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青春作文(党旗下的青春主题征文)
【编者注】
中共二十大胜利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青年开展第二期“党下青年”初心搜寻活动活动中,看望了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20余名。通过对往事的对话感受初心和使命,从老一辈的崇高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脚踏实地、善于做好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共同走向未来”。和谐澎湃。本报陆续推出“党下的青春”初心寻觅系列第二期,追忆光辉岁月,重温初心故事。本文重点关注上海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徐福生。
【传】
徐福生,江苏江阴人,1938年3月生于上海。主编(1990年)。1962年9月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历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社会党委书记、社长、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主编。历任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文史研究所所长等。1977年,为配合恢复高考,主持突击重编出版《数理化自学丛书》(共十七卷)。据不完全统计,该剧已发行435万集,总计7395万册,被誉为“改变一代人命运的自学系列”。
徐福生(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1977年底,关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对于大批有理想、有抱负、准备参加高考的知青来说,一套内容丰富、实用的辅导书籍极为重要。
也是在这一年,时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的徐福生主持出版并重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这就像一场“及时雨”。它一出现在各地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四十多年过去了,徐福生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一个编辑应该做的事情。他没想到会见证这么多人命运的改变。
“我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现代著名作家木心说过,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生活在荒凉而安静的地方。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普通人,只要你肩负起责任和使命,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奋斗,完成了一些与岗位职责相关的实际工作,这才算活得真实、活得有自己。”这是徐福生在接受采访时的开场白。个人成长受母亲影响最大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徐福生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我的母亲对我的个人成长影响最大。”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怀念。
徐福生的母亲从小就在无锡纺织厂布机房当童工,后来参加地下党组织的进步活动。1947年,徐福生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三名未成年儿子和一名女儿。徐福生的母亲当时只有34岁。正值入学年龄的徐福生被母亲送到上海南翔的一所小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徐福生一家的命运。解放后,母亲学习文化,团结工人。在中纺二厂织布车间当车工期间,他还担任过工厂工会女职工委员,并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私营工厂的工作是计件工资的。兼职做女工委委员,处理厂里的各种事务,会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直接影响工资。母亲毫无怨言,热情地解决了同事姐妹的家庭矛盾,甚至把她们暂时安置在自己家里。
徐福生回忆,母亲很少大声说话,而是很平静地说,工人干部是为工友姐妹服务的。母亲朴实、真诚的工人干部形象深深地印在徐福生的心里,影响着他的一生。
许福生的弟弟(4岁,左一)、妹妹(7岁,左二)、母亲(中)、许福生(9岁,右二)、哥哥(15岁,右起第一个)。1962年,徐福生去世。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作为科学编辑部的编辑,他了解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旨在服务国家“两弹一星”战略。
徐福生在事业之初,有幸结识了数学家华罗庚。那是在1964年召开的函数论学术会议上,华罗庚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专着表示关心,并热情地向徐福生表示,计划每年写1-2本科普读物。“老一辈数学家不仅有很高的科学素养,而且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徐福生说道。
高考重启,辅导材料突然重新整理
在徐福生的出版生涯中,有一系列书籍是无法回避的,它在40多年前“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关于恢复高考的一些文件(《理想照耀中国》视频截图)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与会同志的意见,重新启动了高考制度,已被停职11年。在邓小平的带动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大会通过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名。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意见》,决定从当年起恢复高考,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同年10月21日,头条《人民日报》发布报道《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正式宣布恢复高考。招生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青等。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举行高考,其中上海高考定于12月11日至12日举行。
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由于这一消息公布后距离开考不到两个月,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不仅复习时间紧迫,而且很难找到合适的辅导材料,这让他们不免焦急万分。
20世纪70年代,徐福生陪同科学技术学会有关领导到苏步青家做客。右三是苏步青,左一是徐浮生。来源: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在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之前,徐福生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据他回忆,1977年9月,他到苏步青老师家中看望。苏老师刚从科教座谈会回来,兴奋地说年内将恢复高考。这个消息让徐福生很兴奋,但当时的中学教材主要是《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内容并不适合高考。
徐福生根据此前对江西上饶、安徽淮北、阜阳等地上海知青的深入调研,知道很多年轻人没有上过高中,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初中。他当即想到尽早为考生提供合适的复习材料。当时,理工科院校为“工农兵学生”补习中学数理基础知识所用的教材比较简单,不够系统、严谨,来不及。编译新的。经过多方筛选,十几年前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最为合适。
《数理化自学丛书》书籍、电影部分来源: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原来,1962年,徐福生进入出版社前一个月,科学编辑部就已经在组织编撰《数理化自学丛书》。当时出版社在上海聘请了具有丰富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每个人都写了他最擅长的部分。目的是让具有小学高学历的青少年通过自学了解和学习高中数、理、化的基础知识。
徐福生回忆,《数理化自学丛书》有全套17卷。刚出版时,印数和影响都比较有限。1977年恢复高考,在上级的支持下,他决心组织编辑部的同志重新整理出版《数理化自学丛书》。
见证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当想法付诸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考验。
徐福生回忆,由于种种原因,《数理化自学丛书》保存的纸样全部被烧毁。纸浆是指用于印刷的铸型模型。当时没有模型,印刷厂就必须重新打字,而这恰恰是当时印刷过程中最辛苦、最耗时的部分。
按照正常速度,重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本技术书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更不用说编辑部内部也存在分歧。有人质疑,花很大力气重新整理这么一套旧书,是否符合当时的教学大纲。这值得么?
