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义务教育 >北京大学学校历史(北京大学历史系主页)

北京大学学校历史(北京大学历史系主页)

发布时间:2025-02-05 04:30:25 义务教育 11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闲暇之余,我想找一本关于中国一些大学发展史的书,了解一些大学有趣的历史。可惜没找到,于是我突发奇想,决定编一本关于中国一些大学历史的书。

作为起点,我自然选择了——北大,这是我心目中中国第一的大学。

北京大学学校历史(北京大学历史系主页)

早在1898年,光绪帝就颁布了第《明定国是》号诏书,标志着1898年维新运动的开始。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了梁启超起草的第《奏拟京师大学堂》号法令。7月3日,在孙家鼐主持下,首都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时的首都大学不仅是国家最高的高等教育机构,还履行“教育部”的职能。

1898——1911首都大学时期

首都大学始建于1898年维新运动期间,维新只持续了一百天,就以失败告终,但首都大学却被保留下来。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首都大学礼堂被毁。1902年恢复运作,京师同文堂也并入大学堂。1904年,选派第一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1910年,首都大学开设分院,共开设经济学、文科、法政、商科、理学(理)、工、农七科。经济学有《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有中国文学、中国历史,法政有政法,商业有银行保险,地质、化学有十三个学科门类。格致,土木工程。矿冶、农科、农科,近代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终于初具规模。

1912——1929国立北大时期

1912年5月,首都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定名“国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他的任期是北大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北大包容、自由的精神由此形成。他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著名学者,同时推行教授席管理。他的理念是主张教育独立,官僚和政客不应干预教育。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设立文理法研究所,培养研究生。这是中国大学中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月报》。蔡元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杜威、罗素、本乐维、普朗克等著名人物来北大讲学。1920年,北京大学允许三名女学生修读文科课程,并于同年秋正式开始招收女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大学。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和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前集会。游行的学生烧毁了赵家的大楼,殴打了张宗祥。军警当场逮捕了学生。为了拯救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等不惜发动全国工商业大罢工。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赢得了全国青年学生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火焰迅速蔓延到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洋政府被迫免去曹汝霖、吕宗钰、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签署《巴黎和约》。学生运动取得了胜利。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带头在中国系统地接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研究和传播的中心。20世纪30年代(1927-1937)1927年至1929年,北京大学陷入动乱,遭受严重破坏。1927年,冯系军阀在北京夺取政权后,大胆宣布撤销北京大学,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成立北京师范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后改为北京大学,后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学院。1929年,北京大学宣布自行恢复办学,国民政府于8月6日将国立北京大学恢复国营。

1930——1937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弟子、三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执掌北京大学,并于次年1月正式就职。蒋梦麟改革了北京大学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治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十六字方针。从1930年到1937年的七年间,蒋梦麟老师始终掌控着北大的进程,竭尽全力。这一时期被称为“北大中兴时期”,中国近代杰出教育家蒋梦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1946西南联大时期

1937年9月,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之命南迁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临时大学迁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设有文科、理科、法商、工科、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开学。次年5月,北京大学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三所学校均招收研究生。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毕业典礼,光荣地履行了战时大学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1947——1949国立北京大学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三校分别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北平校区。学校在原有文、理、法三个学院和一个文学院的基础上,陆续增设了医学、工程、农学三个学院,使院系结构更加完善。学生人数和校舍面积也有所增加。

1946年7月,胡适老师从美国回国。9月,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致力于北大的全面振兴,“把北大建设成为当今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术研究机构”。1947年夏,胡适主席提议在北京大学建立原子能研究中心,并亲自联系钱三强、何泽辉、胡宁、吴健雄、袁家骝、张文玉、张宗燧、吴大猷等九人,还有马世军,“都答应来了”。北京大学”,但因时势变化而失败。

1949——1966北京大学

1952年,政府调整高等学校院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部分文理科教师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地质系、政法系从北京大学分离出来。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迁至燕京大学原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关村文理学院毗邻北京大学的清华大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五道口男子技工学院”。

1976——改革开放后现北京大学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内乱。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北大坚决拨乱反正,很快恢复了学校秩序。1978年春天,高考后迎来了“文革”后第一批录取的大学生。1996年10月,北京大学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首批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00周年。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一流大学。从此,我们有985人。2000年4月3日,同源的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

纵观中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历史和院系调整后的历史。在院系调整之前,一些学校曾经历过西迁(抗战时期):例如:国立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国立西北联大等。20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进入21世纪院系调整后,一些学校经历了合并:例如浙江大学与四所学校合并,许多学校与医学院合并:北京大学与北大合并、复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交通大学合并第二医学院、华科医学院与同济医学院等合并。

北京大学与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理学、医学。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还重建了工学院,发展了新兴信息科学。我强烈推荐那些想学习文学、历史、社会科学和科学的学生去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始终处于国内顶尖水平。至今仍是我心中第一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