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布局规划(高中高质量发展聚焦点)
学生们正在听课。镇海中学供图
学生们正在做化学实验。镇海中学供图
老师正在上历史课。镇海中学供图
聚焦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时代命题。作为始终走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第一线的省级现代高中和省级特色示范高中,镇海中学在新时期开始探索普通高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随着《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颁布实施,我们不断深入推进个性化校园建设,创建素质教育,实施“校企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工程。核心能力的培育”。在追求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发展从对教育的简单认知和理解上升到自觉自愿的层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具有重大传承和创新意义。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凝练高尚的理念体系
学校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观念体系。镇海中学在一百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凝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品质和价值体系,包括镇海精神、教师形象、职业意识、行为特征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自律标准、教师人生观、教师行动口号、师德红线等,都体现了我们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办学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准确把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分辨率。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领性、超越性和前瞻性。正如写诗或写诗一样,立志远大是我们在凝练办学理念体系时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镇海中学确定了“启智、求敏、修文、发展综合技能”为办学方向。从一开始就植入了高质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因,确立了崇高的办学定位。
笔者于2000年8月开始担任镇海中学校长。出于对这所历史名校的由衷敬意和对教育本质规律和理想状态的不懈追求,通过自觉学习和实践,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浙江省教育科学院以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术机构搭建的平台,不断探索、实践、提炼和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明确形成了“教育重在意识”、“至善至美”的理念和实践体系,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持续引领。学校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自身发展都有阶段性。普通高中实现高质量、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不同阶段的发展关切,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型升级,建设一所能够自适应、自给自足的学校。超越的实践体系。
新世纪头十年,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挖掘、整合、拓展各类学校资源,建设了具有“人文、和谐、独立”特色的个性化校园。“自主”三大学校文化特征渗透到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等综合学习共同体中,使学校文化的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各个形式系统发生。质的变化,新的辉煌。
随着浙江省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特色示范高中创建,我们以个性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对素质教育进行整体升级,确立了素质教育的三大内涵:注重让学生追求美、卓越;注重营造和谐教育生态;注重教育自觉的追求。学校综合运用师资为基础、管理为框架、文化为灵魂三大战略,实现了五个重大跨越:管理创新,实现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乃至管理意识的跨越;课程创新,实现从封闭式、统一选课的转变。从课程设置向开放式、多元化自选课程的跨越;教学创新,实现从低效的一维教学到高效的三维教学的跨越;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从教学专业素质提升到综合素质成长的跨越;文化创新,实现从静态平面的跨越,被动接受动态立体、主观创造的跨越。
核心能力的有效落实取决于学校的特色培育。2017年底,我们利用学校成为首批“永派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契机,开始探索和实施普通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校本研究。我们确定了学习能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能力和自主性。“五力”是镇海中学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通过学校文化渗透、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学教方法、完善职业教育而实现的。几年来,我们带领一批学科组和教师在各自学科领域和岗位上开展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学校特色核心能力的培养。
经历了COVID-19疫情的学校教育需要重新思考和探索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什么样的人更能适应并创造未来?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历史传承和学校文化,我们通过认真审视和研究实践,明确了疫情背景下镇海中学生发展的领导框架,包括加强思想引领、目标引领、能力引领、ETC。
结合办学条件突出独特优势
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面、一刀切。它是在对学校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认真总结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发展脉络,在凸显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达成的价值定位和精神气质。
我校有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文科、体育、艺术等特殊人才的培养,不断探索天才学生的培养途径和策略。上世纪末,学校的《学生最优发展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荣获首届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进入新世纪,我们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形成了学校文化渗透机制、两端延伸联合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等。特色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教师培养利用机制和教学生态创新机制探索了一系列有效路径、方法、内容和载体,形成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方面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第一。
又比如,我们提出的“五个优势”不仅包括国家规定的共同内容,还突出学校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发展愿景、生源、师资、地域因素等;既有继承过去的经验,又有立足前沿、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之所以将“学习能力”放在“五力”的首位,是因为我校是一所学术普通高中,高学术水平是我校学生形象的“首要标志”。我们提倡“学习力”,不局限于高分、高录取率,而是强调获得分数的过程。这是一种科学的能力组合,包括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策略、兴趣、潜力等。对此,我们的学科教研团队和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经验。初中毕业生进入我校第一阶段的重点是适应高中的学习模式并一点一点地纠正。改善他们的习惯模式,甚至细化到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我们还针对高中新生推出了《学习策略》、《价值观教育》等校本课程。近两年,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举办了一系列提升各学科核心能力的学习策略讲座,受到学生的欢迎。
从校园文化看,我校拥有28处校内海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景点。我们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切实加强党建领导,努力搞好“三红课”,即入学第一课、在校每一课、毕业最后一课。学校党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三大主题活动:系统开展“总书记引领主旋律”专题学习活动、系列化开展“红色思潮”教研实践活动政治滋润我心”,丰富多彩“我心”“与党共筑梦想”文艺活动。由于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学校党委在建国100周年之际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中国共产党。
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回答的时代命题。既要深刻领会党和人民对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要结合学校实际,做到创新思维、系统谋划、务实求精。努力进一步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吴国平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7日第5页:校长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