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视频(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原标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还能被称为就业市场“铁饭碗”吗?
众所周知,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改革中,医务人员从企业编制中取消,管理方式由事业单位管理改为合同管理。很多人担心,这样的改革之后,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还能称为铁饭碗吗?
所谓铁饭碗,狭义上就是指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这类人员有身份、有编制。一般情况下,除非犯有贪污受贿等严重错误,否则不能被解雇或开除。另外,工作非常稳定,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比例缴纳和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与私人公司不同,您可能随时被公司解雇或解雇。所以人们把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称为“铁饭碗”,可见这个工作的稳定性。
很多人可能会问,医护人员算不算铁饭碗?医务人员是事业单位的员工,不是每年都要和单位签合同吗?你们很早就实行合同管理了吗?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都会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事实。但事实上,事业单位仍然实行人员配置和身份管理,而不完全是合同管理。只要不出问题,公司不可能不和你签合同。
改革后,医院和医务人员真正实行了合同管理。由于实行合同管理,没有人员配备限制,意味着医院也可以选择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医院。只要大家按照契约处理就可以了。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医务人员不能称为铁饭碗呢?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至少目前来说,应该还是铁饭碗。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我们说专业编制取消了医务人员,但是现在所有的福利都是一样的,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医院不可能随意与医务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其次,虽然医务人员已经裁撤,但医院在我国仍然是事业单位。国家仍然负责该单位的大部分资金来源。县级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还是很稳定的。他不可能随意解除与医务人员的劳动合同,除非医务人员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更好的单位。当然,这只是目前而言。从长远来看,可能确实医务人员的职业稳定性肯定会降低,完全的合同管理将逐步实行,每个人都完全按照合同行事。这应该是一个可能的趋势。
另外,同一个医务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可能会有不同的稳定性。比如,与一些行政人员相比,职业医生可能稳定性较差,可替代性更强。医生是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刚性需求。不管怎么改革,医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依然可以称为铁饭碗。但从长远来看,情况可能不一定如此。你怎么认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