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治水名人是什么意思(治水名人都是谁)

治水名人是什么意思(治水名人都是谁)

发布时间:2025-01-10 17:51:19 课外活动 354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昨天,水利部官网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共有12人。他们是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王景、马臻、姜师度、苏轼、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和李仪祉。网友们纷纷表示,入选的个别人物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那我们今天就来科普一下,除了大禹、西门豹、李冰、郭守敬、林则徐和近代著名的水利学家李仪祉(这几位要么太知名了,要么就是近代人物,资料齐全,大家具体可以百度)之外的几位名人,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怎么治水的。

孙叔敖:助力楚庄王争霸的大功臣

治水名人是什么意思(治水名人都是谁)

孙叔傲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602年至公元前593年,孙叔敖担任楚国刺史,在淮南修建绍沛(曲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灌溉条件,显着提高了当时的粮食生产能力。

烧皮

绍沛所在的淮南地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分布不均。勺陂修建前,夏秋雨季大雨易引发洪涝,雨季过后常发生重大灾害。地区干旱。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地形+季风过渡带。遇旱则旱死,遇涝则涝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孙叔敖利用东、西、南三面地势高差,在固安丰县城南的一大片洼地上围出了一个人工湖。山间溪水流入湖中,储存起来用于农业灌溉。为了保证充足的灌溉水源,他还在邳塘西南挖了子午渠,引沛水入塘。雨量充沛的年份,为了防止湖水泛滥,孙叔敖在碧塘的西、北、东三面挖了五个闸门,用于泄洪。“水涨时,门会打开排水,水退时,门会关闭蓄水。”。从此,勺陂的面积宽了百余里,开始了数万公顷的水浇田。从此开始了2600多年的灌溉历史。

淮南地区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成为楚国稳定的后方粮仓。从此,楚国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可以有效抵御吴越的入侵,实现对淮河沿岸盱眙的吞并,进而北上与齐、晋争夺陈、宋等国的军事扩张战略。可以说,孙叔敖在江淮地区的农业建设,为楚庄王的“一鸣惊人”提供了物质保障。

王景:一个普通的名字,一段不普通的故事

王静喜欢

古语云:“黄河平,天下太平”。黄河治理一直是我国水利重大问题。在黄河数千年的水利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为防洪治河奉献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只为寻求一时的洪水缓解。王晶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王靖整治黄河后,黄河长期稳定。后人研究黄河安澜历史时,高度评价王经:'王景治河,塞汴河归济,筑堤修渠,自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行之千年。阅魏、晋、南北朝,迨唐、五代,犹无河患,是禹后一大治。"

“王靖治河,稳山数千年”的描述可能有点夸张。谭启祥老师(《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将古黄河泛滥的历史分为唐代以前和五朝以后两个时期。他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整个流域的森林和草原逐渐遭到破坏,沟渠形成。织金、湖泊逐渐淤塞。也就是说,自古以来,黄河河道问题的症结应该是在泥沙上。后来,经过姚汉元老师的研究,他说王敬之的治河虽然没有达到千百年稳定河流的效果,但确实出现了“三十多年不泛滥,社会小康”的情况。一百年。”

黄河安澜

王敬出生为琅琊王。他的第八代祖先酷爱天文学,经常在夜间观星。公元69年,黄河开始整治。王靖治理黄河确实很有条理。他'十里立一水口,令更相洄注",也就是黄河河堤上每隔十里建一座水门,将这些水门修复改造成下部为带有阐口的溢流堰,用"堰流法"控制河水来回流动,在两堤间滞洪沉沙,纳清固堤。这样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疏泄洪水的系统,减少了下游河堤的压力,有效地减少了黄河泛滥的概率。

