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规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记者从银川市教育局获悉
《银川市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正式发行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确保到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显着改善,教师队伍建设能力显着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考试安全保障能力显着提高普通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显着提高。协同育人水平显着提升,形成了具有银川特色的综合高考改革经验。
银川市高考综合改革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22年9月全面启动,2022年秋季升入高中的新生按照新高考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入学考试要求;全面推进2023年选课选班;第一次考试于六月举行。
第一阶段已顺利实施
主要任务包括:
01
实施教学改革工程
《方案》提出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认真贯彻国家课程规划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按照要求设置国家规定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读书、科技创新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新高考模式、教学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为主要内容,加强普通高中校长、学科教师、转任教师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培训,全面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素质。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应用水平。
提高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标准,制定普通高中选课选班指导意见,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选班运行机制,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与辅导体系的结合、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融合的结合。质量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存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各普通高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科目、专业和未来发展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装备、培养和培训。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信息确认、投诉公示、申诉审查、备案审查等监督和廉洁问责制度。普通高中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准确记录评价信息,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建立以素质教育发展为导向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制定《银川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细则》,将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有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以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作为高中规范化运作评价的依据,有机融入中小学督导评估、示范创建等活动中,强化学校规范化运作的应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探索建立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融合桥梁,推动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学分互认、师资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
02
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按照城乡统一的师资配备标准,普通高中教师配备齐全,确保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选课考试造成的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除了动态调整人员编制外,还可以通过校际流动、跨学科教学、退休再就业等方式探索弥补不足。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交流轮岗、跨校教学和在线教育,满足教学需要。
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聚焦一线教师。在优秀评价和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跨校出差的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在职称结构比例范围内自主评价和招聘中高级职称和岗位,顺畅评价优秀和职称晋升。走道。
协调所辖学校骨干教师,配备充足的各学科教学科研力量,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高中教学科研人员充足,语言、语文、地理等教学科研人员充足。数学高中。优化教学科研队伍结构,引进高学历教学科研人员和教育质量评价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对深化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研究,有效指导学校教学实践。
建设专家人才智库。完善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的人才体系,引进、培养、储备一批高考研究专家、教学专家、课程专家、教育教学管理人才、教育科研人才加快建设高素质高考综改队伍。探索改革实施路径,加强改革过程指导,为全市高考综合改革提供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工程”精准引才机制,依托银川人才小高地工程建设6所普通高中市级示范学校和9所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学科基地学校。
03
实施办学条件保障工程
计划新建公立高中3所,改扩建4所,搬迁2所,新增学位9000个,提供足够的选修课教室,修缮普通高中校舍和改造校园环境,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教学设施设备,确保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班级规模、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运动场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符合国家标准。
建立银川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管理平台,采用开放的分级管理应用结构,建设高中生涯规划与选科指导系统、排班系统、区域智能管理系统,方便全市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新建标准化考点6个,升级标准化考点4个,满足考试需求。加强标准化考试中心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完善应急指挥、在线巡检、作弊防控、考生身份核验等网络系统,配备高科技作弊检测设备,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测试中心建设。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