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猎人纪录片(植物猎人从中国带走的植物)
我发誓再也不会研究植物了。
事实证明我还是无法放弃。
《植物猎人》杨宗宗的日程安排遵循花历。他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四月冰雪融化后,他出发前往北疆寻找野生郁金香和单尾草。等这些早春的“短命植物”过去后,他就会去阿勒泰或伊犁寻找野生的新疆牡丹、芍药。猪牙花。夏天,他会开车去帕米尔高原等待飞燕草花和克什米尔雪花莲的绽放。秋天一到,乌鲁木齐周边的藜科植物就成了新的乐园。
八年来,从小喜爱新疆植物的杨宗宗共发现了8个新品种,拍摄了2000多株珍稀植物的绽放。2021年起,他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遇到的奇特植物和学到的植物知识:戈壁滩上生长的扭果道格拉斯杆,初夏阿尔泰山散落的全缘铁线莲。牧场上鲜艳的天山红花、冰川脚下盛开的雪花莲……有些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常见却认不出来,有些是国家濒危物种。
图片来源:杨宗宗抖音视频截图
“我做抖音科普就是为了唤醒大家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只有提高大家对物种的认识,提高老百姓的科学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问题。”杨宗宗说道。对他来说,记录和分享这些植物的生命历程并不是别人赋予的责任,而是他自己的选择。——虽然他还没有走上学术道路,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是植物们选中的人。
“还是不能放弃”
杨宗宗六岁时第一次对植物产生了兴趣。当时家里有一本叫《新疆中草药手册》的书。书中的图画让杨宗宗看到了各种形态的植物。他发现它们神秘而安静。
那时候的杨宗宗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自然。他1984年出生在乌鲁木齐市区,与植物最亲密的接触就是去屋后花园偷花蜜。但他喜欢植物。爷爷是党校的教授。他在大院后面开辟了一块20平方米的土地,种植杏树、葡萄和蔬菜。他经常跟着爷爷去浇水。当他看到新长出的杂草时,他可以蹲下来看看老杂草。很久。
1996年,11岁的杨宗宗在新疆喀纳斯湖研究药用植物
进入中学后,杨宗宗对植物更加痴迷。14岁时,他采集到一种散落在海拔2000多米山中的奇特植物。花很小很密,萼片呈蛋形,花瓣呈勺形。他回到家翻遍了各种植物书籍,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它的内容。文献记载,植物标本必须寄给中国兰花研究领军人物陈新启教授。一个月后,陈教授回信,确认这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小花燕窝兰”。
杨宗宗的探索精神很快转化为荣誉,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新疆第一名……高二时,杨宗宗宗宗被推荐到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然而,作为一名偏科生,杨宗宗的数理化基础薄弱,跟不上课程。大二下学期,他选择了退学。那些年,杨宗宗的心情相当郁闷。他几乎烧毁了所有与植物有关的书籍和标本。当时最让他烦恼的就是和朋友们一起上山玩。当朋友问起这是什么花时,他本想看一眼,却故意说:“我不知道,我现在不研究植物。”
之后,杨宗宗成为了一名健身教练,开了一家健身房,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和稳定。然而,缺失感却始终伴随着他。2014年2月、3月,奶奶搬家,让杨宗宗去收拾她的东西。在以前住的小房间里,杨宗宗发现了一本书《中国植物志》第68卷。
“我发誓不再研究植物了,但我发现我还是无法放弃。”当晚,杨宗宗打开那本用牛皮纸包裹的书,他发现世界突然安静了。
“无形之中,多了一份传承的责任。”
失而复得,杨宗宗更加珍惜与植物的关系。有一次,他从国外网站买了《哈萨克斯坦植物志》,封面和书页都被撞掉了,于是他自学了如何修理和装订书籍,用刷子蘸上乳胶,一本一本地粘起来。他买了几大堆用来制作标本的白卡纸,每个周末都去山上采集标本。以前他更喜欢好看的,现在他更喜欢收集难的。“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失物招领,所以我显得更加投入,更有使命感。”2017年,杨宗宗去向植物学家沉冠冕寻求建议。事发后不久,老老师就去世了。杨宗宗非常难过,觉得“有一种无形的传承责任”。
那些年,现实逐渐变得严峻。杨宗宗去新疆拍摄郁金香,发现很多人在挖郁金香。他告诉他们,白色的球茎含有秋水仙碱,吃多了会引起中毒。但他们却说:“什么郁金香?这是野菜,我们吃了多少年了?”
