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中考文言文《孟子》三章必考知识点汇总)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字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继承了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了“贵民轻君”的民本思想,被称为“雅圣”。”。他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效仿孔子,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历时二十多年,但没有得到落实。
2.背景链接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主张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的出发点是善性论,主张德治。南宋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孟子》文笔大气磅礴,情感饱满,雄辩滔滔,感染力极强。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
3.重点字词解释:
1.天气:(有利于战斗)天气和季节。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3、人的和谐:人的愿望与内部的统一。
4.三里(市):之。
5.七里直(郭):外城。
6.(围)攻:包围。
7.(是)天时地利不如天时地利:这个。
8.(水池)不是很深:护城河。
9.(军事革命)不是没有力量:武器装备。
10.(to)和(to):放弃。去:离开。
11.(地区)人民不(限制)边疆的界限:限制。至:与。
12.(实)国:巩固。
13.(韦)天下:威慑。
14.小助(to)(to):到达。至:极点。
15.亲戚(方):佟“叛”,背叛。
16.天下(臣服):投降。
17(使)让世人效仿:依靠。
18.(所以)君子欲战不战:如此。
4.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主要目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由上可知,获得“人性”的本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本文使用的主要参数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7、在现代生活中,“道助人多,道助人少”仍然有其普遍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8.请写下一句与“人性”有关的名言: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字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作者(注:孟子及其弟子合编)。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他被称为“老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宋代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统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男子汉”形象,提出做人的真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
艳(yn)夫冠(gun)淫欲(yn)
【通假字】
去女儿家。“女”与“茹”同义,就是你。
【古今异义】
(2)的
去女儿家(动词,到达)
为妾之道(助词,of)
与人(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一)刚强不屈
用佛法来……服从。
锻炼你的肌肉和骨骼(工作:使……疲倦)
饥饿其身体皮肤(饥饿:使得.饥饿)
他的身体是空的(空的:导致……遭受贫穷的痛苦)
受到诱惑去忍耐(忍耐:使……变得坚强)
幸福扰乱他所做的事情(混乱:导致……受到阻碍)
(2)动作状态:
如果你输入,你将无家可归(输入:在该国)
没有海外患者(出:国外)
【一词多义】
(1)发送
顺发下乡(fa,被任命)
以颜色象征,以声音发发,然后隐喻(发发,显露)
(2)在
舜出生于乡村(喻:介词,来自)
所以,天赋予人重大的责任(喻:介词,给予)
则知我生于忧伤,死于欢喜(喻:介词,在)
(3)搅拌
幸福扰乱他的行为(f,不服从)
如果你进入,你将无家可归。辅事(b,同“弼”,助理)
(4)弟子
关亦武升学士(名词、狱官)
如果你进入,你将无家可归。智者(名词,智者)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天赋予人很大的责任。
任:责任、负担
2.扰乱他们的行为
Fu:不服从、反对、不服从
3.稍后再做
工作、崛起、有所作为
4.用颜色标记
征收:征收
5.后来的比喻
比喻:明白、明白
6.如果你进入,你将无家可归。
输入:里面,指的是国家
法家:大臣遵守法律
耳语:辅佐君主的智者
7.国家的灭亡
常数:常数
3.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重任于人,必先劳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其体质,乱其行为。
译文:所以,当神要给这个人委以重大使命时,首先要使他心受苦,使他筋骨疲,使他体肤受饥饿,使他贫穷,使他无力。使事情顺利进行。
2、内心被困,考虑平衡,然后行动;通过颜色显现,通过声音产生,然后进行隐喻。
翻译:内心烦恼,被思想堵住,才有成就;憔悴、枯萎,表现在他的面容和声音上,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理解他。
3、你进去了,就无法控制家里的人,你出去了,对外来的病人就无敌了,国家就会永久灭亡。
释义:对内没有拥护法律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对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忧,国家就永远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虑(可以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安乐使人疲惫而死。
5.因此,如果你受诱惑去忍耐,你就会从你无法做到的事情中受益。
翻译:(用这些来)激发他的内心,增强他的性情,增加他本来所缺乏的才能。
4.重点内容
一、整体把握:
文章采用事例与理论论证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篇:以排比的方式,列举历史上六位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才必须在艰苦中培养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忍受艰苦训练的必要性,说明人才是在困难中造就的,安逸享乐可以杀人(国家)。
二、具体问题:
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培养人才、治国理政的问题。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章第一段提到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在经历了艰辛和磨难后成就了非凡的事业。第一段使用排比的目的是为了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困难的环境中造就的真理。
3、第二段连接前后句:故天赋予人以重任,这里的“人”是指上述六人以及类似的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解释的道理是:欲成大事,必先吃苦。形容心性修炼的一句话是:心之苦。以行动检验的句子是:饿死人的皮肤、耗尽人的体力、迷惑人的行动。经受住生命考验的一句话是:劳筋骨,饿体肤,耗体力。如此一来,心性、忍耐就可以动起来,而得到不能得到的东西。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困难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写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被困在心里,被忧虑平衡,然后再写。写人的面部表情的变化:用颜色表示,用声音表达,然后进行比喻。
6、第三段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讨论了经历苦难的好处。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训练激发了人的斗志(个人):人总是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变。困在心里,权衡利弊,然后行动;以颜色显现,以声音发出,然后以隐喻。从反面揭示国家(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束手无策,出则外患无敌,国家亡。
7、孟子治国的结论是:入则无助,出则外患不敌,国亡。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富强,就需要法家和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