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术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术语)

发布时间:2025-01-08 01:50:39 课外活动 422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说起中国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作家或者诗人。事实上,语文专业的学生虽然要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但主要目的是做研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一名作家。本科专业《专业目录》中,汉语言文学是文学类下的专业门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招生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语文专业要和语言、写作打交道,是“书虫”的首选。文科生在本专业有绝对优势,理科生一般不招收。小编认为,中文的魅力并不在于它有多受欢迎,工作有多理想,而在于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真正热爱它的人。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美丽的文学天空;孔子所说的诗云,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甲骨文、篆书、楷书是有迹可循的文字演变;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诗词、诗词、西方文论,都是文论上的争论……当然,中文素有“台湾香膏”之称。如果你选择找工作,那么所有与语言和写作相关的工作都被视为“对应”。

一专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术语)

2012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汉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汉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T)、秘书学(T)等7个专业。(T是特殊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1.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是我们对汉语的一般理解。我们从小就学汉语,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简单来说,它涵盖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本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外文学的各种流派、理论、作家、作品,还要广泛从事语言、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中国语言文学.毕业后可从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教学及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

2.汉语言

汉语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起源和发展规律。一方面,要探索和总结汉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汉语未来的发展开辟一条道路。由于对外汉语和汉语信息处理的发展,特别是语言研究成果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应用,汉语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语言学、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理论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名著精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写作、汉语史、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中国通史、世界史、中国哲学、计算语言学基础、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等。

3.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

汉语国际教育原专业名称为著名的对外汉语教学。该专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专门培养具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化基础、精通英语、将来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外国。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发展空间广阔。

主要课程:英语系列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全面、系统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知识,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等方面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工作的人才。

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语言教学的边缘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但不限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描述知识。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或相关或相近学科的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

6.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以中国古代留存的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培养对中国古籍整理和古典文献学有全面、系统了解,并能从事实际工作的文献学专业人才。古籍整理、经典文献教学与研究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

95,000-100,000人

男女比例:

14%男性和86%女性

就业范围多元化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为8.5万-9万人,2017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95%。硕士申请者较多的专业为学科教学(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人数1500-2000人,就业情况近两年该比率在70%至85%之间波动。申请硕士学位较为集中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为16000-18000人,2017年就业率在90%-95%之间。申请硕士学位较为集中的专业包括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汉语)、中国语言文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毕业生人数文献3500-4000篇,2017年就业率在70%-75%之间。申请硕士学位较为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民族学以及语言研究与应用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为50-100人;古典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为150-200人。2017年就业率在75%至80%之间。申请硕士学位最集中的专业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历史等。

中文专业毕业生去往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科研机构等,从事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等工作。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相对多元化。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的相关性越来越小。毕业后,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从事与其专业相对应的职业。中文专业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主要还是看个人意愿。

如果你对汉语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将来从事该领域及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例如,你可以在初中或高中担任语文老师;或者你可以在大学的中文系或新闻系任教。那么,就要选择攻读硕士,甚至博士。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继续在本校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各专业就业率高达96.54%,其中5.4%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6%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践性课程,如应用写作、文秘学、公共关系等,也可以选修新闻学、经济学、法学等跨专业选修课。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

三报考指南

招生院校多看清培养特点

语文是最传统的专业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师范大学均设有中文系或文学院。近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设立了中文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多达600所。这些招生机构中,有著名大学、师范学院、语言学院等。设有第一批本科生、第二批本科生、第三批本科生招生学院。

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同。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高级涉外文秘教育、比较文学四个专业。四个专业的培养重点各有不同。师范类培养项目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开展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涉外文秘专业主要培养高级文秘专业人才,该专业对外语要求高于其他两个专业;比较文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熟悉中西文化、精通中英双语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中央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财务文秘)专业重点培养财务领域文秘人才。

按大类招生弄清专业方向

除单独的专业招生表外,许多高校还招收“汉语言文学”这一大类学生。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均以往年的《中国语言文学》。当考生家长申请时,最好看一下其中包含的一般专业方向。

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实验班)、汉语言文学(直博班)5个专业。文学和历史)。

北京大学国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现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字学、应用语言学(汉语信息处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为文理结合专业,其他三个专业仅招收文科学生。招生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本科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招收人文实验班学生。本科生入学后一到三学期,无论专业如何,均接受通识教育。第四学期实行双向选择。选择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之一作为你的专业。清华大学学生莫迎川说:“我热爱文学、历史和哲学,它让我站在很多知识巨人的肩膀上,让我逐渐了解个人、社会、世界和宇宙,并不断探索真理和智慧。”

选择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清楚了解各大学的招生规定和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