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打工人走红网络(打工人是哪个网红带火的)

打工人走红网络(打工人是哪个网红带火的)

发布时间:2024-10-30 12:37:31 课外活动 993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原标题:“打工”盛行,恰恰是小资产阶级对农民工的歧视?

光是看到“工人”这个词就让我感到厌倦。

打工人走红网络(打工人是哪个网红带火的)

其实这个词无非是办公室职员的变体,不过说“兼职”有几分自嘲的意思,所以有人认为它体现了当代人的“豁达”态度走向生活。有人说,这是一种哀悼文化。有人认为,这是工人阶级的第二次觉醒。

“早安/晚安,工人们”就像一句让大家重新成为集体的口号,因此引起了万千人的共鸣,社会似乎也因此而变得温暖起来。

但这种“打工人”的热潮实际上忽略了两个事实:

1、“打工者”的生活各不相同;

2、“打工人”这个词本身,正是年轻资产阶级对农民工的“善意”歧视。

两天前,大学同学许久以来的第一次聚会。有的人毕业之后就没有见过面,见面久了就非常想念对方。

他们都已经30多岁了,谈论的话题就少了很多浪漫。他们没完没了地谈论房子、金钱、孩子以及工作中的许多琐事,但他们也笑个不停。

这期间,有人提到了我们当地房价的问题,感叹如果有人毕业的时候买房,现在大概就买得起了。而如果不买的话,就很难在这里立足。

毕竟我们这里虽然不如北上广,但如果在均价4000到5000的时候买房产,现在元的价格确实可以让人笑出梦来。相反,后来买了房子的人,只能卖掉,泪流满面。

光是买房前后的差别,就很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居住环境发生质的变化。至少每个月1号银行扣钱的时候,几百块钱的贷款和几千、几万的贷款是完全不一样的。

尽管都是“上班族”,但有的人可以偶尔出去旅游、买包包,有的人则每天攒钱自己做饭。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的人,可以体会到两个世界的滋味。

同样,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些计量单位:

“易狗”、“易尴尬”、“易东”……好吧,最后一个不算。

所谓“狗”,就是月收入2万元还不如狗;而“一尴尬”就是指月入10万元,很尴尬。这两个表情包似乎都来自NGA论坛。有人晒出自己的工资,然后抱怨生活困难,遭到网友调侃。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不掌握生产资料,但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可以被视为“无产者”。但与一个月入一万多元的人相比,与中国绝大多数人可能只有不到五千元工资的现状相比,双方还是很难找到共同语言。

同样是加班,而你们互联网公司年薪几十万+奖金+高档免费餐+带薪休假,而我的工地狗不关心房子,一年下来收入少得可怜数万人无处哭泣。

工作环境反差更大,堪比北欧和非洲的差距。

班佛日前发布视频,提到农民工的精神就是乐观。充满了对这种精神的肯定和赞扬,仿佛他和每一个观众的处境一样……

如果你知道他一个广告的钱相当于很多观众几年的工资,你还会对他感同身受吗?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这就是之前996ICU运动无法起飞的原因:它是由一个收入明显高于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群体发起的,其他人无法获得任何好处。即使他们参与其中,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益处。

“劳动者有劳动的灵魂,劳动者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有些确实优于其他,有些则不然。

另外,“打工人”这个词突然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取笑学校的热潮。

例如,清华大学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校,复旦大学是五角场社区职业教育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南七技工学校,等等。

学生们试图用自嘲来达到开玩笑的目的,享受假装“说自己是某技校出身,别人发现却大吃一惊”的快感。

类似的行为有两个特点:

首先,把自己的学校称为“技校”的往往是国家重点院校的学校。普通大学的学生效仿这一做法的情况并不多见。用鲁迅的话说:“普通学校也名副其实。'技术学校'”?

其次,之所以可以用“技校”来批评别人,是因为在公众的认知中,出身于技校(包括很多大专、中专)的人自然就逊色于其他人,尤其是在这些人才面前。因此,这种自嘲可以起到传播“幽默”的作用。

不会有人出洋相说“我的学校很垃圾,哈佛级别的”或者“我长得丑,林志玲级别的”吧?这就是所谓的骄傲。

如果只是混在网络平台上,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985,211人已经到处旅行了。但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只有大学或中专学历。

就连我以前帮忙招聘的时候,初中学历的人也不少。

我相信,对于这么广泛的一群人来说,当他们看到清华嘲笑自己是“技校”时,可能不会觉得那么好笑。

但沉默的大多数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大声喧哗。有资本出丑的往往是“精英”。所以,第一眼看到网络,你会有种大家都在取笑我的错觉。

类似的情况在大佬们身上并不少见。你看,马云自称出身“普通”家庭,王健林则认为1亿是个小目标。他们说话的语气,看似极其谦虚,实则充满了自信。常人难以想象的话。

它们只是五道口的更高规格版本。

那么,当网络上铺天盖地炒作“农民工”时,这个词能代表真正忙碌工作的人吗?

我正在和一位前同事聊天。当时,为了熬过第二年去外地的间隙期,她随便找了一份新媒体工作。有一天他对我提到:“你知道公司里的女孩和我有什么区别吗?”

“有什么不同?”

“当我谈论工作时,我总是说‘在工作’,但她说她‘来上班’。”

那时还没有“工人”这个说法,但小女孩的工作经历恐怕比现在的巨魔要好得多。

她认为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什么悲伤或好笑的。这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

对于今天的大量“工人”来说,他们有着五道口心态,他们用清醒地认识到“工人”二字不如别人的态度来把自己黑化。

他们声称代表反对工人的斗争,但实际上他们看不起工人。

或许,“打工人”的流行只能用小资产阶级来形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