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中考普职比新政策(中考改革普职比)

中考普职比新政策(中考改革普职比)

发布时间:2025-02-05 20:06:11 义务教育 992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努力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

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中考普职比新政策(中考改革普职比)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继表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后,职业本科教育“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实现”成为热门话题受到职业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关注。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又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要。这也符合世界的专业需求。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趋势。

2022年,教育部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推进作为职业教育突破的重点之一,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系,指导学校在办学内容上下功夫,提高办学质量。二是科学设置。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自主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科层次高职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高。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三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共建“小切口”“大支撑”的方式,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寻找出路出去。

“目前,全国专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比例已达到20%。下一步,我们将努力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陈子吉说道。

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向“就业与升学并重”转型

2022年,教育部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就业导向”向“就业与继续教育并重”转变,重点开展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继续教育,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开辟空间。

陈子继认为,整个教育服务产业链都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发挥基础性作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临办学定位不合适、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陈自济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今年将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调整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由单纯的“就业导向”向“就业与继续教育并重”转变。要做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继续教育,保护好学生。在提高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文化教育,扩大综合实训规模,开辟中职学生成长空间,使中职学生具备就业能力、就业优势。继续深造,发展渠道。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提升人才水平,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也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是优化布局。通过取消、合并、改造、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三是落实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工程”,全面核查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23年实现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

四是培育示范。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用3至5年时间,建设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展示中等职业教育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性选择。

使“职业教育高考”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

缓解中考压力和升学焦虑

2022年,教育部将完善“职业教育高考”顶层设计,使“职业教育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考试招生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的“大鼻子”。是优化类型定位、畅通学生升学渠道的关键。自201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江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等地试点了“职业教育高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陈子继介绍,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本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高考”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二是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结构比例和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职教育多元招生和学习方式。三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考扩大职业本科和职业院校招生比例,使职业教育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本科招生的主渠道。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改善学生普通高考“过独木桥”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初中、高中、本科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义务教育后实施“普通职业教育分流”十分必要

发布会上,教育部回应记者提问表示,义务教育后实施“普转职业”非常有必要。

陈子继表示,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实践和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高中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高中教育的任务。各阶段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天赋和潜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成长空间和成功渠道。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分流一般就业”十分必要。

“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陈子继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元化需求,合理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本身,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在“普职融合”上下功夫。

下一步,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和优质专业。

二是畅通升学渠道。发展高质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教育高考”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升学需要接受高等教育。

三是优化办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学校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业融合”等多元发展路径。

“总体来说,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每个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陈子吉说道。

如何确保2025年本科职业教育规模不低于10%?教育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五大举措

发布会上,陈子继就“确保2025年本科职业教育规模不低于10%”和“确保职业教育质量”进行了解答。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32所职业本科学校,在校生12.9万人,2022年在校生4.1万人。陈子继表示,为确保“2025年规模不低于10%”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

一要引导现有32所职业本科学校加强基础办学条件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每年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设置高职本科专业,鼓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把控专业设置所需的办学条件,推动专业设置高职本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和完善。二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举办学校及其主办单位继续加大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校内教育教学管理。同时,要按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支持一批国家优质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规模和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三是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按照《专业设置办法》申请设立2022年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并按照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规则教育人们。开展人才培养示范。四是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为优质职业院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提供法律依据,支持优质职业院校一批骨干专业申请设立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育专业,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五要加快制定和发布高职本科专业简介和专业教学标准,完善高职本科教学标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学校领导和专业人才业务培训领导人。

专注于

昆明小升初ID:kmxscw

中考中文ID:zkyw100

中考数学ID:zksx100

中考英语ID:zkyy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