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彰显经济发展活力(新经济下的新职业)
网络营销人员、在线学习服务工程师、城管网格员……在求职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拥抱新职业,开辟职业生涯“新赛道”。158个新职业,涌动新经济活力,释放新就业空间。
——净增158个新职业
在深圳格兰达装备产业园的云控制室里,刚刚加入公司的陈泽明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驾驶模拟器的电子显示屏。该电子屏是美团基于智能调度系统打造的物流路网显示屏。它将实时显示每辆自动送货车的路线。
几个月前,陈泽明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毕业。他的大多数专业同行都担任传统的制造职位。原本他会进入车企生产一线,但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给他提供了新的选择——,成为“自动送货车云控安全官”。
在“世界工厂”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迭代,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对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在内的新职业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其中,作为电器电子产品制造大省,广东省电器电子产品环保检验人员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80万人。
数字职业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诞生;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下,将出现绿色职业;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将孕育出新职业……放眼全国,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职业变革加速,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与2015年版相比,新版净增加了158个新职业,目前职业数量达到1639个。新版词典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同时,2015年的颁奖典礼延续了绿色职业标识,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
此外,在专业技术人员类别中,新增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技术人员等29个职业。
“我国经济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新的就业形式、新的工作内容不断涌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不断发展成熟的、具有明显价值的劳动力市场。”——带动效应,支撑未来产业。庞大的就业形式或工作内容已经固定下来,成为新的职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告诉记者《经济参考报》。
——释放千万就业机会
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1076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教育部预计,明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在此背景下,新职业的出现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选择。
在“电商之都”杭州,一大批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不少毕业生投身“数字化事业”。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数字化经理周伯阳刚刚加入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实习期间月薪6000元。不久前,周博阳在钉钉上获得了初级数字经理证书,并收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在工作中,我接触过大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前、转型中和转型后,也了解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痛点。”周伯阳很幸运,找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
新职业、新工种开辟“新赛道”,释放巨大新就业机会。《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说明新型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到2025年,人才需求预计将超过3000万人。其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近50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人员需求近500万,电子竞技选手需求近200万,数字化管理人员人才缺口近10百万。
相关报告显示,“80后”、“90后”成为新职业从业者的主力军,占比超过90%。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职业从业人员占半壁江山,1995年以后出生的新职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22%。他们大多是刚刚毕业或者刚刚毕业。新职业为年轻人择业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新职业反映新需求、蕴含新机遇、带动新经济。
在山东省单体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国华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有200多名主播分布在300个直播间进行直播和带货。面对疫情影响,这家直播基地主播销量逆势增长,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新增员工400余人,其中不乏大学毕业生。
“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在线服务、平台分销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就业开辟了新空间。临沂市罗庄区实施精准政策,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鼓励新业态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临沂市罗庄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肇星说。
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此前测算,淘宝直播共创造了173.1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截至目前,淘宝直播“村播计划”已上线直播超过300万场,带动800万种农产品销量超1.3亿单。今年“双11”,有平台向全体淘宝主播发起“多一件农产品”倡议,希望每个直播间都能多带一件农产品,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被看到。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先后颁布了74个新职业。新版仪式将这些新职业纳入其中,增强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引导更多技能型人才投身新职业。业内人士表示,新职业发展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职业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结果。新职业的类别涉及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社会服务需求等。不断引导劳动者进入新职业,满足新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适应新职业的人才技能,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进入高效数字经济时代,提高社会服务精细化水平。”张成钢说。(记者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