马臻:杭之有西湖,犹人之有眉目;越之有鉴湖,犹人之有肠胃

建湖之父马震

东汉人马震在担任会稽太守时主持修建鉴湖工程,使绍兴平原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绍兴古称会稽县。会稽地区北临大海,南临山脉,有平原和沼泽。曾被称为“从海中捞出的土地”。每当山洪爆发时,平原就会变成大片沼泽;但在干旱期间,没有水来灌溉田地。此外,杭州湾经常出现汹涌的潮汐,农田经常被海水淹没,导致歉收。在这样的水环境下,人们生活贫困,生活艰难。

绍兴古城

当时,东汉会稽郡守马震上任。经过详细勘察,马震提出了鉴湖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历代修湖堤的基础上修建新堤,使新堤和老堤相连成一体。总长度。127里的大堤将原来无数大大小小的湖泊包围起来,形成了鉴湖,湖周长310里,宽约5里,又名长湖、镜湖。马镇又在湖心修建了六里长的驿路作为湖堤,将鉴湖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由于堤面高出农田十余尺,形成重力灌溉局面。从此,天气干旱时就打开水闸灌溉农田。雨季到来时,可通过镜湖向杭州湾放水。

东西湖堤

据史料记载,建湖后,整个会稽山北部平原不再受洪水影响。曹娥江以西约9000公顷土地,绵延千里,稻米飘香。

姜师度:致关辅珠金之润的人

蒋时渡

蒋师渡(653年—723年),唐代魏州魏县人。曾任县尉、县令、巡抚、御史中丞、大理寺侍郎、司农侍郎、河中尹等职,最后成为大工匠。他生活在初唐,充满希望。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帝国的基础,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农业兴衰密切相关的水利也受到朝廷的重视。唐代在中部尚书省专门设立水利部,掌管各地江河、塘塘的官令,以引导沟壑、堰断江渠。船灌的一切好处,都可以为西安所利用。还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水利法第《水部式》号,将水利的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

在如此强大的号召下,各国官员自然关注到了水利和农业的建设。在唐初的水利建设大潮中,蒋师渡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军人物。

神龙三年(707年),河北魏县水灾严重。蒋师渡“废渠改用”,利用今河北省蔚县附近的大河旧沟疏浚张家河,消除了洪水。此外,他还在青池县(今沧州市)东南部开辟了两条渠道:一为毛河,一为漳水,用于引水灌溉农田。据查,蒋士渡担任河北监察使、行营使只有四五年时间。他管辖范围内修建的水利工程仅有7个。由此可见他投身水利事业的热情和勤奋。

蒋士渡主持的最有成效、最有影响的水利工程是古铜陵陂工程。开元七年(719年),蒋士度调任通州(今陕西大理)刺史。他重修铜陵陂,在黄河上筑堰引水,引黄河水入渠,使渠水量增加,灌溉面积增加到60万多亩,缓解了百姓的粮食需要。长安城有100万居民,因此也得到了唐玄宗的称赞。

今天铜陵陂鸟瞰图

苏轼:原来除了会写诗,他还会治水?

苏轼肖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河中,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散文家、诗人、文学家。诗人,奔放诗人的代表。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造诣历来为后人所敬佩。但与他的文学才华相比,苏轼的治水才华同样令人钦佩。

几乎在他工作过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苏轼治水的足迹。感谢苏轼,否则“人们眼中最美的东西”的西湖今天可能已不复存在。苏轼两次担任杭州“土官”,但两次都发现西湖杂草淤积,眼看就要消失。如果西湖消失了,西湖周围的农田怎么灌溉?渔民应该怎样生活?为此,他上书朝廷,请求整治西湖,最终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当时,西湖田地面积有25万尺,但水不多。泥浆清理工作量巨大。苏轼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用清理出来的淤泥在湖中修筑了一条长长的堤坝。为了保持湖水相连,长堤上修建了六座桥,后称英波、索兰、望山、亚堤、东浦、跨洪六桥。堤岸两侧种植了芙蓉和柳树,最终成为湖上一条横跨整个世界的通道。今天去西湖,还能看到那条叫“苏堤”的堤坝。

今天苏地

潘季驯:以堤束水,以水攻沙,黄河不能分流!

