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 百科(西溪湿地 百度百科)
新华社杭州11月6日题:西溪湿地:万类霜天竞自由
新华社记者方一波马健
秋天的杭州,穿过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到达城的西北。港湾枝干纵横,芦花在雪地里飞舞,红柿子像小灯笼挂在枝头,野鸭、苍鹭在水面上飞翔,普陀角树等珍稀植物静静地展开枝叶,蔚为壮观。“各种冰霜争夺自由”。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0年来,西溪湿地动植物数量增加了近700种,成为鸟、鱼、虫、植被的天堂。
原生态之美
近日,西溪湿地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查中惊喜地发现,一年前种下的韭菜已悄然蔓延。这是一种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濒危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在土地珍贵的主城区,这片约11.5平方公里的湿地不仅涵养水文、调节气候,成为“城市之肾”,而且带动周边产业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西溪湿地发现于东晋时期。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它以“一溪一缕烟”的自然美景而闻名,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隐士文化的代表。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扩张的影响,西溪湿地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景观。2003年,本着“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两年后,集城市湿地、农业湿地、文化湿地为一体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西溪湿地以“冷、野、淡、雅”着称。多年的环境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生态功能不断增强。近年来,吸引了许多珍稀“星鸟”在此定居,引进的珍稀濒危植物也“适合这个世外桃源”。漫步湿地,你可能会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头潜鸭、白尾海雕擦肩而过,还可能邂逅“鸟类世界国宝”东方白鹳和“东方宝石”朱鹮。
2019年11月17日,西溪湿地重建后的莲花滩观鸟区,吸引了“中国鸟类之宝”东方白鹳的到来。(新华社发时欣欣摄)
西溪湿地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翔表示,湿地建有柿基地、桑基地、竹基地“三基鱼塘”,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近10年来,湿地动植物数量增加696种,其中维管植物474种,现有1040种;鸟类43种,现有196种;鱼类有6种,目前已达56种。
水是湿地的灵魂。近两年,杭州开展了珊瑚砂引清水入城、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监测显示,西溪水质2012年一直徘徊在三类、四类水之间,目前已常年达到三类水。核心区II类稳定。
“金镶玉”模式带动社会发展
西溪湿地的保护被称为“金镶玉”模式。湿地是“玉”,周边开发是“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实现湿地与城市发展一体化。
“西溪湿地有费家庵、下龙潭、朝天木羊、鲍家岱、合江港五个主要生态保护修复区。在莲花滩等区域还建有观鸟塔、观鸟亭等掩体,人们可以观赏鸟儿在这里,不打扰它们。”从事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张巧玲表示,湿地自然监测调查已持续1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数据,服务于生态环境研究和管理决策。
从“湿地公园”到“湿地公园型城市群”,西溪湿地生态文明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成为人才和资金的聚宝盆。目前,周边已形成一批高等教育密集区、休闲旅游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了“游西溪、学西溪、住西溪、创业西溪”的品牌。”。
如今,西溪湿地的免门票面积已从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近三倍。开展“花节”等当地民俗活动,将千年农渔传统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周边居民就业已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他发了财,当了湿地保护教练、船夫等,丰富了他的钱包和大脑。
西溪湿地今年投资525万元启动数字化建设,依托物联网传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湿地大脑”,整合分析各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资源,构建一个既服务于环境保护,又实时在线呈现湿地之美,集科研与科普于一体的生态“驾驶舱”。
滋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
万物有灵,共存共荣。西溪湿地这个天然课堂,每年都吸引大量学生前来上科普课,大量企事业单位开展游学活动。来自各界的志愿者在西溪湿地担任“自然导师”,热情解说、导游。在认识和了解湿地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滋养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去年毕业、在西溪湿地从事科普工作的助理工程师唐琼说,她经常给中小学生讲课。“孩子们爱上了花、鸟、鱼、虫、湿地,幼小的心灵感知到了自然的美丽,自然也埋下了善待环境的心。”,保护地球的种子。”
西溪湿地连续多年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自然笔记比赛。每年,全省3万多名中小学生走进湿地观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有些人决定投身生命科学领域,有些人成为拍摄和描绘自然的艺术爱好者,还有一些人摆脱了精神疾病的阴影。
2021年大赛获奖作品中,来自杭州保楚塔实验学校学生的《蝴蝶观察日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蝴蝶破茧而出的全过程。年轻作家感叹道:“广阔的天空下,没有一只蝴蝶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图案,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