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什么建设美丽中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伟苗)据新华社12月16日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减碳减排、绿色拓展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据新京报统计,这已是连续第三年提到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也单独成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表示,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任务。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地方转型能力不足。主要是一些地区经济基础差,缺乏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导致综合竞争力较弱。一些地区仍然依靠或者希望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这些地区开展绿色转型还存在一些困难。
二是“先立后破”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先立后破”的经济产业结构。一些地方基础薄弱,新兴产业尚未发展起来,传统产业急于关停,造成产业发展“脱节”现象。二是“先建后毁”能源。进行绿色转型,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然而,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设施、电网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规模庞大,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全实现的。在这个长期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发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保障能源供应中的作用,不能实行“一刀切”、循序渐进的做法。
他说,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科学调整转型步伐,总体稳中有进。
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方面,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对于金融如何更好服务绿色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桥认为,一方面要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要发挥价格发现能力。他建议,适当有序地增加碳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种类,因为金融产品在交易过程中会反映碳排放的真实成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碳价格来引导碳排放。排放。
有银行业人士也表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还不够完善,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加快研究解决。核心是转变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体制,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推动绿色金融作用。ESG业务评估、行业标准、数据统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形成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撑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到,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在去年会议的新闻稿中,也有“要高度重视绿色低碳技术研究”的说法。此外,今年多地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提到了技术攻关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海涛分析,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布局几乎都会涵盖减量、替代和捕获三个部分。减排节能是重中之重,需要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控制工业、建筑等行业单位产值能耗。其次,要向可再生能源布局,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比如光能、风能都不是很稳定,而且是间歇性的,因此储能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步是最后的碳捕获。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程伟苗编辑徐诺校对付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