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脚本查杀管理新规则将出台!从业者称烂剧本正在消失,专家称评审意见要有标准
图片根据IC照片

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加有脚本的娱乐活动,应当有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陪同”,并提出了内容自查和专家评审制度。解释剧本和场地备案要求。
此外,《征求意见稿》号起草说明指出,“剧本娱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存在内容不当、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保护未成年人。”
目前剧本杀行业自律如何?专家评审制度如何可行?对于剧本杀行业的内部发展,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线下剧本杀从业者、剧本杀作家以及传播规律研究专家,试图探讨当下的剧本杀行业及其可能带来的变化。
图片根据IC照片
剧本杀从业者:
店家和玩家基本上都不接受不良剧本
4月15日,一家名为“ZOO俱乐部”的剧本杀店员工小野(化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正规经营的剧本杀场所基本不存在血腥、重口味的剧本。“从商店和玩家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接受这样的作品。”因此,从市场反应来看,出版商很少发行此类作品。
有两年半经验的剧本作家小何(化名)表示,自己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市面上都会有一些不好的内容。不过,随着行业慢慢发展,这部分作品所剩无几。另外,如果作品中含有性侵女性或者篡改历史等情节,不仅业界会排斥,玩家也不会接受。小河觉得,虽然不是从合规角度来说,但从工作质量角度来说,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下,这方面监管得不错。
小野表示,剧本杀的类别很多,大部分剧本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比如爱国、亲情、友情等。“与网络游戏相比,剧本杀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小野说,去店里玩的中小学生“非常多”。正向剧本杀内容只对中小学生有利,无害。
小野认为,有些剧本类别涉及谋杀或含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但他的商店不会大量上架此类剧本。即使有,也已经在文旅局登记了,以后也不会再报。成人提供这样的脚本服务。他补充说,如果有成年顾客想玩“重口味”,会提前告知他们剧本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教授朱伟告诉红星新闻,剧本电影具有体验、娱乐、社交、教育等多重作用,因此很受年轻人欢迎。他还表示,他了解到身边朋友开的一个剧本杀店有红色主题的剧本,可以教育爱国主义,反响很好。
图片根据IC照片
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
适龄范围仍需政府规范
《征求意见稿》指出,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剧本的娱乐活动;未成年人不得参加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有剧本的娱乐活动;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参加有剧本的娱乐活动,必须有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陪同。对于难以确定是否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朱伟表示,剧本杀的管理与网游、网吧的管理模式类似,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其他娱乐项目一致。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大部分杀脚本店的网络经营平台上都标有“未成年人请在监护人指导下浏览、购买或体验”的字样。小野表示,线下,顾客进店时必须出示身份证等可以证明年龄的证件。网上收到顾客的预订后,他们会打电话给顾客。如果是未成年人,他们会进一步询问。“我们不会在工作日接待他们。如果是周末和节假日,我们会联系另一位家长。”
另一家名为“麋鹿推理社”的杀脚本店员工也表示,核实进店顾客年龄是正常流程,除节假日外,未成年人不准入内。假期期间,中小学生必须由家长带领进入。
《征求意见稿》还指出,有脚本的娱乐活动应设置适合年龄的提醒,其使用的脚本应注明适合年龄的范围。小野表示,目前剧本上是否有适合年龄的标记取决于“不同的作品和发行版。有些发行版可能会这样做”。但分销与门店之间只是上下游关系。
“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对剧本的喜爱和理解来做出评价。”小野表示,文化和旅游部正在逐步对剧本内容进行评估和分级,但还远未覆盖所有作品。“我希望国家政府部门能有更明确的规章制度,因为这不是一家或几家店就能完成的。”
一个名为《雪乡连环杀人事件》的脚本在小野的店里很受欢迎。他给这个剧本给出的年龄范围是16岁以上,建议18岁以上的人玩。他给出的解释是,剧本有一定的悬疑和谋杀情节,但有些影视作品也有谋杀案件,还是要看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小河还表示,对于合适的年龄范围,业内已经有一定的共识。例如,如果剧本主题沉重或含有一些恐怖元素,就会推荐16岁或以上的人玩。
她说,基本上作者只对内容负责,然后发表作品。行业中的每个发行商都是不同的,行业中的产品也有很多好坏。有些人可能会为其作品注册版权和版权保护。“至于备案,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机构。”
图片根据IC照片
专家意见:
专家评审制比“一刀切”强
《征求意见稿》指出,剧本创作、制作单位应当配备适合其业务的内容自审人员,聘请专家对剧本的适龄范围和内容提出审核意见。
小河除了是一名剧本作者之外,还是一名提供剧本杀行业相关法律服务的律师。她表示,目前每个发行人都有自查人员、专家等相关职能人员,但目的不是为了合规,而是为了让内容更适合市场、更容易销售。“至于未来是否应该让他们偏离合规的方向,就看后续的发展了。”
《征求意见稿》还指出,聘请的专家应具有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具有与评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对此,小河认为,《征求意见稿》文件正式发布并得到业界反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专家的资质认证以及专家的后续调配仍是未知数。
在朱伟看来,相比于电影,剧本杀的领域相对小众,环境也相对私密。它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因此,在管理这个领域时,建议“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台词是否应该粗俗。
朱伟认为,与已经制作好的电影不同,剧本是现场执行的,具体部门具体把控比较困难。由于规模难以把握,引进专家可能会减轻行政部门的管理压力。专家讨论决策,胜过“一刀切”。
朱伟表示,选择专家要慎重。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行业。其次,我们不仅要懂新闻传播,还要懂法律法规,特别是思想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把握内容安全的底线。底线之上,“哪里没有禁令,哪里就应该有自由”。“把底线划好,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快。暧昧、旁观是不好的。”
此外,朱伟认为,专家在给出审查意见时一定要有标准,比如行为的界限是什么,而不能仅仅依靠主观想象。由于现场参与剧本杀戮的特殊性和活动的复杂性,朱伟表示,很难判断剧本娱乐活动是否合规,比如动作设计、服装设计、音效等。他建议,“或许在审核过程中,各方都应该去现场看看剧本播放时的真实效果如何。”
红星新闻记者付耀武阳实习生牛秀敏北京报道
编辑潘莉主编冯玲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