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专业志愿服务是什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有哪些)
寒冷尚未消退,春天尚未到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袭击了武汉,席卷了中华大地。与17年前非典肆虐时不同,这次面对疫情,公众反应更加理性,各方救援更加迅速,行动组织更加有序,采取的措施更加专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全体志愿者,号召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一些先锋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已经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抗击疫情。
那么,本次疫情期间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上次相比有何提升?或者说,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专业志愿服务?
首先,疫情防控本身有其专业要求。在志愿服务方面,优先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如具有专业医疗知识、心理咨询资质、应急救援经验的专业志愿者。他们可以更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实发挥积极作用。定向作用。
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光有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意愿是不够的。疫情防控的专业性要求志愿者不能盲目参与。否则,不但不帮忙,反而惹事生非,还可能危及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甚至成为救援对象也会增加社会成本。因此,志愿者首先要保障自身安全,在此前提下,根据疫情防控的有效需要,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
还要注重志愿服务精准定位,服从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和组织安排,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能单纯依靠志愿服务的主观意愿来协助、填补职位和支持,例如向医疗机构提供援助。提供救助、为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协助疫情排查、开展知识普及等,做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专业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志愿服务必须专业化。即使不是疫情防控直接需要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开展专业的志愿服务。例如,采用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技术,在志愿服务之初,首先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定位弱势群体的服务对象,以平等接受的理念开展志愿服务,注重过程和效果评估;将社会工作案例、小组、社区工作方式运用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又如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发起志愿服务项目,或参加志愿服务组织,保证所提供服务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将个人志愿服务意愿转化为有组织的专业志愿者。服务。
此外,要充分发挥专业志愿服务的特长。即使在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全覆盖体系中,志愿服务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空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防控的是“病”,而志愿服务需要服务和帮助的是“人”!例如,武汉封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毒传播。然而,这个大胆的决定引起了武汉民众的恐慌,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弱势群体所需要的支持。志愿服务组织乃至社会福利组织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的领域;又如,封城后大量疑似人员涌入医院时,志愿服务重点是对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组织志愿者车队接送医生。为医护人员心理减压等;当车企、酒店接手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时,志愿服务组织继续关注对确诊人员特别是其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引起足够的社会关注并得到解决,专业志愿者服务机构还将着力将这种援助转化为长效机制,推动社会理念进步和公众宣传……。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疫情防控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志愿服务始终以人为本。二是志愿服务始终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弱势群体的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印证社会的进步;第三,志愿服务无论是通过小小的矫正,还是先进理念的倡导,其本质都是通过源于人民的利他志愿精神,引导社会互助、社会参与、社会包容,最终推动社会发展。
最后,从志愿者个人角度来看,志愿服务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更好的存在感。当你忍不住浏览数据和信息时,你可以停止思考心理恐慌,而思考有多少人需要帮助;当你看电视剧无聊的时候,可以策划设计一个创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当你没有理由联系朋友时,你可以志愿以服务的名义,我们聚集大家建立一个在线支持社区。如果能以专业的方式进一步开展专业的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的空白生活将顿时变成自我价值实现和升华的美好过程!而且,最简单直接的途径就是加入已经采取行动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