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高考省份(实行新高考的省)
据三秦都市报最新报道,陕西省定于2019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接受新的高考制度,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报道截图)
陕西省新高考改革重点
1.陕西省将于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自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施。
2、2022年起,陕西省高考成绩由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和三科分级考试成绩组成普通高中学术能力考试的科目。
3.保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及成绩不变,无论文理科。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较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5.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计入总分,每科满分100分。考生可以根据学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每个科目只能申请一次。
陕西高考改革试点初稿形成
据陕西省教育厅消息,2018年陕西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初稿已形成,正在进一步细化并得到改善。
记者了解到,2018年,陕西省成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结合陕西实际,形成了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初稿。目前,《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初稿正在进一步细化完善。
据了解,早在2016年6月,根据全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相关精神要求,陕西省就印发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综合改革2019年启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全省要求的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建立综合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于2019年6月底前公布,自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施。
与目前高考综合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加文科/理科)不同,从2022年开始,高考将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分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它由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成绩和3个科目的分级考试成绩组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及成绩保持不变,无论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较好成绩计入总成绩。高中学业能力测试科目计入总分,每科满分100分。
考生可以根据学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每个科目只能申请一次。
今后,高考将探索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国内其他一些省市已经启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结合其他省份试点情况和陕西实际,适时公布《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制定陕西省高考改革实施细则更加具体和清晰。
还有哪些省份实施了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正在各城市分批进行。哪些省份决定实施新高考改革?小车带您梳理一下全国各省市新高考信息汇总:
新高考改革浪潮2014年从上海、浙江开始,2017年席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市。今年暑假过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省市改革也将陆续出台。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改革的目标。具体做法是:文理科不分科,加语文和数学+自主选科。录取原则是“两依据、一参考”。2014年新高考改革名单上海选科:3门(除语文、数学)+3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选3门)
成绩:除语文、数学以外的科目满分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门科目满分各70分,高考总分660分。
成绩分配:所选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时,五个成绩分为11个等级:A+、A、B+、B、B-、C+、C、C-、D+、D、E,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70分,E为40分。相邻两个级别之间的分数差为3分。
语文和数学统考在6月举行,其中英语考两次,1月考另一次。考生可以选择参加一次或两次考试,较好的成绩将计入总成绩。
所有选修科目只有一次考试,考试时间分布在高中三年,学生边教边通过考试。据相关资料显示,生物和地理可在高二下学期末作为选修科目进行选修,其他选修科目则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浙江选科:3个(不含语文、数学)+3个(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个选3个),共35个学科组合;
评分:
除语文、数学以外的原始成绩、所选科目的评分成绩;
外语科目为学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每个选修科目为学生提供4次考试机会,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两次;
考试选拔时间由原来的大二改为大四。
具体考试安排:
11月第一次高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七科选三+第一次高考英语);4月第二次高考,七科选三科;六月英语高考语言能力(英语可复考);考生可以根据两次考试的成绩选择哪个分数作为自己的最终高考成绩。
2017年新高考改革名单北京选科:3(除语文、数学)+3(政治、历史、地理、化学6选3);
成绩:语文、数学150分/科,政治、历史、地理、化学100分/科
评分办法:2020年起,本科院校就读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项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三项成绩组成考生选择的学术能力考试。每科满分为100分,高考总分仍为750分。
英语考试:从2018级考生开始,英语听力成绩保持30分不变。与统一考试笔试分开,在计算机上实施。该测试每年进行两次。每年12月和次年3月举行。将获得最高的听力分数。英语学科成绩与笔试成绩一起计入高考总成绩。从2021年开始,英语将增加口语测试。口语和听力考试共50分,总分保持不变。
山东选科:3(不含语文、数学)+3(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6选3);
成绩:语文、数学150分/科,政治、历史、地理、化学100分/科
评分方式:语文、数学以外的科目采用原始成绩,选科成绩按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
资格考试不得早于高中第一学期末(估计大部分学校都会安排在高中第一学期末或高中第一学期末)学校)。学科水平考试只能参加一次,安排在6月全国统一高考之后。
所需科目考试安排:
山东省高考录取办法汇总:
全科资格考试(多次机会,不早于高中第一学期结束,录取参考,不计入总分。)+三门选修科目成绩考试(一次机会,评分计入总成绩)高考总分,总分300分)+高考语文、数学以外的三科(150*3=450分,除了听力,其余也是机会)
天津选科:3(不含语文、数学)+3(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选3)
成绩:除语文、数学以外的科目满分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各科满分100分,高考总分750分。
等级分配:所选科目等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时,各科目成绩分为五个等级:A5、A4、A3、A2、A;B5、B4、B3、B2、B;C5、C4、C3、C2、C;D5、D4、D3、D2、D;E共21级,分别占比2%、3%、4%、5%、6%;7%、7%、7%、7%、7%;6%、6%、6%、6%、6%;5%、4%、3%、1%、1%;1%。其中,A为100分,E为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数差为3分。
语文和数学统考在6月举行,其中英语考两次,1月考另一次。考生可以选择参加一次或两次考试,较好的成绩将计入总成绩。
2017年,天津市将本科A、B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将本科第二批次A、B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A,同时将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成为本科第二批次。B批次阶段:将第一批体育本科生和第二批体育本科生合并为统一批次的体育本科生;将艺术类本科批次与独立艺术院校批次合并,统一为艺术类本科批次。
