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的关系高考作文(情与理作文议论文)
在现实世界中,理性往往很容易被情感所淹没。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问题
理性是一朵在智慧春风中绽放的花朵;情感是一阵雨,常常毁掉这朵花。情感与理性在现实世界中是对立而又共存的。
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圣先贤的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吐露真情,过着充实开放的生活。屈原就是这样一个真心实意的人。他唱道:“我长长地吸一口气,掩住泪水,感叹民生之困。”他喊道:“我已经尽力了,就算死九次,我也无怨无悔。”他拿出了一颗臣子的心,呈现在众人面前,不做作,不做作。最后,他的气质让他出名了。他从现在开始就是不朽的。李白面向贵妃研墨,武士脱下靴子。他唱道:“安能能弯眉弯腰侍奉权贵,令我不悦。”
冰心老师说:雨后的青山,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只有真情,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如果你禁锢了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就会失去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妃一笑,引燃烽火,戏弄诸侯,最终国家灭亡。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了国家,但他却永远后悔不已。
这些都是不超越情感的结果。理性是一座大坝。情绪潮汐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造成大坝垮塌、行为混乱,甚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意思。
驾驭感情
感情就像一匹需要驯服的野马。理性是它的缰绳。用理性面对世界,会给生活增添自信和豁达。
范仲淹虽被贬,但心怀天下。他用理性的大脑和冷静的眼神,向人们展示了智者的情怀:先忧天下,后欢喜天下。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感和理性齐头并进,互为两个极。理性需要情感的滋润,生活才能灵动。情感需要理性的支撑,生活才能展现智慧。希望大家都能用情感之雨来浇灌理智之花。
点评:
"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情理结合,是本文的最大特点。题目涵盖话题的核心,吻合命题意图,简洁明了,具有情感与理性的双重韵致,情感表露与理性抒发相结合,奠定了全文写作的基本格调。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驾驭感情,逐层推进,进而升华。
点面结合,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材:屈原的性情铸就他的英名;李自的洒脱,使他的华彩奇章流传后世!这是真情的体现。周幽王亡国,唐玄宗误国,这是没有超越感情而酿成的大祸。范仲淹驾驭感情,以天下为己任,体现智者的用情。从不同侧面对"情与理"作了准确的论释,是为点,而三点连缀成面,文字简约却大气磅磅,为收束全文蓄满情理之势。全文由点及面,内容拓展有序,主题开掘极深。
作为散文。语言的典雅、凝练、流畅,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另外,题记的令人深思,小标题的提纲享领,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是缺乏鲜活的时代色彩的举例,切记: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