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精益管理(数字化管理技能)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经济参考报》11月21日发表的文章《数字化管理师:技术“妙手”让精益管理“如虎添翼”》。文章称,每天早上8点,打开电脑,利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分析总结公司运营数据,跟踪各部门任务执行进度,收集人员、财务、物料、活动……浙江迪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经理黄祖胜开始了一天的高效工作。
企业的人员结构如何构建,企业的“财、财、事”如何管?数字化经理就像中小企业的首席信息官。企业在一线工作中面临的痛点和堵点往往可以通过“专家”策划而被“隐藏”。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理”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目前员工人数超过200万人,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管理让公司运行高效快速
每年的“双十一”对电商来说都是一次“大考”。产品选型、生产、营销、仓储、物流……各个环节的成败都与最终的销售业绩息息相关。今年“双十一”受益于数字化管理,黄祖胜所在的电商公司信心十足。一场“有准备的战斗”。
黄祖胜表示,他来到公司后,对公司的组织和业务流程进行了数字化重新设计。“数字化管理让我们能够从采购部门获取供应商信息、从仓储部门获取库存信息、从销售部门获取订单能力等实时数据,从而实时掌握整个情况公司的业务流程。”通过准确的数据跟踪以及采购、库存、销售等方面的整合,今年他的电商公司仅仓储库存成本就降低了30%。
“当前市场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黄祖胜认为,新媒体、直播等新的电商消费模式使得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的周期越来越短,公司的运营能力必须提高。运算速度必须加快。“数字化管理让工作更加系统化。通过数字化管理,我们梳理公司各个流程和模块,不断收集跨部门问题,建立处理和反馈机制,并与多个部门协作,在问题发生前准备好应急处理机制.”
与黄祖胜类似,32岁的杨锐是天津拓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经理。今年上半年,她和她的团队服务于当地一家制造企业。在前期调查过程中,杨锐团队发现该公司在人员管理、工作协调、审批流程、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杨锐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公司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转型后,企业会计、薪资场景工作效率提升35%;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审批改造,审批效率提升30%;通过OA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深度融合,实现全数据分析、全采集、全链路协作,效率直接提升20%;通过车间小工单的运用,良品率直接提升15%,产品交付效率提升12%。
——市场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加速,像黄祖胜、杨锐这样的数字化管理者越来越多。
数字化管理者是利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构建企业或组织的人员架构、维护运营流程、工作流程协同、大数据决策分析,在线上连接上下游,实现业务管理在线化、数字化的人员。
2019年4月,数字化经理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之一。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数字化经理分布在全国许多一、二、三线城市,主要分布在IT、互联网、服务业、制造、建筑、教育等领域。培训等行业。
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钉钉联合推出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3.0版本。截至2021年10月,学习并获得认证的数字化经理人数已超过229万人。
数字化管理者负责推动要素、流程、产品的数字化,推动全产业链、价值链从投入到产出的数字化转型,让企业更加高效,实现业务和收入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按照10:1的比例配置数字化经理的企业,比没有数字化经理的企业效率提高35%至50%。
“数字化管理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计划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计划的实施需要具有数字化思维和专业技能的管理者利用数字化办公软件平台编辑企业和组织人员结构、维护组织运作流程,工作流程协同、大数据决策分析、上下游企业在线连接。”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启木表示。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未来对数字化管理者的需求将会更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将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39.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企业来推动,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化管理者。数字化管理者在新的经济形态和市场需求下前景广阔,从业人员数量和数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未来将遍及所有一级行业和全部96个二级行业。
——“数字化职业”前景广阔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渗透到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数字化经理、在线学习服务工程师、全媒体运营商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些新职业的市场空间很大,员工的市场需求量大,能够带来更好的薪酬和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份报告显示,87%的数字化经理的薪资是当地平均薪资的1-3倍,数字化经理的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薪资。其职业渠道大致可分为数字化管理专家、数字化经理和高级数字化经理。
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也开始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据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与钉钉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培养数字化人才有针对性的方式。近日,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等四个专业的400余名学生参加了专门针对数字化管理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部获得了数字化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证书。
今年9月,数字化经理作为数字化职业,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大典》)。《大典》首次添加“数字职业”标识,共标记97个数字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下诞生了许多数字化职业,数字化领域从业者规模逐渐壮大,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如今,黄祖胜已经参与了30多家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最多有6家公司同时邀请他进行转型。黄祖胜表示,大量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迫切需求。这是数字经理等数字人才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的职业前景非常光明。(记者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