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北京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北京市思政课比赛)

北京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北京市思政课比赛)

发布时间:2025-02-20 19:31:01 课外活动 505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我们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在国内,一枚在国外,但实际上都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斗。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是我们克服一切压力和挑战的最强劲动力。”2022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首都教育系统独特的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的“思想政治课”通过网络媒体播出。在“课堂”中,冬奥会冠军武大靖等六位解说员通过网络节目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冬奥故事诠释“冰雪绽放的北京冬奥精神”。

此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冬奥会精神是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的重要举措。

北京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北京市思政课比赛)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的《思想政治大课》全网播出后广受好评,浏览量达245万次,相关微博资源浏览量达6000万次。华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刘继伟表示:“这堂课激励我真正肩负起责任,带领青年学子奔跑在新时代的青春跑道上!”

这只是近年来北京围绕首都大事“打开思想政治教育大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坚持高岗位高标准,强化顶层设计;思政课越来越“活”,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大中小学思政教学一体化,集体备课让思政课走进头脑、走进心里……北京意识形态在思政课建设中,首都特色不断凸显,“京味儿”越来越浓。

“新”“活”,思政课“开放方式”越来越多

“去年,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很多人表示应该躺下。”2022年3月24日,在北京高校“金课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示范教学活动中,中央财经大学思政教师文亚以“躺下”这个词。

3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文亚老师正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教学。新京报记者杨菲菲摄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示范教学活动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打造的集体备课品牌。思想政治课网上示范教学活动每月举行一次。通过思政教师讲课、专家和学生听评等方式,帮助全市思政课教师打造学生真正喜爱、终生受益的思政课程。

文雅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平躺”及其背后的原因,然后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平躺”的生活不值得过,最后引导学生在各种例子中反对“平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话题立刻俘获了同学们的心。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崔照英表示,这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放下”这个话题离她很近。“有时候遇到困难就躺倒,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去改变。”现在的情况。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躺着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收获了很多。”

近年来,在北京大中小学的课堂上,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亲和力、针对性大大增强的思想政治教学屡见不鲜。

不仅如此,还要融入新方法新手段,构建丰富案例资源,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研究实践……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推动下,全市思想教育政治课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定位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模式,课堂内容越来越“新”,方法越来越“活”。

依托“数字马校”平台,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VR仿真虚拟教学体验室”,开发了精准扶贫实践教学虚拟仿真系统等项目,让同学们不仅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的扶贫工作,更能深刻感受到国家扶贫攻坚成果的来之不易。中国传媒大学探索“双师型”思想政治课改革。思政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与专业教师配合讲授思政课,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就在自己身边,与专业学习相辅相成。

与此同时,北京还打造了一批思想政治“标杆课程”,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2022年1月,北京市公布了513门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及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师资队伍。

思政课也在各学科、各专业“开花”。2021年4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下发《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全市高校及各学科、专业思政课建设,指导各高校深入梳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思路。方法和价值观,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达到无声的教育效果。

大中小学思政老师集体备课,老师们都很“细心”

思政课要讲到脑里、讲到心里,教师一定要慎重。但对于很多习惯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和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来说,“涉足”并不容易。“备同班”、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各学科思政课专业课,北京探索出自己的方式来帮助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5月27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成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起备课”活动再次启动。课堂上,北航思政课老师张静针对校园疫情防控下学生的重点关注问题,从宿舍关系维护、心理自我保健、线上学习等角度给出了具体建议。使特殊时期思想政治课更加实用。更解渴,更身临其境。北京工商大学张彦辰老师重点对比国际国内抗疫形势、校园封城等焦虑来源,鼓励青年学生在重大是非问题上保持政治清醒。全市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与在线备课,视频浏览量8300次。

这次备课活动也让思政教师受益匪浅。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师侯耀文根据自己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亲身经历表示,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做课堂上的“老师”,更要做一名“老师”。”教室外面。他们一定要在第一线,自觉成为校园疫情防控的一面旗帜,带领同学们强化思想觉悟和行动意识,支持打好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如今,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复和重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一起备课”,已成为我市的典型经验。北京市思想政治课建设北京在全国率先创建思政课教师“同备一课”机制。通过集体备课,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及时、准确、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学,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

教好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高校的事。

2021年8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下发《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同年11月22日,“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揭牌并落地海淀。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揭牌。图/海淀教育

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整合教研组组长任兴来表示,海淀区思政课整合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4年“2014年,海淀区成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的教研组,这还是第一次。大型思政课教研机制,促进小学至高中思政课不同学术阶段的一体化衔接。2020年6月8日,海淀区联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为全区中小学成立“一体化教研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研团队现有教研人员16人,实行双组长制度。”

集体教研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由“背靠背”变为“面对面”。“比如我们做了一堂‘让社区更美好’的课,这个话题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的学科内容都可以在政治课中找到。通过教研结合,教师可以了解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围绕学生的社区建设意识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课堂要活跃气氛,调动孩子参与;在初中课堂上,我们希望课堂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在高中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对社区建设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通过综合培养,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将有自己的“加速度”

2017年9月,90后杨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系,正式站上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讲课平台,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时,北京林业大学20余名专职教师负责为全校近2万名学生讲授思政课。2022年,碑林专职思政教师增加31人,增幅近111%,越来越多的“杨哲”加入“引导员”队伍。

这只是北京市填补学校思政教师队伍空白的一个缩影。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上,北京着力教师队伍配置、教师素质提升、梯队发展,实现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提速”。

早在2018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就下发《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配备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鼓励高等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紧配置思政课专职教师,并“出台“一批”、“调来一批”、“招一批”在“备一批”工作思路指导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数量同比增长近40%过去两年。

