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失业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引导高等学校重点发展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较大的学科和专业,及时淘汰或提升不再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
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大学生就业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及时淘汰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登上热搜榜,大家对教育部的此举也有不同的看法。
不知道考生和家长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不过,只能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有的人毕业后“立即失业”,有的人毕业后就能拿到高薪。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选对了专业。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近五年来本科生的绿卡和红卡专业。
希望能给正在填写申请表的考生和家长带来一些参考。然而,正如我常说的,填写申请表是因人而异的!因人而异!
近五年本科绿卡专业
根据Max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们统计了近五年本科生绿标专业。绿标专业是指失业率较小、总体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
结合五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信息安全五年来排名第一,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多次上榜。其中排名靠前的信息安全属于计算机类别,出现多次的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都属于计算机类别,信息工程属于电子信息类别。可见这几大专业毕业后总体待遇还是不错的。
近五年本科专业
报告还列出了一些失业率较高、整体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红牌专业。
结合五年数据可以看出,绘画和美术出现频率较高,均属于美术范畴。其中,法学专业也“不幸上榜”,主要是因为法学对人才要求比较高,培养时间也比较长。这里的数据主要是基于本科生的就业情况。
毕业六个月就业率排名
软件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Max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填写报告的提示
1.学校、专业、城市哪个更重要?
大多数文科专业是社会和人文学科。社会人文偏重学校,更建议去名校。为了去一个好城市、一个好学校,你可以在专业上做出一点牺牲。
自然科学学科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理工科以专业为主。第一选择是院校的专业。许多理工科院校在专业上都有特色和优势。选择理工科院校时,首先要考虑该院校的专业。专业优势。
医学和农业侧重于地理。对于农艺来说,农作物有其特殊的地域特征,与地域有着天然的关系。因此,如果选择农业,这将大致决定未来发展的领域。
医学也是一门非常注重地理的学科。因为学医学很可能需要你继续考研,其中也会涉及到临床实习,而实习单位也很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就业单位。
2、如何知道目标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1、看学校软实力较强的专业。软实力实际上就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的水平越高,他所教的学生的水平就越高。师资水平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大学教师的排名一般经过以下过程: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他职称(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2.看硕士、博士专业。简单来说,就是看这个专业有没有相应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一般来说,拥有博士学位表明他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如果你想考研甚至博士。以后考试,可以在这所学校学习,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例如,如果一所学校有50个本科专业,20个专业有硕士专业,2个专业有博士专业,那么它最好的专业一定是有2个博士专业的专业。哪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比较好。
3、填写报告时避免几大误区
1.仅根据分数申请。考生和家长不要只看成绩提交申请,而应参考个人在地区的排名,分析学校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写申请。
2.只关注热门专业。所谓“热门专业”没有标准,而是相对的、当代的。考生和家长不妨多关注一下拟报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专业的“标签”,比如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等。
3.押注在大学换专业。目前,国内一些大学已经开始逐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的限制。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时间。当然,有些学校对于转专业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比如,他们要求成绩非常好(比如专业前五),而且还严格限制可以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可以转专业的人数。
4、不服从调整。所谓“滑点”,是指那些只想读好大学的考生高估或忽视了自己的成绩可以申请的大学水平。导致他们申请的院校和专业分数不够,文件没有送到申请的地方。有关所有申请考试的考生的信息
5.收集志愿者并寻找失踪的志愿者。如果不认真填写总批次志愿者,您可能会失去一次重要的选拔机会。毕竟,这个机会的选择远大于志愿者的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