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红光沟航天人共同的记忆(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
陕西省丰县红光谷地处秦岭腹地。这里曾经是一个荒凉、与世隔绝、人迹罕至、不为人知的小山谷。然而,从1965年企业家在这里投资大规模建设,到1993年整个工程迁往西安的28年间,航天员们在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书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
松柏掩映下的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段成富摄)
为了“躲”在山和洞里,选址在丰州红光谷
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照中央加强战备、部署三线建设、构筑坚固战略后方的决策部署,第七机械工业部决定建设新的研究、设计、生产、三线地区航天工业实验基地。根据三线建设地点的选择,必须保密、安全可靠、靠近铁路线但又不能太近、有山有水、分散隐蔽。后来又增加了“洞入”原则,即所谓“山、散、隐、洞”。勘察队走过百余座山沟,行程数万公里,初步确定了我国建设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的选址方案。
1965年1月,主要负责航天工业的第七机械工业部(1982年5月更名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派出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任新民、马云涛、政委带领设计部、工厂、试验站以及建设部设计院等单位22名负责同志携带“中央专案组”介绍信,严格执行保密要求。他们作为“地质队员”,重新考察了发动机厂建设场地,提出了具体布局方案,同时进行了勘察。社保、人员盘点等一系列工作。经过多次翻山越岭、艰苦实地勘察、严格筛选,本着尽可能分散、隐蔽、不易被飞机侦察发现的原则,各生产试验区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不足2公里,生活区救济设置在生产区。根据附近要求,最终决定将发动机设计部及相关科研生产厂房和试验站选址在秦岭深山沟壑之中的丰县丰州安河谷。
筹备指挥部很快在沟内马鞍山成立(后迁至龙口,马鞍山旧址成为165学校主要工作生活区),拉开建设序幕。1966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为适应建设需要,筹备指挥部将沿沟各工号命名为零区(马鞍山)、一区(青崖沟)、二区(邓家台)、三区(孟家店)、四区(莫湾))、五区(鲁母寺)、六区(国安寺)。
经过五年的建设,丰州山沟的工厂、办事处、车站已初具规模。1969年12月3日,七机械部发文,所属各科研生产单位更名为“基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067基地建成,成为航天系统第一个建成投产的三级基地。由于基地下属重点单位名称为红光机械厂,丰县专门在此地区设立了人民公社级政府机构——红光公社,该地区被称为“红光沟”。
“红光沟”也成为我国航天系统著名火箭发动机的代名词,甚至唱响了整个国防科技领域。当时,基地成员除位于红光沟的第十一医院、7103厂、第165站(现为第165医院)、714(红光)医院外,还包括位于奉贤县唐藏镇杨家庄的7171厂、黄牛位于奉贤县。浦镇三岔河沟7107厂等。后来又增加了红光技工学校、红光电子学校、计量站(现计量所)等会员单位。此后,067基地开始承担中国导弹武器、航天器和卫星等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研制任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中国的导弹、火箭、卫星、舰船和仪器仪表提供强劲、精准、可靠的动力。系统。
艰难困苦只是简单,成绩是在红灯沟里做出来的
被选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三线研制基地后,一批批筹备人员陆续被派往丰州。从北京、上海等地航天单位选拔的中青年员工,从哈尔滨等地军事院校抽调的毕业生,以及员工家属动员起来解决两地分离问题,这些科技力量来自繁华城市的人员,解放军的工人们毅然放弃优越的环境,乘火车、乘汽车,翻山越岭,奔赴三线地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大家都对建设祖国三线地区充满了雄心和自豪,迫不及待地想马上抵达。在他们心目中,任何像杭州、广州、兰州这样有“州”的地方都不是好地方,丰州应该不会比他们差多少。可当他们坐上火车一路来到这里后,却发现这里三面环山,积雪连绵,寒风凛冽,杂草丛生,道路泥泞,天黑时野狼嚎叫声不绝于耳。人们睡觉时需要在身边放一根棍子以进行自卫。尽管如此,1965年农历刚过,航天五院的冯必达就来了。同年,一批批筹备人员到来,包括高文树、张首发、纪友、蒋福来、贾伯雄等人。1966年在北京101研究所工作的山东人雷茂昌也来了。在哈尔滨汽轮机厂工作的张斌章带着从北京十五院调到067支援三线建设的妻子来到这里,同行的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1967年春节刚过,北京211厂厂长张子修和毕业于北京第一航空学校、在该厂三号厂房担任调度室主任的王文治也来了。
1965年,一批建设者从繁华城市来到丰县,参与三线建设