哎呀,找不到潘老师的彩图了。

潘继勋(1521—1595),浙江湖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27年间,负责管理黄河、淮河、运河。四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为了保证南方的五子能及时运到北京,京杭大运河的会通段被疏浚。这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这将把黄河与大运河连接起来,而黄河下游历来干流洄游不稳定,经常发生洪水。这次沟通后,黄沙泥沙进入大运河,堵塞了运河,经常造成水运中断。

为了保证运河畅通,朝廷采取“引流杀”的策略来控制黄河,从多处引黄河水。我们都知道,黄河里有一碗水,半碗沙,所以很早就有人说“水缓,沙停则停,沙停则河塞”。一旦河道淤塞,河床抬高,下雨只会引发洪水。果然,黄河泛滥了。为了保护凤阳、泗州的皇陵不被水淹,朝廷采取“北堵南疏”的政策,任由黄河水泛滥至南岸。嘉靖后期,黄河下游曾分出13条支流南下,造成严重灾害。六年来,朝廷更换了六位治河官员,但祸患依旧。起初,我做事只关心皇陵,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现在老百姓受苦了。

黄河洪水的卫星图像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黄河再次决堤,浩浩荡荡,绵延数百里,朝廷一片恐慌。同年11月,明朝廷任命一向勤政有为、政绩卓著的潘继勋为丞相河道(明朝掌管河道的最高官员),辅佐朱横,河曹工业部部长、总理在开展工作。

潘继同艰苦卓绝地探索了黄河下游的许多急流险段,深入河工和黄河沿岸群众,听取他们对如何治理黄河的意见和建议。他深感开河引水是一种消极的治河手段,因此提出了“引上源、疏下游”的黄河治理方案,反对以前引洪南下的做法。希望通过“打通下疏”,结束黄河泛滥的现状,实现“水归一槽”的目标。但朝廷拒绝了“开导上游”的建议,只同意“疏通下游”。你为什么问?没钱。嘉靖王朝几乎破产了。但潘继勋据理力争,朝廷只能勉强同意恢复部分旧河。朱恒、潘继勋带领九万多名工人,开始紧张施工。不久,开辟新河140里,修复旧河52里,筑堤3万余尺,筑石堤30里。

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决口沛县,九月淮河又决口。黄淮、淮河同时泛滥,造成洪水泛滥。朝廷再次任命潘继勋为宰相河道兼提督。通过上次治水的经验,潘继勋深深感受到,黄河的问题不能与普通清水河流划等号,也不能用适合清水河流的方法完全治理黄河。他说:“黄河最浑,以斗量,沙居其中第六。”如果到了秋天,水就占据了第二位。如果用两升水运载八升沙子,就不会被淹没得很厉害,或者会停滞不前。水力强,沙子就会随水移动;水力强,沙子就会随水移动;水力弱,水就会随沙移动而积聚。这是黄河的特点。于是他的脑海中就形成了“以堤蓄水、以水攻沙”的想法。不幸的是,法院的资金有限。潘继勋只能率领5万名民工,在徐州至邳州的西岸封锁11个行刑口岸,修建3条堤坝。一万多英尺,疏浚了科友湾下方的淤积河道,修复了旧堤。这次治水‘水沙攻坚’的效果非常好。河道一如既往深阔,漕运顺畅。

潘继勋担任总理期间,对27万英尺的旧堤坝进行了翻修和加固。黄河两岸修建大坝34.7万英尺,新建堰闸24座,用土石堤护坝51条,拦坝30万多英尺,疏浚河道,使黄河、淮河、运河长年保持稳定,实现运河畅通。确保黄河和平稳定的宏伟目标。

'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思想是潘季驯半生治水方略的核心,也是其后300年人类治理黄河的圭臬。我国古代治河思想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壅障分疏束水"这样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而潘季驯的思想和实践完成了从"分疏"到"束水"的第二个否定过程。他的治河理念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千余年来人们在治河问题上的传统观念,而且对于此后300多年来人类治理黄河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