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讲解(首钢园的历史)
首钢始建于1919年,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曾经,作为首钢集团的核心产区,“溅钢铁水流”;如今,这里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地。
新华社数据展示了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工业遗存。首钢园区从“火”到“冰”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典范。
首钢始建于1919年,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首钢承担了多项科技创新任务。一代又一代首钢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进入21世纪,针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需要,首钢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钢铁搬迁”。首钢园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三高炉成为首批更新改造的标志性建筑。
央视记者李林:作为首钢园区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跳水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巨大的冷却塔衬托着冰雪运动员冲天的身影。成为冬奥会最酷的风景。如今,冷却塔既成为冬奥会的象征,又成为绿色转型的象征。
以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区通过保护和再利用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存和风貌,实现了令世人惊叹的蜕变。如今走进园区,科幻元素、潮流运动、无人科技、冬奥会的足迹随处可见。首钢园区正在逐步完成转型,向世界展现出多种炫酷姿态,加快转型为“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北京西部高端工业创新高地和后工业化国家”的定位。“文体创意基地”正在稳步推进。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服务部张亚:一是抓好质量,二是抓好服务,写好我们的转型文章。我们打造了众多品牌计划,包括酒店服务、物业服务、会展服务等。
李京京:我与首钢一起转型
42岁的李晶晶是地道的北京人,在首钢工作了20多年。1998年,18岁的她从首钢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首钢工厂。在首钢从石景山搬到河北曹妃甸海边之前,她曾是一名技术工人。
随着首钢从“山”到“海”的搬迁调整,李晶晶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对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感到忐忑不安。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始终流淌在首钢人的血液里。最终,6万多名首钢员工,有的正常退休,有的选择自主创业,有的搬迁新基地,还有的像李晶晶一样,加入了首钢老厂区改造,投身新项目在北京公园里。在冬奥组委任职六年多以来,李菁菁表示,她一直在学习新知识,磨练自己的技能。
北京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冬奥物业部李晶晶:我感觉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包括服务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有价值、有用。目标。
在李晶晶工作的冬奥地产事业部,80%的人都是原钢厂员工,她们和她一样,跟随首钢实现转型。他们在老厂区、新事业中继续谱写首钢人新的奋斗征程。
北京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冬奥物业部总监宋伟明:通过六年的服务冬奥经历,我们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团队。新时代的首钢精神就是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这种精神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