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老师(山东建筑大学 测绘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老师(山东建筑大学 测绘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15 05:57:40 义务教育 370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测量”天地经纬,“绘制”世界蓝图

学校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老师(山东建筑大学 测绘学院)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大数据、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并逐渐发展成为以航空航天为主的高精度专业学科。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毕业生在国土、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航空、航天、环境、水利水电等部门或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国的“完成全球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组网”和“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都离不开测绘领域的人才。在此,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诚邀同学们加入测绘大家庭,“测量”天地经纬度,“绘制”世界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建正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土木工程测绘教研室,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土地测绘与信息工程系;2014年获测绘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观点;2016年6月成立测绘地理信息学院;2017年,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2018年,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19年,测绘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级专业建设工地;2020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测绘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全体教师合影留念

学科专业优势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现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个二级学科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GIS(测绘遥感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水利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测量、BIM研究方向)、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3个本科专业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有联系。大学设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项目。依托山东建设大学的综合产业优势,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智慧城市、空间大数据、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教学人员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0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率达82%。学院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GIS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成虎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才、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客座教授金凤祥为特聘教授。

学院设有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教研室,工程测量、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教学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实验室(含GNSS地面基站)。)、定量遥感实验室、城市三维图像处理实验室、城市数字空间模拟实验室。主要科研平台: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字城市工程技术中心。此外,还有山东建设大学测绘国土信息研究所、山东建设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紧紧围绕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目标,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出版教材6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纵向横向科研经费3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余项,三等奖10余项。

人才发展

学院现有本科生825人,研究生111人。近三年来,在校学生参加了各类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包括:国家创新计划、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开发大赛、互联网、挑战杯、超图杯等。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30余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已考入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英国、美国等地大学。

学院风

专业演示

01测绘工程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述:测绘工程是研究空间定位信息的学科。本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确定地球和其他星体的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三维特征。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性、运动物体的特性及其多维参数,以及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测绘工程专业为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测绘工程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项目。2021年通过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特聘)领衔的教学团队和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字城市工程技术中心两个省级平台。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地理信息工程3个二级学科)、资源与信息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土木、水利等专业。学位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空中、太空、地面等领域综合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测绘方法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解决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的问题。几何、物理、人文等各种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和应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等理论和平台进行分析。深度学习。和处理,用于地球科学研究、城市与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导航引导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高素质测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测绘概论、地图学基础、数字测量原理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与定位、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房地产测量等。

学生培养:2008年以来,本专业连续承办十一次山东建筑大学测绘技能大赛,包括“顶尖世界杯”、“苏亿光杯”、“徕卡杯”、“明嘉杯”、“斯托利杯”等,在校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超图杯、国家创新工程、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级大型竞赛和各类科研项目,学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开展新老同学同伴教育经验交流会,举办优秀校友报告会、知名企业宣讲会、专业老师的专业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测绘行业背景、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就业去向:本专业就业机会广泛、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可在各级测绘部门、城建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国土房地产、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市政工程、测绘仪器开发、军事、海洋、地质、勘探等领域工作、铁路、电信、电力、水利、交通、航天航空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也可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教学、科研单位。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卫星导航与定位、室内定位、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专业硕士学位。

选修科目:仅招生物理或科学与工程。

0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述: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地球科学、电子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相关学科。它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来获取目标的时空信息。它不仅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更重要的是对利用外空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和非图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释和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物体的几何和物理特征信息。遥感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特聘)领衔。拥有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城市与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并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定量遥感等教学实验室。何市3D大数据处理实验中心拥有大数据处理集群、无人机、3D激光扫描仪、光谱仪等教学科研设备。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含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和“资源与环境”(测绘与遥感GIS方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国内外10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关系。交流关系为本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培养目标: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遥感与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卫星遥感平台、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遥感数据处理、多用途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以及图像自动化。解读遥感环境监测等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具有在城市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军事、地质、测绘、环境、海洋等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其交叉领域研究的能力,从事遥感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的能力,空间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语言、空间数据库、地图学、面向对象编程、数字测绘原理、GNSS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遥感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航空航天数据采集、数字化摄影测量、遥感图像解译、定量遥感、微波遥感、城市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模式识别等。

学生培养:本专业将于2020年开始招生,学生培养情况可参考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学院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加挑战杯、国创工程、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超图杯等行业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三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物品。近三年,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往事业单位、央企等行业企业,平均就业率达85%以上;校外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去向是“双一流”大学。

就业目的地:专业就业机会广泛、适应性强。毕业生可在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城建、航天、环境、互联网、交通、市政、旅游、农林、电力、房地产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和维护管理工作;或者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申请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选修科目:仅招生物理或科学与工程。

0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制:4年;学制: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述: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是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学科。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将迎来新时代。挑战和变化。本专业以分布在地表和近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的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对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表达、处理和应用。卫星定位、遥感。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特聘)领衔,拥有山东省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字城市工程技术中心、山东建设大学测绘国土信息研究所研究院、山东建设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科研能力扎实,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本专业所在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和水利。与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武汉大学、超图软件等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丰富的交流和就业机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地球科学、计算机软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测绘、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具有地图绘制、工程测量、资源环境评价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技能;了解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和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遥感技术、地学分析和规划相关学科分析方法,设计和开发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等领域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和动态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国土、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高等院校、规划设计院等从事地理信息相关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系统。

学生培养:为促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拓展专业应用领域,我校立足本专业特色,充分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开发大赛等省部级科技竞赛,并多次荣获一等奖等优异成绩。通过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学院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专业学术报告。通过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语言、空间数据库、地图学、计算机制图学、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数量地理学、GISGIS原理、GIS设计与实现、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三维GIS技术、网络GIS设计与实现等。

就业目的地:专业就业机会广泛、适应性强。毕业生可在政府国土部门、城建、国土、交通、市政、房地产、旅游、农林、电力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与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管理工作。相关企事业单位,也可从事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本科生可申请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选修科目:仅限物理、地理、化学(仅选一科)。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