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学子的升学故事-在没有高考的时代(汉代学子的升学故事-在没有高考的时代出现)
距离高考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候,一群年轻人经历了十年的磨难,来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也正是每年的这个时候,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内容。相信通过古代考生的故事,我们希望能够为今天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加油!
然而,今天我们想告诉你一些不同的事情。因为这个科举制度如果对应到今天的话,严格来说应该对应的是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高考。因为高考是选拔考试。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回到汉代,看看当时的学生是如何进阶高等教育的。
一、汉代的学校体系
从办学方式上看,汉代的学校制度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制度。官校是在政府领导下设立的教育机构,如中央太学、地方县国学等。私塾是民间团体举办的招收弟子的学校。当时,其中包括儒家大儒的寺院和地主农场家庭子弟办的小学。
一、汉代的官方学术制度
官方主导的学校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是后人追记的三代的学校系统。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天下凋敝,恢复和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学校的事儿暂时还顾不过来。所以汉代的官学体系的建立,要到汉武帝时候才开始。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设立太学,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学府,这是汉代太学的开始。汉代的太学设立在京师,西汉是在“长安西北七里”(《三辅黄图》),东汉的时候迁到了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去宫八里”(《洛阳记》)的地方。
汉武帝剧照
除中央太学外,汉武帝还下令各州、州设立学堂。到了平帝时期,地方专门设立学官,主管地方教育。中央太学和地方国学是汉代的官方中学制度。
二、汉代的私学
第三代时期,据说学问在官,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是一种身份特权。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知识精英走出传统封建制度,受教育权才开始下移。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孔子学徒制,就是私学的早期形式。秦朝建立后,私学曾一度被禁止,但秦二世死后,私学的传统仍保留至汉代。
周润发饰演孔子
汉代的私学十分发达。根据受教育程度,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大家庭为孩子设立的小学。汉代的富人普遍比较注重子女的教育。在基层农村和后来的大户农场,都有类似于后来私立学校的教育机构。例如,著名的《四民月令》包含:“(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已上入小学,学《五经》”“八月暑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等记载。这里的“小学”就是家族内部的教育机构。而且从《四民月令》里能看到,当时的这种教育形式,是有季节性的,选在每年农闲的时候进行。
画像石中的汉庄园
第二种私塾是由著名知识分子私下收徒的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私学兴于汉代,其实就是指的这种类型。汉代许多著名知识分子或隐居或退仕,或回乡后招收弟子,传播知识。西汉初期,儒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都有私塾传承。当然,武帝以后,民间私学逐渐以儒学为主。
汉代有很多私家大师被史籍记载,如《曙光》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牟长“少习《欧阳尚书》,……诸生讲学者常有千余人,著录前后万人”。
二、汉代学子的升学
汉代,没有今天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制度化教育体系。不过,读书人升学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路径,从五岁入蒙学,最后入县、国学、太学。同时,汉代官学与私学的关系并不是连续的联系,而是两个平行的培养体系。两个系统之间也存在一些实现“合并”的渠道。
就太学而言,汉代的学生进入太学通常有几种途径。
一是游学,这是汉代最流行的进入国子监的方式。全国各地的学生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来太学学习。甚至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可以到太学大学打工学习,类似于今天的勤工助学。比如,有一个叫余成的人,以前在县衙里当仆人。县令见他有学习天赋,建议他去太学读书,他就去了太学“为诸生傭”“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座。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座为贵”,很受太学师生的尊重。当然,更著名的汉光武帝刘秀,早年也曾经在太学游学,还曾让仆人租车贩运粮食赚取生活费。刘秀后来建国班底里的不少人,都是他在太学游学时的老同学。”
袁弘饰演刘秀
第二个渠道是地方选举推荐去太学大学学习。这个机会比较难得。例如中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这是本来在地方上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学习基础,被推荐到太学深造的。又比如杨终“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这是遇到贵人赏识,被推荐到太学的。
最后的军队雕像
除了这两个渠道之外,如果你想进入太学,还有其他渠道是太常推荐的,并且因为你父亲的任命而入学。更有趣的是,汉代的国子监还招收外国学生!比如东汉时期就有“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来入就学”的记载,这可能是最早的留学生记录了吧。”
如前所述,汉代官学与私学是两个平行的体系。太学固然是国家的学术中心,但专心学习的学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当你在家乡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之后,如果能进入一位大儒的寺院,成为那位大儒的弟子,那就太好了。因此,汉代的游学之风并不仅限于游太学的人。还有不少学生收拾行囊,拜访世界各地的名师。比如刘备早年师从卢植,大学士郑玄隐居时写下“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
刘备:我想我们当年也游学过
文史君说
一般来说,汉代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径是从小学开始的,然后有两条路径,官学和私学,这两条路径也可以交叉。考虑到当时的环境,这两条相对顺利的高等教育路径为汉代学生提供了阶级流动的渠道,也促进了汉代文化的传播。
如今,每到高考前后,社会上就会出现“读书无用论”,总有类似“读书无法改变命运”的声音。与汉代的学者相比,现代人求学的条件要好得多,但是有一点从汉代到现在没有改变,那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始终是实现阶层上升的最可行的途径。所以,不要再说什么不上大学的人也有成功的。抛开成功的定义不谈,单算算成功的概率呢?
参考文献:
1.薛志清:《秦汉社会流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本文系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你!
我们每天都会为您提供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