天山郁金香
许多人对植物一无所知,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缺乏认识。例如,阜康细辛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曾在伊犁中部地区广泛传播,但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遭到肆意开发和销售。到了2016年,当杨宗宗决定寻找富康细辛时,它在百度上已被标注为“灭绝”。杨宗宗找了三年,终于在原来开垦为农田的土地上找到了几棵树苗。
这两件事深深触动了杨宗宗。他意识到研究植物不能只是沉浸在荒野中学习,还需要面对人群。
“植物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吃、穿、赏、绿都有涉及,但人们对植物的关注却最少。”在杨宗宗眼中,普及植物科普比普及动物科普更难。“熊猫、雪豹、猴子各有各的特点和属性,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但植物是中性的。人类只关注它们好看不好看,能不能吃。所以现在我想告诉你它们背后的故事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它。”
2017年,杨宗宗创立了天然植物学会,全心致力于植物科普教育的普及。去年,他与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出版了《新疆北部野生维管植物图鉴》——》,这是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设立24年来首次支持民间书籍写作个人。杨宗宗渴望让人们接受真正的知识。他说:“我们要科普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实用性,更是植物的生态价值及其对社会和整个地球命运的意义。”
用短视频做科普
2021年,杨宗宗加入抖音。今年5月以来,他不仅讲解植物,还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自己寻找植物的过程。虽然大部分都是成功的案例,但事实上,每次拍摄,都有一半的机会失败。
比如,7月21日,杨宗宗和搭档雷一鸣前往阿勒泰地区一个叫三道海子的地方寻找阿勒泰雪莲。车子无法前行,直到到达检查站。两人只能手脚并用地在碎石坡上爬行。当他们终于到达海拔3000米的冰川时,依然没有雪莲的踪影。两人决定分头行动,没过多久,阳宗就遇到了一座两三米高的石阵。巨石阵面积有一两平方公里,就像一个迷宫。已经七点多了,太阳快要落山了,风越来越大,头顶上不断有岩雷鸟飞过。杨宗宗没有找到雷一鸣,只得往下撤退,但一路上纵使他声嘶力竭的呼喊,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同伴。被熊抱起滚下山坡……杨宗宗想到了很多不好的后果。直到到达冰川下的山坳,他才看到对面的山顶上有一个移动的人影。
“出发后,总是惊喜与失望交织在一起。”杨宗宗说,“所以我们的视频总是未知的,没有剧本,没有文案,记录的是现场发生的真实情况。”
视频中,杨宗宗经常穿着运动T恤亮相。由于路途遥远,介绍植物时他总是气喘吁吁。他有时蹲在地上,有时躺在悬崖上,有时议论纷纷,有时欣喜若狂,语无伦次。
杨总总不仅想让抖音账号成为一堂单向科普课,更想让它成为植物爱好者的交流平台。有人说一开始不感兴趣,但多看几个视频后,竟然爱上了植物;还有人私信说“终于找到组织了”;还有一位参加以马齿苋为主题的科技竞赛的孩子前来请教。杨宗宗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让他把不懂的问题发到粉丝群里,动员大家一起解决。对于知识分享,杨总一向大方、开放:“希望通过抖音形成各种讨论,影响更多层面的人。”
如今,杨宗宗早已将植物视为生命之火。他放弃了健身房生意,收入主要依靠慈善基金会、学习课程和自然导游的支持,偶尔也承接官方机构的调查项目。
杨宗总拜会王文才院士
近8年来,他共发现新物种8个,其中与王文才院士联合发表新物种论文5篇。对他来说,这就像在宇宙中发现小行星一样令人兴奋。虽然它一直存在,但一个名叫杨宗宗的男子证实了它的存在——“感觉就像是我生下了它。”。
植物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着杨宗宗。每当他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他就会坐在工作室里,在一盏黄色的小灯下制作标本。
他说:“植物是安静的,没有竞争力,行动缓慢,只生活在应该生长的地方。为了繁衍后代,它们进化出了很多能力,这对人类也是一种启发。当我们决定做某事时,如果你无法改变恶劣的环境,然后适应它,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植物如此,杨宗宗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