海南选科:3(除语文、数学)+3(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选3)
成绩:语文、数学以外科目满分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各科满分100分,高考总分750分。
2017年起,海南将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2017年秋季录取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海南高考将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统一高考成绩(不分文理科),每科原分数为150分,以换算后的标准分数表示)和学生所选的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分数(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篇试卷)满分100分)。标准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总成绩。
同时,从2017年开始,海南省将第一批本科生与第二批本科生合并。2020年起,海南省招生批次仅分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校实行并行志愿填报和录取,增加院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拔机会。2018年新高考改革名单江苏选科:从2018年新高考一年级开始,江苏高考模式由“3+2、6选2”改为“3+3、从6"中选择3个。“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三”指统一考试科目,即语文、数学之外的三科。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
分数:各科分数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和数学还有附加题,各40分。文科专业考生需用中文做附加题;攻读科学专业的考生将被要求回答数学方面的额外问题;体育和艺术专业的考生如果不申请文科或理科专业,则无需回答额外问题。文科、理科考生三项统考总分为480分,体艺考生三项统考总分为440分。
文科和理科考生必须选择两门选修科目(以下简称“选修科目”)和五门必修科目(以下简称“必修科目”)。其中,文科考生除历史外,还须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中选一科;理科考生不仅要选物理,还要选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中的一科。再选择一扇门。七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除考生选择的两门选修科目外,还有五门科目为必修科目。
每门选修科目满分为120分,根据考生成绩分布分为A+、A、B+、B、C、D六个等级。其中:A+为前5%(含5%),A为5%至20%(含20%),B+为20%至30%(含30%),B为30%至50%(含20%)。50%)),C为50%至90%(包括90%),D为90%或更高。各必修科目满分为100分,根据成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其中:A为100分至90分,B为89分至75分,C为74分至60分,D为59分及以下。技术科目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视为D级。
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沟通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沟通合作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的,即可评定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个方面分为A、B、C、D四个等级。
广东选科:“3+1+2”模式(待定):
“3”彻底确定:语文、数学、英语为必修科目
“1”:选择物理和历史中的一门作为选修科目;
“2”: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修两门;
种类:
1.增加英语听力测试;
2、高中阶段组织两次外语考试,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成绩:语文、数学150分/科,政治、历史、地理、化学100分/科
辽宁选科:3(除语文、数学外)+1(物理、历史可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可选2);
分数:语文、数学均为150分,英语、物理/历史分数为120分,其他科目满分为100分;
评分方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原成绩计入高考成绩(试卷成绩为原成绩),其他科目按照评分系统(根据排名分配积分);
只有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才能参加分级考试;两次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高年级第一学期(同一天进行),并从2024年起计入总成绩;根据偏好学科(物理或历史)单独制定招生计划,沿控制线抽签招生;
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每学期末举行。高等教育第一次考试(六月)不应超过4个科目。高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四年级学生均安排资格考试;水平考试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第一选科按原成绩计入总分,后选科目按绩点计入总分。
12种课程选择组合:
河北根据河北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2021年河北省高考将有以下四大变化:
一是统一高考科目发生变化。国家组织实施的统一高考将由现行的“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的分数将保持在150分不变。艺术和科学不分科目。
二是外语科目考试数量发生变化。过去,只有一次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两次考试的较高分数将计入考生的总成绩。
三是录取依据发生变化。过去,招生只是根据统一高考成绩,做到“两依据、一参考”,即普通高校录取将根据统一高考三科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录取。高中学术能力测试的三个科目。成绩参照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办法。
四是招生批次发生变化。除先行合并第二批本科生和第三批本科生外,还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湖北选修科目:3(不含语文、数学)+3(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
科目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选修科目。资格考试在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末组织一次。它们可以重修并作为高中毕业的基础。选修科目考试在高考后举行。计算三科考试。高考总成绩。
其中,增加了听力测试内容;高中有两次外语考试,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湖南2018年4月12日上午10时,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湖南新高考自2018年高一开始实施。实行“3+3”制度,文理不分科,外语可考两次。
湖南新高考从2018年高一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制度招收新生。根据《方案》,湖南新高考实行“3+3”制度。文理不分科,外语(课程)可考两次。招生时,各高校将根据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自选三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重庆重庆高考改革于2018年启动,2021年实施:
1、取消文科分支;
2、高考实行“3+3”模式,选拔方式为“6选3”;
3、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
4、外语考试分两次(每年4月和6月)。
福建选科:3(除语文、数学)+3(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
时间:分为资格考试和选修科目。资格考试在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结束时组织一次。它们可以重修,并且是高中毕业的基础。选修科目考试是在高考之后进行的。三科考试将包含在计算中。高考总成绩。
其中,增加了听力测试内容;
高中参加两次外语考试,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安徽今年年初,教育部对拟于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进行了基本条件评估。同时,安徽省教育厅也进行了风险评估。经过综合考虑和审慎判断,安徽省决定2018年不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并报教育部,教育部认真研究同意。安徽省2018年秋季进入高考的高中一年级学生仍按原方式进行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