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古代穷书生考状元(穷书生考中状元的电视剧)

古代穷书生考状元(穷书生考中状元的电视剧)

发布时间:2024-12-25 08:07:50 课外活动 626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原标题:为什么古装剧里的穷书生总是拿头奖?古代第一状元真的那么容易得到吗?

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穷书生得到贵族的经济资助,或者是一个深爱他的女人,最终获得了头等奖;或者某个读书人未参加科举考试就藐视世俗。一个学生认为只要他参加,别人只能争夺第二名,而他往往答对了。

古代穷书生考状元(穷书生考中状元的电视剧)

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我总会产生一些疑问:古代考状元真的那么容易吗?难道随便一个学者都是顶尖学者吗?

其实,这就是影视剧的误导。历史上,成为科举第一状元,比今天成为高考第一状元要困难得多。这是真的?要知道,高考状元都是“龙凤呈祥”。从一百万中挑一个还不足以描述它的难度。难道科举制度还要远远超出它吗?

1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它始于隋,发展于唐,成熟于宋。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科举制度成为延续数千年、影响深远的官员选拔制度。

唐朝首先将十月定为科举考试的时间表。它放弃了隋朝必须由高级官员推荐的制度。学者可自荐参加考试。

武则天对科举考试的贡献是巨大的。她首创科举,最终形成于宋代。她还创造了武举考试,丰富了科举考试的种类。

此外,为了增加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宋代的科举考试实行印记制度。但由于殿试、封抄次数增多,科举考试工作量增加,考试时间也由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从此,定制化就形成了。

当然,宋朝还有一个影响后世科举制度的举措,那就是取消科举考试中的淘汰制。本来,宋初的科举考试是有淘汰比例的,这让大量的落榜考生感到不满。据说,进士张元数次科举落第,气愤不已。随后投奔西夏。在他的帮助下,西夏军队屡屡击败北宋军队。因为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对取消殿试的不满。最终,宋仁宗取消了殿试的淘汰制度。从此,定制化形成,使得殿试彻底变成了“排位赛”。

明清时期,科举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童试、高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制度,并严格实行八足考试政策。与早期的科举考试相比,虽然更加规范,但失去了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变得古板。

2

科举考试的难度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两级考试制度,即元年秋天在当地举行的“秋试”,次年秋天在首都长安举行的“春试”。春,又名秋未、春未;武则天时期虽然出现了殿试,但并未形成习俗。

宋代科举减少了科举科目,但扩大了招生范围,形成了国试、乡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至于录取的学生人数,并没有明确的名额。唐代,录取人数不足百人,但一般在二十、三十人左右。例如,唐文宗就录取乙卯科25人;唐宗录取集微科20人;唐高宗录取乙亥科45人;唐懿宗录取桂微科等35人。

整个唐朝,一共考进士六千多人。如果抛开战争年代,以200多年的时间来计算,平均每年有30人以上。而且这还是针对全国乡试的考生。最终只剩下三十多人。能够被录取的比例可以说是极低的。

不过到了宋代之后,读书人的生活比唐代好很多了,因为录取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录取人数,但宋初的科举进士还是比较容易的。

据记载,宋太宗在位22年间,考入进士科的人数近万人,远远超过了唐代的人数,平均每年达到450多人。后来宋仁宗时期,明确规定录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400人。即便如此,如果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平均也只有130人。每年。

看到这样的难度,你不觉得影视剧里的穷书生成为高中状元的场景很不可思议吗?如果在唐代,按照初唐贞观年间的人口计算,大约有三百万户。即使只有1%的人符合考试条件,录取率也只有0.1%左右。

那么宋朝呢?我们以宋太宗时期为例,当时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是最多的。在此期间,人口约为600万户。由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扩大招生规模,所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人数应该有所增加。不过,这里仍然按1%计算,平均录取人数约为450人,录取率约为0.75%。

明清时期,因为有相关记载,所以录取比例比较容易计算。据记载,明清时期,乡试名额是根据各省的人口数量,具体数值由中央颁布。基本上,少则几十,多则一百多。全国招生总人数大约在1000至1300人之间。

通过乡试的人就是举人。接下来,这些举人将与历届进士考试落选的考生一起,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联试。这里的招生人数在二三百人之间;因为殿试没有淘汰制度,所以最高录取率不会超过23%,而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当年乡试考生参加联试和殿试完全是概率。

