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是真的吗(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怎么算)

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是真的吗(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5-02-01 05:12:42 课外活动 202次

2月22日上午,为期三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国美”)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考试恢复线下。三天时间,共有9000余名考生参加。当记者来到杭州市富阳区一所艺术培训学校时,距离“终极之战”打响还不到48小时。学校里学生不多,教学楼显得格外安静。似乎唯一的声音是铅笔划过素描纸时发出的,或者是水粉画笔插入桶中冲洗画笔时发出的。从去年5月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考生齐聚杭州富阳的工作室。作为国内享有盛誉的专业艺术高等院校,国美今年将招收本科生1620人,部分专业招生比例超过50:1人。因此,对于有意报考美国国家艺术考试的艺术考生来说,这次复试堪称“终极之战”。9000多名考生争夺的,是国美电器颁发的4000多张复试证书。只有拿到这张票,才能报考今年高考国美电器。至于他最终能否成为1620人中的一员,将根据复试排名和高考文化课成绩来确定。

绘画室里,学生们正在临摹色彩。于亮摄

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是真的吗(初试4万多人录取1600多人怎么算)

功利主义

杨超凡是这所艺术培训学校的校长和创始人。和现在他照顾的孩子们一样,杨超凡也经历了自己当年的“终极一战”。他的创业之旅也从这场“战斗”开始。杨超凡的家乡是湖南株洲。作为家乡为数不多的通过美国国家艺术考试的艺术考生之一,他在大一开始前的暑假第一次教绘画:“当时我刚刚考完,在话说我们搞艺术,我的手还是烫的。“我带了家乡十几个准备报考美院的学弟学妹,辅导他们备考。”在艺术类院校,在校生辅导考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来到杭州报名后,杨超凡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有“副业”的新生。聚集在一起算了一下,手头有三十、四十个学生,于是他们在国美附近租了一间农家乐,开始教课。“这相当于我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了。”杨超凡说。毕业后,杨超凡转行经过21年的经营,杨超凡的艺术培训学校在杭州已经颇具规模和知名度,生意的起源决定了学校后续的发展。对于学校的性质,他毫不讳言:“我们做的是艺术考试集中培训,学生来我们这里就是为了参加高考。”在杨超凡看来,选择艺考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捷径,而是一条与绝大多数高考考生不同的道路。他坦言,学校以往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成为艺术生。“说到底,还是文化课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因为依赖文化课而考不上大学;有的人是因为成绩瓶颈难以突破,难以考上大学。”进入理想的学校。”将艺术视为打开高等教育大门的敲门砖,杨超凡觉得没有必要追究其动机。毕竟,参加旨在提高考试成绩、进入理想学校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功利的。

学生们在画室里作画。于亮摄

据月文观察,她身边的学生只有两类:热爱艺术的和不太热爱艺术的。她这样总结:“有的人因为喜欢画画而选择当艺术生,有的人因为文化课考得不好而选择当艺术生。”你呢?记者问道。17岁的女孩脱口而出:因为我成绩不好。说完,月文自己也笑了。月文从小学习成绩就一般。当她上初中时,家人决定让她追求艺术。在父母的安排下,她从初二开始学习素描。虽然他没能考上中国美术学院附属高中或杭州七中,但他还是进入了杭州另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普通高中。一步步走来,岳文感觉绘画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至于是否喜欢,她自己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参加“终极之战”,考入美国国家科学院:“读了这么多年,我得给自己一个交代。”姚洋也是家人安排的。来杭州之前,他从未接触过绘画,完全是门外汉。相反,我从国美毕业的表弟也是从这个培训学校出来的。姚洋的父母采纳了表弟的建议,将他从山东送到了杭州。与表弟不同,姚洋对艺术并没有特殊的感情。但他也知道,在家乡这样的“省级高考大省”,他的学习成绩完全达不到要求。于是,去年7月,他在杭州第一次拿起了画笔。虽然叫艺术,但考试终究是考试,总会有技巧和套路的。一个有点反直觉的事实是,艺术测试可以通过惊喜来实现,而这正是这类艺术培训机构所擅长的。杨超凡告诉记者,像姚洋这样零基础知识的学生也不例外。只要方法得当,付出足够的努力,短期的训练就足以立竿见影。学校此前也出现过不少“素食主义者”。”最终考上著名艺术院校的情况,姚洋显然付出了努力。在山东当地的艺术联考中,他的排名还不错。他只需要在山东省的文化课上取得420分左右的成绩。高考考上尖子,同时姚洋也通过了国美的初试,获得了参加“终极之战”的资格,当被问及如果学业成绩不佳是否还会选择艺术时可以接受,姚洋犹豫再三,淡淡一笑回答:“可能不会。当然,也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去年12月参加了上海美术高考后,小陈就赶到了这所学校。”“终极之战”的最后冲刺。小陈说,他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绘画,进入高中后,面临学业压力,不得不无奈放弃。然而,就在他即将进入高三的时候高中时,小陈感觉自己仿佛“有什么东西突然苏醒了”。她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学校里的“少数派”,把自己的身份切换成了一名艺术生:“我真的不想放弃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毕竟我真的很喜欢画画。”小陈告诉记者,尽管“终极之战”指日可待。最近,她几乎每天还要在宿舍画画到凌晨三四点。对她来说,画画不仅是考试的工具,更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方式。“那种停不下来的感觉让我很享受。”小陈说。

