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照两乡)
2022年7月7日至14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为期一周的线上交流活动。活动主题为“家乡特色·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校各有15名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了解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开展科研分享与交流,参观对方文化景点,聆听专家报告,参观初创企业,开展探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解、增长知识、巩固友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交流活动得到了两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7月7日的开幕式上,我校校长紫艳阳、国立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苏丽玲分别致辞。两位校长回顾了两校十多年来的友好交往和传统友谊。由于疫情原因,无法现场互访,但我们仍然坚持进行线上交流,进行专题讨论,这为师生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广泛的交流,互相学习,成为朋友。成为中新文化交流大使。
7月8日,中新文化交流拉开帷幕。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介绍了新加坡的起源、多民族社会以及著名景点。我校学生介绍了古代汉字、唐诗宋词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7月9日至10日,两校学生伙伴通过网络视频、镜头穿越,为小伙伴们架起了“牵手,走遍天下”的友谊桥梁。我校学生参观了新加坡人头狮身人面像、金沙酒店、摩天轮等著名景点,国大附中学生则领略了唐芙蓉园和西安城墙的优雅。并前往西安品尝著名美食。
7月11日,两校学生以“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分享和讨论。新加坡在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国立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现场介绍新加坡城市花园。规划和建设、水循环利用、公共交通的广泛使用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西安交大附中学生介绍了西安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保护树木、减少碳排放、减少肉类摄入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月12日,线上导览环节,国大附中师生手持直播镜头,在机器人生产公司讲解最新的工业机器人开发技术。我校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王家印教授作《癌症与基因序列关系》专题讲座。参观和讲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提出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和基因研究的有趣问题,与专家教授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闭幕式上,学生和带头老师纷纷致辞并合影留念。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明年再相见。
一年级四班的同学张梦棠说:忙碌而充实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一周。每天我们线下紧张准备,线上快乐分享。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一个有着陌生文化的国度,我们的精神旅行到了遥远的海外。这几天的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在我们心中。我坚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学生交流活动,而是两国、两所学校以及所有参与者之间架起的友谊桥梁。虽然这一年一度的盛会转瞬即逝,但我们一定会让它迸发出友谊的火花。今年,我们再次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擦出友谊的火花,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友谊的火焰更加明亮。
中国有句古话:“青山同云雨,明月非两村”。能够将感情传达到人们的内心,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虽然两地相隔,但通过两校的线上交流活动,可以领略到对方国家和学校的美丽风景和人文特色。两校师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密。交流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贯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与多所海外学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结为姐妹学校,并深入开展各类友好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友好互访,增进了解,加深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