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减下来 效能提上去(负担减少)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学习和培训针对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将终身学习作为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其“具有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面对明确的岗位要求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的实际学习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作为撬动和激励教师成长的关键人物,校长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从需求角度出发,让学习成为教师自己的事
案例一:
王老师是一名刚毕业的老师,在一所新建的公立幼儿园工作。由于是新幼儿园,园长非常重视师资培训。考虑到老师要带课,学习培训大多安排在中午、晚上下班后,甚至周末。起初,王老师很高兴她去了一个以学习为主的幼儿园。但一段时间后,她和同事们因紧张的学习而疲惫不堪。安排的学习内容大、话题复杂,培训后没有时间消化应用。很多内容不是我想学的,即使学了也不会用。
据笔者了解,不少幼儿园都会在课间安排学习和培训。如今,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数不胜数。一些幼儿园没有将自身发展与教师需求结合起来。他们只是跟风组织培训,并没有在学习后继续跟进老师的实际应用。看似学习和培训很多,却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并不是幼儿园组织学习的初衷。于是,校长重新审视培训工作,根据教师的反馈,通过谈话、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像王老师这样的“新手”教师,急需提高组织能力日常活动以及与家人的互动。技能;有一定工作经验、想要提高研究游戏和观察解读儿童能力的成熟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骨干教师希望突破发展瓶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校长要求每位老师制定学习计划,以共同需求为统一学习模块,以个人需求为自选学习模块。统一模块的学习由非带班老师错时分批安排。这样保证了班级的正常工作,不占用休息时间。自选学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园根据教师需求定期采购学习内容,建立“资源精选超市”。教师可以自主安排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年设立培训基金,教师可以选择外地培训的内容。此外,还有师徒结对、组建成长社区等形式。多元化、分层学习,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调整后,看似统一安排的学习量和时间减少了,但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却被调动起来。王老师和同事们将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课余时间,老师们有的学习心理学,有的参加读书俱乐部,有的加入合唱团……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得到释放,内在动力被激发。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学习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事。
抛弃无用的形式,让老师忙于思考
案例2:
能够被幼儿园安排出国留学,张老师非常高兴。但园长告诉她,幼儿园必须留下各种检查的痕迹,所以学习时必须拍照记录信息,学习后必须制作漂亮的宣传文章。这些额外的“作业”让张老师在听课和认真思考时分心了。不过,幼儿园的要求也得满足。
笔者在督导多家幼儿园时发现,不少幼儿园采用上述方式呈现工作流程信息。最近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号文件强调,教育评价不是冷冰冰的材料和数字的呈现,也不是简单的定量指标或数据呈现。如果校长认为仅用照片、宣传材料、学习材料等表面材料就能展现学习效果,那么他就会误解评价的意义,使学习功利化。
通过沟通,校长意识到伴随学习而来的“作业任务”不但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加重了教师的学习负担,不仅消耗了时间和精力,还冷却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于是,幼儿园改变业态,开设了“草根讲堂”。每次学习结束后,老师们都被要求谈论自己的学习要点、想法和感悟,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这种外部输入、内部输出的形式,让教师从“理解”走向“解释”。正如维果茨基所说,任何表达都是个人内在理解的翻译。“教”完后,学习者和其他老师继续交流、讨论如何实践,这就是“应用”和“反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习本身,从获取知识和技能转向提高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习的冲击波以学习者为中心向同伴传播,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效果,实现从学习质量到工作质量的提升。
学习方式转变后,老师们仍然很忙,忙着学习,忙着思考,忙着交流,忙着练习,但忙在“点”上。校长看似做了减法,却击中了老师的“生长点”。
日常情感交流滋养教师心灵
情况三:
李老师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但因为喜欢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所以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平时她总是说自己不擅长这个,也不擅长那个,很少在小组交流中发言,但她学习认真、主动,并深刻地写下自己的感受。校长在检查中发现,李老师周末把二楼活动室的玻璃擦干净,还经常早来晚归加班,但从未公开过。谈及此事,李老师说:“没关系,我的能力不如其他老师,我只是需要在课堂上多做一点。”
校长看出李老师没有自信,这也反映出了他自己管理上的不足。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差,情感基础薄弱,忽视文化影响,那么老师的心灵就会缺乏活力,就很难保持热情。
校长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打造成“行走的故事机器”、“忠诚如站”、“充沛充电器”。在一次培训会上,校长向大家分享了李老师在朋友圈发的“孩子午睡后编辫子”的照片。每个女孩都有不同的发型,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家长们也纷纷表扬。
下午梳头看似一件平常的事,但李老师用爱和责任,让小事变得不平凡。校长再次宣读了李老师的学习感悟,让大家看到了李老师从未展现过的另一面。校长的关注和肯定是对李老师真正的尊重和关心,这让她在集体中有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每当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时,校长都会及时在工作组或会议中分享,让每个教师的积极故事都有机会“曝光”在群体面前。这些都是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它是教师成长最有效的催化剂。
当校长为教师“减轻”负担,在管理过程中体现温暖和情感时,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潜在动力就得到及时满足和激发。当校长用良好的态度影响老师时,老师也会将这种态度传递给孩子们。校长、老师、孩子、家长之间美好的情感和力量流动。幼儿园将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活力的学习社区。将形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22年8月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