)

感染COVID-19的老年人

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治疗而好转

“老年人感染COVID-19后不要太恐慌。在此期间,我们治疗过的COVID-19患者中有30%以上年龄在80岁以上,而且大多数经过治疗后都能好转出院”。省第二呼吸危重症医院内科主任孙瑞林强调,老年人感染COVID-19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往往是慢性疾病。由于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心肺功能较差,生理储备不足,容易出现肺部炎症和低氧血症,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慢性病的管控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新冠疫情就忽视慢性病的治疗。如果家里的老人患有一系列慢性病,比如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等,他们必须积极干预,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

除了李波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103岁的刘奶奶

CT检查发现肺部感染病灶

经过近一周的治疗

已成功康复出院

一位103岁老人从COVID-19中的“康复经历”:

记住这个“救命姿势”!

103岁老人感染了新冠病毒(COVID-19)

“这名103岁的老人来医院后,既没有发烧,也没有喉咙痛,只表现出精神抑郁、食欲不佳、疲倦和嗜睡。”

2022年12月28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了一名103岁的患者。主治医师陈国喜回忆,老人之所以能被及时送到医院,是因为刘奶奶的家人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才发现。例外。

经过近一周的治疗,百岁老人顺利康复,于2023年1月2日出院。

医生正在给刘奶奶做检查

陈国喜介绍,刘奶奶的治疗过程仅采用少量药物、适度氧疗,主要依靠俯卧位通气。这一经验对于老年患者成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参考价值。

2022年12月28日,刘奶奶家人发现,一向健康乐观的刘奶奶精神不佳,食欲不佳,但没有发烧等症状。家人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敏感性较低,不排除感染新冠病毒。果然,测了血氧饱和度,发现低于93%(正常值为95%-100%)。家人立即将刘奶奶送往武汉市肺科医院。CT检查发现肺部出现感染病灶。

患者正在接受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

陈国喜说,刘奶奶对新冠病毒的反应其实和很多老人的反应类似。入院后,鉴于她103岁的高龄、高血压、近期大腿骨折刚刚恢复,病区主任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对老妇的用药方案进行了科学、准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她接受了氧疗治疗。增加血氧饱和度。

“和很多老人一样,刘奶奶的肝肾功能都很弱,很多被证明对治疗COVID-19感染症状有效的药物都不能用在她身上,所以她用的药物很少,主要依靠适度的氧疗和治疗。”‘清醒俯卧位通气’改善了刘奶奶的病情。其中,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效果非常理想,老人的血氧饱和度很快升至95%以上,并长期保持稳定。”陈果熙说道。

不久之后,刘奶奶不再需要氧气了。她的精神状态好转了,胃口好了,下床也有力气了。CT显示,他肺部的感染病灶也开始慢慢吸收。

如果您呼吸困难,请记住这个救生动作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姜荣猛表示,“无论是阳性还是转阴性,只要出现气短、屏气等症状,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手指血氧饱和度应该每天进行评估,特别是活动后。如果活动后低,为93%,则必须卧床休息,并且必须尽可能长时间地躺着(俯卧位),每天超过12小时。如果您不能趴着,侧躺也可以。”

“建议至少准备3个枕头,胸部1个,头部1个,脚踝1个,如果肚子大的话,还可以在臀部1个。枕头不要太硬,不然会太硬。”感觉不舒服,放松肩膀和手臂,平躺2小时后再翻身。另外,有家庭制氧条件的人应该吸氧,如果活动后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不能吸氧。上厕所,刷牙洗脸,尤其要防止跌倒,如果是俯卧位,吸完氧气后,血氧饱和度仍然低于93%,所以一定要去急诊室”。蒋荣猛指出。

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三病区护士长何英为患者演示俯卧位通气。

13类情况不适合俯卧位通气

血流动力学严重不稳定的危重患者;

颅脑外伤合并中度或重度颅内高压患者;

急性出血性疾病;

严重多处损伤,颈椎、脊柱、骨盆、胸壁、腹部严重损伤;

严重的面部外伤或最近进行过面部手术;

最近接受过气管、胸骨或骨科手术的患者;

最近进行过腹部手术;

最近放置起搏器(2天内);

明确的深静脉血栓治疗时间少于2天;

怀孕;

不能忍受俯卧位者;

俯卧位后氧合指标恶化者;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老年人是“阳”

如何避免危急情况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瑞林建议,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需要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常规等。家里的压力,可以配备血氧计来监测血氧饱和度。患者应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尽量祛痰,对患者症状有帮助。“但如果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持续高烧、呼吸困难、心悸、口唇干燥、血氧低等,一定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孙瑞林表示,对于重症患者,不仅要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还要关注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基础疾病的诊治,包括营养治疗。

目前,省第二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对COVID-19患者实行分级分类救治。病区目前按照危重症、重症、亚重症收治患者,同时积极防治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从COVID-19康复后,您仍然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不要急于锻炼

从COVID-19康复后,许多患者担心如何调节自己的身体以及是否可以恢复锻炼。孙瑞林提醒,COVID-19是一种以呼吸道为主要靶器官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可能对呼吸道、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核酸转阴后,身体还需要一段恢复期,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孙瑞林表示,在身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不建议立即开始运动。“恢复期需要慢慢过去,这期间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比如散步、打八段锦、打太极拳。”拳击之类的,不宜操之过急。”

如何查出家里有没有血氧仪

“沉默缺氧”

可以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呼吸频率和心率,然后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患者感觉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

排除发烧等因素,心率大于120次/分;

嘴唇或面部出现紫绀。

只要出现以上三种情况之一,就需要提高警惕。此时,身体可能出现缺氧,应及时就医。

老年感染者医疗救治流程图

本报记者张华通讯员王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