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4-09-07 23:23:25 课外活动 51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是当代中国化的根基,是维系中国于世界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化创新的瑰宝。

作为中国明朝发祥地区之一,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而且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上古时代开始,经过尧、舜、禹、夏、商、周,到晋、三晋时期的数千年演变,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特征。秦汉以来,历史化更加丰富多彩、辉煌灿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正是一代代人艰苦卓绝的考古旅程,铲着泥土,滴着汗水,解开了中国人民祖先的记忆,证明了中国明朝的起源和繁荣。

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明代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启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涉及多学科、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国家级综合研究项目,今年将迎来立项20周年。

近20年来,中华文明起源探索主要围绕“陶寺遗址”、“碧村遗址”、“清凉寺遗址”、“周家庄遗址”这四个全国典型遗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术成果。

陶寺遗址:中国最早的宫城发现地

天文台遗址的发现

2001年,陶寺遗址发现的大型城址得到证实。

2002年,在当时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起源初步研究工程”的支持下,考古队开始在城址东南部区域进行考古钻探,并钻出了一小片区域。墓地南边。“打铁”。

2003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发现至少有两条“弧形”捣固带。于是我猜想:如果柱子之间有缝隙,又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塔山,是不是可以通过缝隙看到日出呢?

天文台遗址

天文台修复示意图

随后,考古人员开始制作一个带有缝隙的支架,垂直站立观察太阳,看看是否有任何图案。经过近一年的发掘、观测和天文计算,到2004年春天,逐渐证实有12条柱缝。并判断出通过缝隙观察太阳来展现固定节奏的想法。

陶寺观景台8号缝日出

今天,这个程序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简单、平凡,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拥有4000多年前的这个知识体系,无疑就掌握了最先进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堪比今天的航空。航天。

“宫城”遗址的发现

2013年至2018年,联合考古队经过五年的发掘,确认了陶寺宫城。

根据考古勘探结果,陶寺宫城较为完整,自成一体,规模宏大,形状十分规整,防御性能突出。

南东门“阙楼式”门址

2015年至2017年,联合考古队在陶寺宫城南城墙上又发现了两座城门。位于南墙东侧的“塔楼式”入口,看上去有点像修复后故宫的“午门”。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应天门”也有这样的“阙楼式”门,但这种门在四千多年前的史前时期的道观中就已经出现了。

东南门复原图

陶寺宫城的发现,使得陶寺遗址内既包含一座大城(郭城),又包含一座宫城,形成了两城的“城市体系”。陶寺很可能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重要内涵的来源。或者说它的原始形态,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宫殿制度。

周家庄遗址: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遗址之一

从2007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文化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连续10年对周家庄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

考古队在遗址中南部发掘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龙山时期遗存,包括灰坑、房屋遗址(30余处)、陶窑(初步分析,该地区是早期与陶器生产密切相关的聚落。

2011年春季绛县周家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陶窑

所见墓葬有竖穴墓和瓮棺墓两种类型。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它们都成行、成组地分布。彼此之间很少有重叠和破裂的关系。这显然是事先规划的结果,说明当时已经有专职墓葬了。管理墓地的机构。

这里的墓地里,瓮棺葬位于中间,周围是土墓,排列方式别具一格。根据墓室面积的不同,土坑墓可分为大、中、小型。其中,小墓最多,中型墓次之,大墓仅1座。几乎所有的墓葬都没有陪葬品。小墓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一个人,随葬工具痕迹很少;中型墓葬长约2米,宽约1.2米,随葬工具腐烂痕迹普遍可见。这种墓葬规模的差异,表现出周家庄龙山社会明显的阶级差异,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

集中分布的中型墓葬

集中瓮和棺材埋葬

从聚落动态发展来看,周家庄早期聚落的分布范围并不大,主要局限于遗址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后期,遗址范围迅速扩大,向北延伸至崔村及附近地区,地表遗存分布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后期还形成了象征公权的大型环壕,标志着周家庄遗址成为大型中心聚落。

周家庄遗址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遗址之一,对于研究晋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秋代丧葬制度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凉寺遗址:体现阶级分化的重要遗址

2003年至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清凉寺史前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清理墓葬355座。该墓地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约4,300至3,800年前。墓地共分四期,其中最重要的文物属于二期和三期。

航拍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

二期墓葬以家族墓葬为主。各墓葬规模较为相似,男女成员比例合理,墓地基本布局清晰。有专家推测,埋葬于此的人是生活在清凉寺以东坡头地区的部落居民。这些人可能专门从事出口盐的工作。

三期墓葬无情地破坏了该地区原有的墓葬,并重新设计了完善的墓葬排列方案,这是明显的侵占行为。墓主人均为成年人,男女比例为8:2。有专家推测,这是位于附近的一处集体墓地,以男性为主,以卖盐为业。他们驱逐了第二时期墓主的后代,并实行了一种新兴的制度。

墓葬是社会制度的缩影。墓主人生前的生产、生活、思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墓葬中。

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古代中条山南北交通要冲。是连接盐产区与黄河渡口的中转站。清凉寺墓地的主人生前因地制宜,可能从事过与盐销售有关的特殊职业。墓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发展、兴衰。

出土玉器

墓葬形态、随葬品、祭品、玉器等所表现出的社会阶层分化,是当时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观念交汇的结果,反映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在中原地区。整个中原地区正在走向文明时代。

碧村遗址:晋西高原首次发现的龙山时期石城

2014年10月至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碧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初步确认了碧村遗址的具体位置以及小鱼梁为遗址核心区域。

比村遗址石屋遗址、城墙、桥墩

2015年至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笔村遗址进行了连续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其为鄯善晚期石城聚落。

碧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多在灰坑中发现。以夹砂灰陶居多,其次为泥灰陶和褐胎黑皮陶。陶器的形状可区分,有鬲、楞口、官流等。蛋形瓮、高颈罐、粗柄豆、大口雕像等。

双蛋形瓮

高领罐

此外,碧村遗址出土的玉器基本类型有大孔璧、多黄节、齿璧、刀、斧、琮等。这些玉器有的是陪葬品,有的是日用玉器。

碧村遗址出土的丛、月、刀

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这是晋西高原首次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和大型石屋遗址,进一步加深了学术界对史前时期北方石城遗址分布范围的认识。

同时,碧村遗址也是晋西北出土玉器最集中的遗址。玉器的形制和特征与陕北、晋南龙山时期的同类玉器基本相同。这一发现也为黄河东岸玉文化传播路线的探索找到了新的重要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