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哪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自然地理学的支柱知识。近年来研究方向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昼夜长短变化、中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结合实际生产生活设置问题情境,如结合日出日落的时刻或位置、太阳视运动轨迹等日常现象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注重实际应用基本地理原理和规律。现以2021年高考真题为例进行说明。
2021·山东卷)一天,小李在某处(东经110,北纬40)的广场玩耍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上的指点标志模糊(如图a)。他通过观察广场上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来确定平面图的方向(见图b)。相应地完成问题1-2。
1、正方形平面图的方向应为图c中的()
A。B.
C。D
2、一周后的同一时间,小李再次测量,发现石柱的影子长度变长了,所以第二次观测的日期可能是()
A。2月16日左右B.5月8日左右
C。8月20日左右D.11月10日左右
【分析】问题1:正方形位于东经110。北京时间12点10分,当地时间11点30分。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影子则面向西北方向。图中标出了方向。、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问题2:这个地方位于北纬40,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根据图中石柱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可以推算出此时的太阳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点。正午太阳高度为50,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月16日和11月10日左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和D可以排除;影子长度变长,意味着中午太阳的高度降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5月8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错了。8月20日左右,太阳直射点移至南方。中午的影子变长了。C是正确的。所以选择C。
A。继续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一直在减少D.先减少再增加
7、冬至天气晴朗。北京时间小明在书房()
A。6:30看到当天的第一缕阳光
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12:30预计日照深度为2.6m
D15:30我看到阳光照在书柜上
【分析】问题6:从数据可以看出,小明朝人们就生活在秋分这一天。从秋分到冬至,白天的长度逐渐变短,书房内每天的照明时间也逐渐变短;从冬至到次年春分,白天的长度逐渐变长。书房里的白天时间也逐渐变长。因此,从秋分到次年春分,研究中每日照明时间先减少后增加,故D正确。
要点:落地窗朝南。从秋分到次年春分(春分、秋分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从西南方落下。在此期间,书房可以看到阳光。每天的照明时间与白天的长度呈正相关。
问题7:北京时间15:30冬至,阳光从西南方向射入书房。阳光可以照射到位于东北方的书柜上。D是正确的。
北京时间为6:30,当地时间(116E)当地时间为6:14,当地纬度为36.5N。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至那天,白天的长度应该比夜晚的长度短很多,日出时间不应该在6:00左右。一个错误;由于办公桌位于落地窗正北,阳光只有中午左右才能到达办公桌。错误B;北京时间12:30,当地时间12:14,已经接近中午了。由于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36.5+23.5.=30。据资料显示,落地窗高度为2.6米。如果太阳光的深度为2.6米,根据tan45=1,可以看出,当天中午的太阳高度应为45。C是错误的。
方法与技巧:实际判断选项C时,无需专门计算太阳的深度。选项中提到的深度等于落地窗的高度。可以看到,当天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与当日正午太阳高度30明显不一致。因此,排除。
3考试准备策略
对于时间计算问题,要清楚地了解具体地点的经度位置以及不同地点的东西位置关系,掌握“东加西减”的原则。
对于昼夜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应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半球的纬度位置关系及其具体位置,并根据回程运动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太阳直射点。例如,
(一)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及其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南、北)白天较长,夜晚较短,纬度越高,昼夜长度越长那天。在另一个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是哪个方向?朝南或北方向移动,该半球的白天变长,夜晚变短,而另一个半球则相反。(2)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及其变化——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正午太阳的高度;随着方向向某个地方移动,正午太阳的高度逐渐增加;随着它远离某个地方,正午太阳的高度逐渐降低。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走向,考生应掌握不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方位和太阳。
结合太阳视运动规律,分析直射阳光点的位置与相关实际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