因为科举没有年龄限制,科举通过的概率会更低。例如,清代的左宗棠20岁就考中了科举,却三次落第。此后,他在家教书八年。后来,他因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而正式进入官场。后来慈禧赐他“与进士同出身”。身份。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很正常的,所以每年大约有800到1000名考生未能通过高中考试。综合分析,考生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只有5%左右。

而这还只是进士考试通过的概率。秀才成为秀才之前,需要参加童试,考中成为童子,然后参加大学考试,再次通过考试,才能被称为秀才,秀才才能被称为秀才。乡试中秀才。通过中考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的高考。如果每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是秀才,那么最终被录取的只有几十人、一百多人。也就是说,每个省只有前两百名才有可能,而且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只有人口多的省份才能做到这一点。

据此分析,明清时期,最困难的就是乡试,可以理解为“乡试”。这里我们以康熙时期为例。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用一亿人口来计算。全国考生大概有1000人左右,录取比例也是万分之一左右。当然,这包括男人、女人、老少。即使比例只有千分之一,也只是录取率的1%。如果现在的高考还有哪个省有这个录取率,你真的能想象吗?事实上,即使1977年恢复高考,录取率也接近5%。

3

第一学者

状元,顾名思义,就是殿试第一名。科举的殿试是“资格竞赛”。考入科举的贡生学生,通过考试后会综合评定为三个等级,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一等、二等、二等”等级。其中,一等进士的只有三人。三人分别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二班约占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为进士出身;第三等是剩下的三人,其中两人与进士出身相同。

如上所述,贡士考试通过的概率约为5%,而殿试不会淘汰任何人,所以进士考试通过的概率也是5%。如果要从三年一出的二三百名进士中选拔,成为状元的概率也不足百分之一。因此,如果以明清时期为例,考试中得第一名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五左右。

有些人认为,只要你有才华,你就有很大的机会在考试中获得一等奖。乡试第一名只能算是全省第一。

其实,如果我们看看现行的高考标准,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它是建立在考试内容相似的基础上的。不过,在古代,考试的内容与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不同的。考试主要考四个字、五个字。八韵诗、五经、策题,故通试第一名,应诸项无缺;但科举考试是皇帝定下的,主要考的是政策题。唐代中叶,由于诗词兴起,诗词以赋为主。

起初,皇帝问政或问经,参加殿试的贡人按要求写骈文。后来还考诗歌、散文,对格律的要求也很高。明清时期,也是以审查政策问题为主,而且有格式。和字数要求,所以即使慧远在一般考试中名列第一,也不能保证科举考试的题目对他来说是轻松的。

最重要的是,科举毕竟是皇帝亲自选定的,很多时候都体现了皇帝的主观意志。例如,候选人的名字、相貌甚至字体都可以影响皇帝的决定。唐代实行淘汰制度。只要一场比赛出现失误,别说状元,进士的录取都成了问题。清代的殿试,往往更看重书法,必须采用亭式。据说康熙三十年,因为康熙喜欢了第二名戴友启的书法,最后榜首落到了他的身上。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有些古装剧的主角是某个书生,他很有才华,相信他一定会成为第一书生。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可靠的。纵观古代600多名状元,能够“三连胜”的只有十七人;唐宋时期,出现了无数文学大师,如杜甫、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哪位获得了第一学者的称号?其实,纵观古代六百多位第一学者,能称得上文学大师的只有王维和杨慎。难怪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的父亲)感叹:“成一业易,登天易”。

结论

不要被一些古装剧中的秀才轻易就能科举状元所误导。即使是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学巨匠,也无法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状元。可想而知要获得一等奖是多么困难。不管规模有多大,并不意味着谁的文学水平高就一定会获胜。否则的话,杜甫不会考进士,苏轼也不会考第四。

事实上,不仅中考得状元的概率很低,而且在古代,能够得状元就已经被认为是百万之最了。也许古装剧是为了夸大效果,毕竟一等奖更容易让大家记住。对比如今的高考状元,充其量也只是古代乡试第一名而已。人人都是“省状元”。至于古代的状元,就好像各省的前100名考生再次聚集在一起,再次参加考试,再次获胜。排名第一的人,是名副其实的。这么看的话,古代高考拿高分的难度比今天高考拿高分的难度要高出好几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