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 卢立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
“双高计划”建设专栏
《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双高计划”)提出“聚焦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重点支持一批优质职业学校和专业群体带头发展”。高水平专业群体是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的关键。它们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定位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是“双高计划”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业群体建设要凸显“高”特色
专业群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升级版”。对外满足产业链或岗位群体的需求,对内促进专业协作和资源共享。高层次专业群面向高端产业、高端产业,构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它是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集中体现。
行业联系高度一致。产业发展是专业群建设的外在动力,是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衡量一个专业群体水平的高低,首先要看其是否精准满足行业需求,实时动态调整优化,与行业发展实现协调互动。高层次专业群体紧扣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服务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专业构成、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有效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资源整合、共享程度高。资源整合是专业群建设的内在动力,是相对于传统单一专业建设优势的直接体现。离散个体专业建设模式的一个明显弊端是学校资源碎片化,导致个体资源不足和整体资源浪费并存。高水平专业群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有机整合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实训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整合、利益共享,使原本“小”、“散”的个别专业相互支撑、形成人才培养形成合力。
人才培养产出高。人才培养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评价专业群成效的根本标准。“组”是专业建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根本上是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水平专业群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培养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为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了机遇。支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探索形成一系列理念、标准、模式、资源、课程、教材,为全国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参考,带动高职学生满意度和服务贡献度提升。职业教育。和社会声誉。
专业群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几个专业的“物理结合”,而是在专业群的领导下,专业之间的“化学融合”,促进了资源配置和教学组织的系统优化甚至重构。
打造产教一体化协作平台
当前,我国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产业环境,专业群体要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是产教合作。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与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打造集科技开发与咨询、技术推广与服务、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教育平台,促进以实体方式运营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与当地“走出去”企业深度合作,利用集群优势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
二是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强化应用导向,聚焦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打造跨专业的师生技术服务团队,推动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升企业社会技术附加值服务业,成为区域技术技能聚集中心;构建科研反馈教学机制,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同步更新,增强师生技术研发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是教育培训相结合。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开展员工继续教育,服务企业员工职业成长,成为行业企业重要的继续教育基地。
创新灵活的组织管理模式
专业群突破传统专业建设的僵化模式,促进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1+12”的集聚效益。
首先是建立一个有结构的团队。改变专业教研室的传统组织方式,打破专业限制,根据不同专业岗位形成结构化的教师队伍,更好地跟上市场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前沿;打造全日制与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与学校、企业共同建设一批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
二是打造模块化课程。探索灵活、可扩展、面向岗位群体的课程建设新模式,按照“平台+模块+方向”的思路系统重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相对稳定,融合群体内的共同知识、技能和素质,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的整体了解;模块课程符合专业标准,针对不同职业方向进行培训,帮助学生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定向课程灵活,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调整,使课程体系与行业保持实时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三是建立开放式培养模式。积极应对多元化学习群体、差异化学习基础、多元化学习场景的实际情况,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分制,赋予学生在群体内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的权利,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路径和进展。激发学习动力,满足多重成长需求。
完善可持续发展动态机制
专业群体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果,而是随着行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要健全与行业对接、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体建设发展机制。
一是动态调整专业构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通用共享群体基础平台的基础上,灵活调整专业构成和专业方向,拓展相似或新兴专业,通过原有专业的衍生发展和滚动发展,同时保持专业群体主体的稳定性,增强外部适应能力,使专业群体充满活力,生命周期远长于单一专业。
二是专业内涵动态升级。紧密跟踪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接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产业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标准和教学内容,确保培养目标适应岗位要求、教学内容反映主流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
三是动态优化评价机制。以教学诊断与改进为基本体系,以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内部质量保障有机结合起来。与行业、企业等外部质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动态,持续推动高水平专业群体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8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