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北京市确定了2020年高校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配备比例为13336.035万人的目标。为北京市各类院校在人员配备、准入指标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要求市属高校在2020年6月30日前拥有专职思想政治教师,中央高校在2020年12月31日前拥有专职思想政治教师。

对于新教师,北京坚持“帮助上手、搭便车”。上岗培训、考核合格、骨干教师进入名校培训等“北京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北京高校2020年新任思政课教师毕业暨宣誓仪式现场。图/北京教育传媒中心

2020年10月23日,2020年北京高校新任思想政治教师培训结业暨宣誓仪式在北京市委党校第三分校举行。北京高校110余名新任思想政治教师正式授予资格并庄严宣誓。

北京市组织本市高校特聘教授、特聘教师和部分思政课教学名师,担任全体新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导师。他们为所有新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成长导师的指导作用。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档案》也于当天正式发布,正式建立思政课教学“一师一年级”和个性化诊断体系。记者注意到,档案中包含“教学诊断”、“成长足迹”、“教学感悟”等内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定期组织学校领导、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学生代表对课程进行讲课诊断,并全程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北京市要求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号文件,依据青年教师专项教学指导方针,推出一批高质量思想政治示范公开课和名师示范课。每门课程。

为培养思想政治教师“后起之秀”,北京市推进思想政治教师后备计划,按照教育部要求逐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指导思想政治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同时,自2016年起,设立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新生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并不断完善评审机制,扩大评审覆盖面。

项目受益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单文鹏表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生,能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高额奖学金,我感到非常兴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在北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坚定了我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思想政治教师的决心!

“开门讲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展现“北京味”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首都师生们幸运的。五年来,首都北京迎来了一系列盛事。大事、喜事。在每一个重大节点,北京都坚持“敞开思想政治教育大门”的思路,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机遇,让思想政治课成为时事最生动的反映。

1月23日,北京建筑大学志愿者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2022年1月23日,迎着细雪,首都大学14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入驻冬奥会。抵达当天,首都大学志愿者举办了“冰雪思政课”。世界冠军王春露《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是普及冰雪运动知识,讲述为国争光的拼搏故事。1月30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首都高校冬奥志愿者参加“冰雪思政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莉作了题为《建筑:服务国家发展和民生需求》的演讲。揭示冬奥场馆设计建设中蕴含的科技魅力,描绘胸怀“最伟大民族”的科研人员责任。

重大事件发生后,用好冬奥会等新鲜“教材”,成为首都教育系统深入、透彻、生动地讲授思想政治课的自觉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向宣传队授旗。图/中国人民大学

“‘靠着白墙听夺冠’就是我们场馆工作的写照。”202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冬奥会结束后立即成立师生宣传队,全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系列宣传活动。首都体育馆团体赛志愿者、法学院2021级硕士生李建鹏说,他的工作是看守进入短道速滑比赛区和运动员准备区的大门和走廊。虽然与首都体育馆仅一墙之隔,我只能坚守岗位“听”比赛,但无论是看还是听,我都亲自参与了这项伟大的盛事,亲自为这份荣誉做出了贡献。祖国的。白强霆夺得了冠军,他的自豪感丝毫没有减弱。

2022年春末夏初,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发生新变化。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北京高校坚持顺势而为,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紧锣密鼓地开展。

2022年4月29日下午,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俊峰为全校师生上主题为“:010”的疫情防控思政课-30000。

李俊峰用“一些故事、一些数字、一些比较、一些行动”等关键词带领大家回顾了今年国内疫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吉林、上海、北京的具体案例,并进行了详细解读数据、图表等,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米克龙”的危害性和我国科学的防控政策和“动态消灭病毒、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不要做一个坐着空谈的空谈家,而要努力做一个付诸行动的实干家。北京高校师生通过交流、研讨、志愿者实践等形式,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

同时,北京思政课坚持弘扬北京红色文化,传承北京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北京的革命历史精神、红色文化遗产、“四个中心”城市建设成果,深入探讨思政课体现首都特色的课程要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北京扎根实践。在思想政治要素挖掘、思想政治内容融合、思想政治情境营造、思想政治载体选择等方面展现“北京味”。

2020年9月,北京市首个市级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基地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成立。不少大中小学师生通过社区设立志愿服务岗位,受理投诉、参与群众诉求处理。在基层实践中,要坚定民意、站位。

同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教学案例库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中关村自主创新实践》等十余个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生动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案例来到课堂。

敞开思想政治教育大门,让教师“看到北京、看到变化、看到成果”,是北京高校思政课转型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教师多次到北京市国资委、冬奥组委、市人大、市政协等单位现场备课、观摩学习。北京市教委还联合国家大剧院、中国电影博物馆打造“剧场思政课”、“电影党史课”等特色课程,转化资源优势首都“四个中心”注入教育动力。汇聚“三成教育”的强大合力。

“我很喜欢用这种艺术形式来学习思想政治课。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对一些经典歌曲的编排非常有创意,最后的番外合唱《共同认识疫情,共同“战疫”行动》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演唱会结束后,演唱会依然余音未动,大家依然意犹未尽。这让我觉得以后应该多做这样的艺术创作,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学生佟万林在国家大中心观看演出后说道对于表演艺术。

办好思想政治课,永远在路上。

“3·18”座谈会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结合中央要求和北京市实际制定了《我和我的祖国》号文件,启动了思想政治改革创新“十大工程”。政治课程,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下一步思政课建设。怎么做”。

用春风沐浴,用细雨滋润,在寂静处做一个风度翩翩、专注的人。北京“思政大课”的探索和创新值得期待。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

编辑苗晨霞校对杨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