面对这里的一切,大家没有抱怨,没有屈服,没有退房。如果没有房子,就用泥墙盖房子,或者用竹帘和石膏搭建泥屋。房间里没有床,大家就堆了十几块土坯,上面铺了一些麦秆,做了床。粮食匮乏,没有大米和蔬菜,供应的70%是粗粮、玉米粉,30%是面条。没有酱油或盐。带骨带皮的肉每人每月只需七两。一日三餐除了萝卜、炒白菜外,玉米粉馍中间还堆着一两个黑面馍。它们都是稀有的细粮。但大家都舍不得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把有的钱都花在科研上!没有道路,珍贵的实验仪器就无法进入基地,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大家都扛在肩上,渴了就喝河水,饿了就吃馒头。三班轮流,人们不断休息。终于在1965年9月底,提前修建了一条全长18公里的公路,打通了这个基地。交通大动脉。
当毛主席得知攀枝花三级根据地建设进度缓慢时,焦急地说:“攀枝花建不起来,我就睡不好觉”。“攀枝花没钱,我就发工资。”大家听说后,纷纷努力,希望基地尽快建成,让毛主席能睡个好觉。最多的时候,有1万人参与了红光沟的建设。我们不顾温饱,吃苦耐劳,屏住呼吸,努力奋斗,只为让中国的航天技术早日赶上并超越外国人!终于,1969年6月,全长21公里、集科研、生产、试验、管理、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067基地竣工投产。经过建设者们多年的拼搏和不懈努力,业务发展“一条红灯沟、两代发动机,服务三大总院、四大核心领域,应用于导弹、火箭、“卫星、舰船、武器”最终形成。大图景。从杂草丛生、交通不便,到学校、医院、住宿、生产功能齐全,航天员们凭借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把丰州的山沟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地方。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即使给杭州我也不会改变的“城市人居住的好地方”!
失败后不畏困难,努力攻关,书写传奇
为火箭起飞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火箭发射的成败。为了尽快研制成功发动机,为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科研人员匿名扎根大山,在科研、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进行了无数未知的实验,并不断经受着失败的考验。
张贵田,1931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高县,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067基地主任、航天六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1961年在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后回国,一直从事战略导弹、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的设计与研制工作。1960年代初,张贵田攻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世界性难题,首次自主研制出我国最先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我国后续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铺平了道路。随后又参与并主持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双向摆动二次启动常规高空发动机、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突破了双向摆动、二次启动等重大关键技术,为飞机再利用、拓展发动机应用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末,张贵田开始主持整套液态煤发动机的研制。但启动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第一次尝试就爆炸了。开发人员想尽办法,也未能解决关键问题。失败之后,大家的情绪都极其低落,没有心情吃饭,气氛十分凝重、压抑。这时,张贵田一一鼓励队员们,叮嘱大家要树立信心。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液氧煤油等推进剂,第一次使用加力循环方案,第一次研究自启动方法。这么多新技术,怎么能不交点学费呢?失败是成功之母,信心是成功之父,不要灰心,我们一定会成功!
在张贵田的鼓励下,开发团队以“不怕麻烦、不怕挫折、不留下任何疑问”的态度,夜以继日地发现问题、完善思路、完善计划。启动过程中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5年9月20日,液氧煤油发动机在太空完美亮相,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实现首飞。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开始进入绿色环保新时代。我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为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和探月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技术支撑!
