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几个人(陕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几个人(陕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4 21:34:50 课外活动 44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特别是国家提出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规划(2014-2016年)以来,他们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制定提升方案,落实提升措施,建立以普通班为主的体系。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基本保障了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目前,全市“三残”(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2.4%。近日,省教育厅检查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情况。全市特殊教育工作特别是西乡县上课工作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

一是完善机制,全面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关于做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号文件制定下发,市、县、区制定下发推进融合教育提升计划工作方案,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教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医教结合,基本实现了全市残疾儿童全面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教育全覆盖;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学校结合残联数据信息,依托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村小组加大国家政策宣传和招生力度。加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资源中心建设,以汉中市聋人学校为基础建设汉中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基本建成县级资源中心和镇级资源教室,扩大普通学校规模注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每生每年6000元的公共经费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配备专职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实施0---6岁听障儿童免费康复训练项目和特殊学校职业高中免费教育。加快特殊教育教师骨干体系建设,构建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特教教师遴选和培养时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各级政府加大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宣传力度,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和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创造条件。落实了教育、发改、民政、财政、人社、卫生、计生和残联等8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开展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落实到位。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几个人(陕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二是做好统筹规划,扎实提高普及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协调特殊教育发展和普及义务教育,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检查、统一指导。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宁强县、镇巴县等30万人以上县建成30万人以上特殊教育学校,建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其余县。各级政府将特殊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等硬性指标纳入地方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要在节日和基层调查研究期间到特殊教育学校看望残疾儿童,检查或干预特殊教育工作;已对全市尚未入学的0-6岁儿童102名、7-14岁儿童430名进行检查。对类似残疾的儿童青少年,将上门一一排查,建立视力、听力、智力、言语、精神等多重残疾的实名信息库。2016年初,将建立全市特教家庭贫困学生实名数据库。在摸清底线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全力组织招生,确保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市残疾人基本普及,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能得到适当的教育;按照视障儿童教育省级统筹、听障儿童教育市级统筹、智障儿童教育县级统筹的原则,汉中市聋哑学校招收全市听障儿童,积极规范发展听障儿童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中教育,以职业高中为主;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智障儿童并对重度智障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普通学校轻度智障儿童正常上课,为推进包容性特殊教育、完成特殊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多种形式动员、说服家长支持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并建立学籍档案;对义务教育阶段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实行终身政策,并积极落实工作人员送学生就学。挨家挨户传授工作。

三是夯实基础,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十二五”以来,全市特殊教育投入1.1亿元。其中,投资近6000万元建设汉中市聋哑学校新校区,投资4500万元在宁强县、南郑县、勉县、西乡县建设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所需的设施。设备。坚持优先实施特殊教育校舍修缮和学生宿舍、食堂、操场等附属设施改造,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汉中市聋哑学校搬迁扩建后,校园面貌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显着改善。宁强县、南郑县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开始招生,学校运行顺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享受营养餐;认真落实《陕西省视力、听力、智力残疾教育学校教职工职业标准》,逐步配备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工作人员。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价示范等,将向特级教师倾斜。落实全市聋校教师基本工资50%的特殊教育补助。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授课、远程培训等方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对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正常就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加强指导。规定残疾学生必须与正常学生一样严格的学习要求,但也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区别对待。根据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将残疾学生身心健康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动员组织教师对残疾学生进行辅导,耐心细致地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残疾学生康复训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文体活动,使残疾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消除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