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文明实践在山东微视频)

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文明实践在山东微视频)

发布时间:2025-02-22 05:58:17 课外活动 37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李志晨冯帆

文明之风滋润心灵,幸福之花开满城市。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不断拓展资源整合路径,努力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发挥基层阵地,发动工作力量,开展各项活动,发挥新时代作用。文明务实工作的辉煌乐章。

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文明实践在山东微视频)

凝心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开始回答吧!”在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曾子讲堂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知识答题比赛上,参赛党员熟练答题。“通过参加这次知识竞赛,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不仅要学好、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要向广大群众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周围的党员和群众。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作用,为社区建设多做贡献。”与会党员陈亚男说。近期,嘉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性地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实践活动,转化党的思想风气。把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老百姓愿意参与的方式开展活动,文明实践活动才能深入人心。”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顾桂贤表示,嘉祥县始终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了“好人好事”等品牌工程。开办“言与象语”、“曾子讲堂”、“润信公益讲堂”,广纳本土人才和数百名讲者加入理论宣传队伍,把“大理”讲明白,变成“小道理”。把“故事”和“普通话”当成“当地方言”讲,让理论之声可闻,政策语句可吸于心。文明实践的“信号”和“能量”才能不断发出,党的创新理论才能“飞翔”。走进寻常百姓家。”

崇德向善,擦亮文明底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人带领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近年来,嘉祥县广泛挖掘普通百姓的善事,重视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等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的推荐、评选和宣传,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事迹、公众认可、时代特征鲜明。典型模范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截至目前,嘉祥县共有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26人荣获“山东好人”称号;11人荣获“济宁市道德模范”称号;已有64人荣获“济宁市道德模范”称号,被评为“济宁市好人”。其中就有14年来一直真心支持姑姑的侄子女婿杨继红;满玉琳,15年投身公益、救助留守儿童的“慈母”;并在严寒中勇敢地救出了两个孩子。落水老人的石头还矗立着……

“这些道德模范和他们身边的好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示了先进模范的优秀品质、高尚风范和道德力量。嘉祥县是道德模范的故乡。”曾子、礼孝之城,来吧,培育好人辈出、人人向善的文明沃土,营造向好人学习、崇尚好人、关爱人民、争做好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道德、崇尚仁慈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强、富、美”新嘉祥奠定基础,为全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权力和道德滋养。”嘉祥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科长何国彦说。

成风化俗,滋养文明新风

“这几年,村里的红白事件比排场还少。大家都一心一意谋发展。村里的环境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红白会所发挥的作用。”嘉祥县马村镇党委委员曹乐生介绍。

近年来,嘉祥县多措并举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制定《关于在乡村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的十条措施》,充分发挥红白会作用,积极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形成节约、反浪费、清洁、健康、文明的社会。意识和氛围浓厚。把移风易俗工作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和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面宣传“明星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妻子”等先进典型评比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培育良好的家风习俗。

此外,嘉祥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打造“文明银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审核流程、设置多重奖励,将文明行为量化,以文明积分的形式兑换精神和物质奖励,引导广大群众更多地参与做好事多做事、多做好事,自觉践行乡村文明行动,把每一个小小的善举变成文明的“大账”。从点赞小善举到放大新乡风,从示范引领到全员参与,从崇尚文明到践行文明,嘉祥县“文明银行”点滴引发了践行乡村文明的“蝴蝶效应”,撬动“小点”激活“大文明”,构建善行得以传承、文明得以彰显、文明新风得以培育和传承的良性循环体系。

守正创新,汇聚文明力量

建设文明实践阵地,为群众创建精神家园。目前,嘉祥县已建成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站1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370个,实现文明实践岗位覆盖率100%。建设源祥左安、广盛木雕等一批不同功能的文明实践基地,创建1100多个文明实践家园站……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探索形成基层文明新模式切实激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新活力,打通宣传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重要力量。嘉祥县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紧扣群众需求,调动各种资源,聚焦常态成效。县级形成“1+17+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传、文化艺术服务、倡导新时代美德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彩虹爱心母亲服务队、翔龙志愿者服务中心、韩兆丰公益队、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志愿者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造就了一批有能力、热情、可靠、负责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县有注册志愿者132620人,志愿服务队1987支,惠及群众数十万人。环顾嘉祥,创新阵地、暖心服务、惠民实事,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在嘉祥,生动活泼的文明实践活动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链条串起来,让文明新风“吹”起来,让人民生活“美丽”起来,让人民心灵“温暖起来”。

《光明日报》(2023年4月10日版本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