067基地液体动力业务领导合影
洪水肆虐难摧志气,但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困难
1980年、1981年、1990年,红光沟遭受了3次特大洪水,特别是1981年的洪水,16座桥梁中有14座被完全冲毁,18公里道路的四分之三被完全冲毁。安和沟两侧发生泥石流22处,严重滑坡48处,特大滑坡9处。400余件机床、设备、仪器被掩埋、浸泡。16年来,仓库、锅炉房、试验台辅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60水淹没了剩下的几排宿舍和平房。最深处有1米多。2万职工家属被困,水、电、交通、通讯全部中断,466户无家可归。十一机车间副主任、抗洪领导小组组长李秉军在洪水中开挖河道时,因突然山体滑坡被推入数十米外的山沟里。他英勇牺牲,享年48岁。
当时,美国之音幸灾乐祸地说,中国的一个火箭研发基地已经从地球表面消失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067基地干部员工提出“自己动手,三不变”,即各种火箭发动机和平台惯性部件的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改变,新产品开发的进度不会改变,他们永远不会让模型任务滞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大家依靠自己的努力,抗洪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1981年,灾难发生30天后,利用067基地研制交付的火箭发动机,发射“一箭三星”取得圆满成功;灾后40天,远程火箭遥测导弹试飞成功;1990年,灾难发生10天后,嫦二堡火箭首飞成功。灾难发生一个多月后,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发射;两个月后,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发射。1992年3月22日,我国的长二变火箭在发射傲星时遇到了问题。结果发现问题不在发动机上,发动机质量完全可靠。为了尽快重启发射,挽回长征火箭的声誉,国家要求067基地在两个月内拿出8台新发动机,才能再次发射。按照正常进度,研发八台发动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067基地刚刚按时完成了任务。几个月后,长二梁火箭在发动机的支撑下呼啸升空,将澳大利亚之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
工人家庭房屋被洪水冲毁
克服困难,勇敢攀登,一只金凤凰飞出沟渠
从1969年6月14日我国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在红光沟试验站试车成功,到1993年整个067基地迁往西安。这28年来,航天员在与世隔绝的红光沟作业,“心系祖国,住茅草,踏荒山,放眼世界”,以革命乐观的精神,克服困难,勇敢攀登。航天科技的巅峰。
在航天员的不懈努力下,067基地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载人航天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非有毒的发动机。无污染、绿色环保的发动机……。这里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在国家重点型号发射和重大工程飞行试验中表现良好。其中,长征系列一、二级发动机已参加发射任务300余次,成功发射国内外各类卫星数百颗,11艘航天器准确送入计划轨道。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荣获国家金奖,姿态控制发动机荣获国家银奖。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发动机”。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也从这里起步。在2018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航天国家。这里研制的各类发动机为“两弹一星”、返回式卫星发射、“三抓”任务提供了可靠动力,圆满完成了我国“导弹武器”、“载人航天”、“北斗”等任务。导航”和“探索”任务。“探月计划”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中国航天传奇。真可谓“红光沟里飞出金凤凰”。
弘扬航天优良精神,昂扬奋进新征程
航天员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令人惊叹、难忘。杨民达出生于苏州,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冲压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三设计部任技术员。杨敏达1967年新婚,但他主动报名,带着妻子从北京赶来。来到红光沟开展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参与并主持了数十种型号、上千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泵的研究和试验。装机上天成功率100%。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管遭受末期癌症的折磨,他仍然带领大家加班加点修改流体流量测试系统,连续上28个夜班,最终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学习大型液体发动机设计的付永贵是第一个到红光沟进行研制工作的设计师。面对上级“尽快研制姿态控制发动机”的要求,但没有实验室实践经验的他和同事们齐心协力,将河沟旁的一个废弃厕所改造成“厕所实验室”。男洗手间作为观察室,女洗手间则成为测试室。男女卫生间之间钻一个洞,安装有机玻璃作为防爆观察窗。但正是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付永贵和他的同事们解决了催化剂、推力室结构设计等问题,成为中国姿态控制发动机的“诞生地”。
除了“厕所实验室”,宇航员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他们的奇思妙想随处可见。例如,整座山被挖空,由8个洞组成,洞内隐藏着重要的科研和测试设施。201孔液体火箭发动机泵液压试验室高三层,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20多年来,在这个洞穴里进行了2000多次水泵研究和测试实验,令人震惊。
2021年12月4日,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观067基地航天精神文化区
航天员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重要经验、创造的伟大精神,已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必须学习和践行航天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敢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航天人要坚定不移听党的话,坚定走党的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社会主义事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第二个世纪奋斗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该以此作为新时代考试的动力。
(作者为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陕西党史》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