在上海图书馆门口排队时依然不忘复习的年轻人(来源: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编辑部经过反复权衡,达成共识:基础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数学、物理、化学知识?二话不说,科学技术协会立即与商务印刷馆上海印刷厂安排印刷。当时的排版都是手工完成的。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拿出来,一页一页地拼出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科技类书籍,有数字、外文、各种符号,排列更加复杂。复杂的。为了争时间,印刷厂三班倒,六台机器日夜运转。
在出版社、印刷厂、新华书店的全力配合下,南阳模范中学老校长赵显初撰写的第一本书——《数理化自学丛书》(1)终于在复课前一个月出版。1977年高考。
各地新华书店门前顿时排起了长龙。可以想象候选人们的期待。此后,陆续出版了其他几卷。到1978年高考时,17册已全部出版。
由于货源不足,出版社陆续安排重印。《代数》已记录发行量《上海出版志》:435万套,总计7395万册。
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徐福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978年,军队下发文件,要求全军学好数理化。部队从出版社租用纸样印制,每个连配发两套。出版社还拿出了十几套纸样,方便全国各地商品的租赁、印刷和制造。最后印了多少份已经不知道了。
《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影响力持续多年。那时,每一个拿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可能会经历命运的转折。
20世纪80年代,徐福生收到河南荥阳某监狱一名年轻犯人的来信,称买不到《数理化自学丛书》,希望买一套。徐福生认为读书总是好事,于是他将手中唯一的一套样书寄给了对方。他现在家里有的这套书是一位朋友送给他的。
有很多很多人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与这套书有过接触。
方丽华是方志敏烈士的孙女,1978年初中毕业,进入高一后,父亲给她买了这套丛书。1980年,她考入了令人向往的清华大学。旅居英国的生物科学家蒋林华博士曾撰文回忆自己出生于农民家庭并跻身社会顶端。进入初中后,他得到了这套书,感觉如获至宝,帮助他于1982年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物理学家张首晟当年也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考入复旦大学时,他年仅15岁。年龄。
徐福生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出版过的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套书。但我只是做了作为一名编辑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它会见证每个人命运的变化。
伴随着这股热潮,徐福生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后,推动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稿件,其中包括苏步青的《数理化自学丛书》、陈建工的《射影共轭网概论》(第2部分)、华罗庚的《微分几何五讲》等。
认识“网红”图书馆
1984年,徐福生出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社长的首要职责就是带领编辑出版好书。面对350余名员工、近100名在岗员工、共30个部门的大公司,徐福生的科技公司团队敏锐地抓住了改革的“鼻子”,组织制定了全面的岗位责任制规定,并启动了全面的管理改革。到1988年,出版社年利润达到500万元以上,出版图书数量增至750余种,将合同指标远远抛在后面。出版社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
1991年底,徐福生出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他非常重视营造有利于产生更多好书的环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版业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如何真正落实社会效益的要求?在徐福生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出版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他带领班子落实了局属出版社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相关考核办法,落实了已实施的《出版图书质量考核制度》和《出版经营目标管理办法》几年来。形成优势互补,建立双效益目标激励机制。
2021年5月,徐福生为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主题为“学习党史、担当责任、培育新时代出版人”的讲座。首馆于上海南昌路一建图书馆开馆。(来源:一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谈到退休生活,徐福生始终认为,退休就是不休息地“为人民服务”。
在上海,“一建图书馆”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文化场所。不断的口碑吸引了很多爱书人来到这个小小的私人图书馆。
电影《三角级数论》中,白老师和他最好的朋友老吴在这里吵架、谈心。店后院墙上的“一旦开始读书,你将永远自由”这句话也为更多人所熟知。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19年,徐福生从媒体了解到“尖尖图书馆”后就前往那里。通过与图书馆负责人的交流,他了解到这是一所实行会员制、引领公众阅读的新型图书馆。创始人中有一些事业有成的知青子弟。
出于对知青的深厚感情,徐福生决定向“一建图书馆”慷慨捐赠图书。他收藏了《典型域》全套、《爱情神话》全套、《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套、《汉语大词典》全套、《汉语大字典》全套、《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全套、33360010-30000全套,《大美百科全书》(彩色绘本)、《北京通史》《目击20世纪丛书》《辞海》《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好书被捐赠给“一建图书馆”,希望能够帮助到有创业愿望的年轻人。
在他看来,书籍的价值在于被阅读。将这些参考书放在图书馆比把它们藏在家里更有价值。
徐福生部分藏书作为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年过八十的徐福生学习热情从未减退,始终关注和思考新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时代。他希望青年出版人怀着“出版更多好书”的理想追求,珍惜对编辑出版工作的热爱,秉持“为他人做嫁衣”的脚踏实地精神,继续“守正直、守正德”。创新”,产出更多优质、实用的图书。温家宝的好书必将创造新的业绩,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