一名学生正在画画。于亮摄

“卷”

1月9日至11日,国美电器举办本科招生网上初试,全国4万余名考生报名。最终,9000多人通过了初测,获准参加次月的“终极之战”。与高考的“一劳永逸”不同,艺考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去年12月,考生陆续返回学习地点参加当地艺考。由于高考成绩仅用于当地高考阶段招生,因此考生想要考入国立美术学院等“八大艺术院校”还必须参加各学校的招生考试。受疫情影响,今年各高校招生工作普遍推迟,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初。杨超凡告诉记者,3月份后,学校学生将返回招生地参加文化课程,准备高考。培训学校的考前培训一般持续8个月左右,从每年暑假开始,到次年校招结束后结束。这八个月对于艺术考生来说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去年开学时,海帆班上共有25名学生,现在只剩下8名学生了。国美学院初试成绩公布当天,部分学生离开了学校。海帆说,看着宿舍里默默收拾行李的同学,她想上去安慰他们,但又觉得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个刚才还和记者开玩笑的开朗女孩的表情突然变得忧郁:其实艺考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海帆是广东佛山人。她可以想象,当那些同学转身离开时,会有多么的不甘和沮丧。不过,她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悲伤。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淘汰赛还远没有结束,她还得继续坚持才能到达终点。在全封闭的学校里,海帆和其他同学每天要画近12个小时。只有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才能让他们保持体形,不断提高技能。得知自己通过了国美的初审后,小鸟觉得自己有些幸运。小鸟在老家宁夏参加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这让她感到沮丧。但通过国美的初审让她重新燃起了信心。谈起第一次考试,小鸟滔滔不绝地说:“我以为我一定是失败了。第一次考试那天,我画了一张照片肖像,我觉得我根本不像我画的人。但是当我看着照片,我感觉照片里的人是一个警察,而且我特意查了一下那天是中国警察节,所以虽然画看起来不太像,但还是表现出了警察的英雄气概。现在想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我才通过了。”不管是否真的是侥幸,小鸟知道接下来的“终极一战”不能靠运气,春节过后,她一直在“强化”自己,每天下课后,她都会在家里打开小炉子。她的宿舍,经常画到天亮。悦文抱怨学校的“强度”不够:“其他学校会画到凌晨,但这里画室晚上12点以后就关灯了,所以我们只能回宿舍继续画了。”

除了回家乡参加高考,绝大多数孩子在过去的八个月里几乎没有离开过学校,春节假期也只有两天。海帆说,那两天假期,她一整天都在补觉,前几天还和同学一起去了西湖。来杭州这么久,海帆第一次看到西湖。她唯一的想法就是,没想到富阳离西湖这么远。当晚回到学校,她又一头扎进画室,一直画到熄灯。

记者感叹这些孩子“通过”得惊人,但岳文并不以为意:“只是因为他们想考大学!如果现在不通过考试,他们就会被淘汰。”

工作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的练习题。于亮摄

向往

对于即将到来的“终极之战”,艺考生们既紧张又期待。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寝食难安,但对未来的幻想也让他们快乐。几乎每一位接受面试的考生都想过自己想选择国美哪个专业,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时,小陈刚刚上初中。那时,她还没有放下画笔,立志要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如今重回艺术道路的她,也趁势重拾旧梦,想去美国读文物修复专业。海帆决心拿下国美雕塑部。她认为雕塑是美术皇冠上的明珠。虽然她也知道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并不容易,但她总觉得只有读纯艺术专业才能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渴望。小鸟比较务实。她想选择数字媒体专业。一方面,它将有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它将有机会进入她向往的游戏行业……

阿舒没想得那么远。他只是想在即将到来的“终极之战”中一试身手,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因为,他已经决定明年再参加一场“终极之战”。

直到上个月,阿树才知道自己的学生身份出了问题。根据相关政策,今年高考他无法报考国美电器。但参加国美复试后,他仍然坚持留在学校,回到家乡:“一方面,我已经获得了复试资格,不参加有点遗憾;另一方面,我也想把整个过程走一遍,提前为明年做好准备。”

虽然按照艺术联考的成绩,阿树依然可以参加今年的高考,但他真正的目标仍然是美国。他现在不愿意回家了。阿树已经做好了计划。复试结束后,他将回到家乡备战高考,开始准备复读。他将于今年夏天回到这家培训学校参加培训:“我来杭州就是为了参加美国国考,既然今年考不了,那就……重复一年,明年继续。””

这是周奎第二次参加漫长而残酷的淘汰赛,但参加“终极之战”却是第一次。周奎是一名复读生。去年,周奎校招失败。他所报考的院校均未通过初审。这个结果让他非常失望。周奎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绘画,周奎有很好的基础。他自己现在也不确定去年的失败是因为实力不足,表现不正常,还是运气不够。他也不甘放弃,不想多年的投入化为乌有。与此同时,他也渴望证明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和拼搏,这一次,周奎如愿获得了参加《终极之战》的资格。对于考试,他并不想多说自己有多么自信,只是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犹豫再三,记者终于问了他一个略显残酷的问题:如果今年再次失败,他还会坚持吗?周奎也犹豫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也许,也许不是。(受访者除杨超凡外均为化名)

专栏主编:孔令军文案编辑:孔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