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
这是小雪当老师的第一年。今年7月,她走出大学,9月,进入一所乡村小学。从学生到老师,人生角色可以顺利转换。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任教。9月2日起,全国31个省份开始报名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当天,主题为““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制度崩溃”成为热门话题。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从十年前的17.2万人跃升至今年的1144.2万人。同时,相关政策正在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走上教学岗位。
一方面是基层教师岗位的内生需求,另一方面是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表现出对教师职业的偏爱。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卓越教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要求学生“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奋斗”。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个有”。“好老师”,这让无数大学生心中的“基层教学梦”更加坚定。那么,在推动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下得容易”,更多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教育
今年毕业的刘猛原本打算留在深圳工作,最终选择了河南一所中学的教职。这是她在深圳等待工作机会时报名的应聘考试。没想到,很快她就收到了学校的邀请函。
虽然学校“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是很方便”,但“离家近,工资也不错”,这对她来说很有吸引力。
最终,她选择了当一名老师,因为她不想错过“当下最好的机会”。
教师教育录取分数线提高、教师教育越来越受欢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佳认为,教师职业稳定、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认同强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因此,到基层任教、到中西部地区任教成为高校毕业生的“热门”职业选择。
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加大特岗教师培训力度……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西南大学在云南、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建立了12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八年来,已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并为云南长宁、重庆石柱、贵州遵义等地提供教育。协同培训教师100余次、5000人次。
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新生第一课”讲座,鼓励学生到基层支教。学校设有全国首家以师范生为主体的孟宪成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就业工作者对就业政策进行解读和宣讲。该校2022年已确定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中,约有43%选择在中小学任教。
2016年以来,江苏师范大学面向江苏省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面向农村的师范生,打造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农村“四好教师”。到目前为止,共有6563名毕业生在江苏中学就业到小学,其中乡村教师1063人。
河南师范大学专门针对毕业生开展特岗教师考前培训,帮助2022届毕业生掌握特岗教师考试相关内容,做好考试准备,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28期。五年来,已有1500余名毕业生选择加入特色教学团队。
事实上,从刘佳在河南、贵州、甘肃等地的调查来看,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特岗教师数量已经趋于饱和,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溢出的情况。“从教师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来看,政策效果非常明显。其中,本土人才回国现象明显。高师留在中央和高校的意愿明显增强。”西部地区支教逐渐增多,他们逐渐成为当地教学团队中的专家型教师。”
“用得好”,高水平师范教育持续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任教
师范院校在推动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县域教育发展论坛上指出,师范院校实施“强师工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我国人口多、学生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师范院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应成为师范教育的主体。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新时代加强基础教育规划已经启动,中央安排50亿元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每年为中西部地区贫困县和陆地边境县培训师范生1万名。实施《师范教育质量协同提升计划》,依托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地方薄弱师范学校建设。
任友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了三级教师教育。“中等师范、专科、本科”的教育体系。教师教育跃升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效显着。实行部属公费教师、硕士教育。十年来,招生8.5万人,90%的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任教。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针对中部和欠发达地区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一直在积极思考、积极行动。西部地区。实施“扬帆启航计划”,通过自筹资金设立奖金,开展校企、省校合作保障职后发展等措施,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中央和基础教育事业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探索“线上+线下”“能力+学历”培养模式,搭建“立交桥”衔接教师培训和学历教育,建设扎根当地的雄厚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实施《基本教育质量监测诊断计划》,精准监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提供精准监测。完善规划,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
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即《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文件提到,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实施教育强国工程,支持50所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同时,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加强一流师范大学集群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集群建设。这就是教师教育的“高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整体性”,实施教师教育协同质量提升计划,重点加强薄弱师范院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与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联手,帮助30余所薄弱师范院校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促进教师教育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教授钟秉林表示:“在社会工作中,我明显感觉到,近年来各级各类型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正在不断加强。”迈向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符合教育和教师工作规律,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
为了“留住”,大学课堂必须增加当地知识
宁猛是一所非师范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一年来,她逐渐适应了小学英语老师的工作。经常有人问她:“你一个研究生怎么能教小学呢?”她回答道:“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大放异彩有什么错呢?”
农村的教育和想象有差距吗?“一定有一些。”宁猛笑道:“比如学校离家很远,单程三十多公里,通勤时间也比较长。但只要你热爱,再累也能坚持下去。”是。”
为保障青年教师在基层、农村安居乐业,近年来,在保障性住房、绩效工资、人员配备保障、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和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师的“痛点”得到有效解决。
刘佳认为,新毕业生无法适应,因为很多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当地文化。学校课程难以涵盖地域文化特色,缺乏承载地方知识的地方课程开发。意识和制度安排。“学生对乡村的情感仍然是观念化、理想化的,而不是来自现实生活情境。对乡村认识淡薄、乡村定位缺失,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刘佳认为,即将成为教师的毕业生乡村意识、乡村情感、乡村文化责任都比较淡薄,这些问题只有到了当地才能解决。对于传统师范院校来说,学校课程应增加学生对乡村文化、乡村风情的实践体验,增强毕业生对乡村、对基层的认同感。而且,很多师范院校的教师也存在城市导向或者书籍导向的问题。再加上相对封闭的课堂,大学毕业生与真实的农村生活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正在做的尝试之一,就是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中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操。”刘佳介绍,传统师范课堂中,“课程支撑”是通过培养高层次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来实现的。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了解、两爱”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形成全面实用、系统化、综合性的“一了解、两爱”和“大思想、大思想”。政治课实践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有“返农”情怀、时代精神的“美丽乡村”建设者。
此外,毕业生深入基层后,教师专业发展能否得到有效提升,也是能否“留住”的关键。刘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基层学校特别是县级学校可以组织一体化、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选拔各学科优秀教学研究人员,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等方式,为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实现专业引领,从而激励刚入行的青年教师,形成教育教学共同体。这可以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能让他们发现乡村教学的乐趣,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