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发展(关于电商扶贫的文章)
陕西教育信息网讯(实习记者袁登荣杨文娟)张宏太忙了。从山阳、平利,到武功、富平,再到绥德、靖边,为了推动陕西农村电商发展,他这两年几乎走遍了全省的每一个角落。致力于农村电商的张宏是西安邮电大学经济学教授,但业内人士给了他“电商教授”的称号,他欣然接受。
富有洞察力的经济学教授
陕西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但常常陷入低价滞销的怪圈。
以陕西苹果为例。许多年前,它们仍然可以在省内或附近消费。然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陕西苹果卖难。农民种得越多,损失就越多。
焦急的张宏希望帮助这些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张宏敏锐地洞察到互联网+产业、+商家的重要性。张宏说:“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农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陕西的苹果、猕猴桃等特产才能扩大销售。”
电子商务包括信息、物流等重要因素。对于张宏来说,研究并做好电子商务也是对自己专业的致敬,做一些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事情。
脚踏实地的“农民教授”
从陕南到关中,再到陕北,张宏一年的时间走遍了全省30多个县。他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电商体验指导。
三原县马峨镇苹果年产量可达10万吨以上。虽然个头大、色泽好,但由于不够甜而被市场忽视。价格低廉,经常滞销,极大影响了当地果农的积极性。
张宏来到马峨镇,在那里呆了三天。在充分了解了玛峨苹果的特点后,张宏提出:“既然含糖量低,不如用‘适合糖尿病人吃的苹果’的口号来攻克糖尿病人群,这样也能打开销售。””
张宏说,相信今年马峨镇的红富士苹果能卖个好价钱。
两年来,张宏先后为山阳、蒲城、富平、岐山等地的农村电商进行免费指导。虽然很辛苦,但他相信:“这些地方的电商才刚刚起步,只要能让老百姓致富,比什么都重要。”
张宏的爱人开玩笑说,他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教授了。
真诚说话的“电商教授”
在陕西农村,打破以往的销售模式,带领农民加入电商并不容易。农民不明白,他们的农产品只要一台电脑就能走出大山吗?
为此,张宏开始深入基层,在山阳等地举办“电子商务讲座”。当地村干部、农民和大大小小的企业负责人纷纷前来接受电商教授的自愿讲解。
在富平,卖柿子一直是当地农民的致富途径。富平柿哥党晨飞,在接触电商之前,他还是一个依靠传统收购销售模式的“卖柿子”。
当张宏教他电商概念时,党晨飞说:“真的可行吗?卖给谁?”一方面是有从未涉足过的风险领域,另一方面是销售额飙升的电商诱惑,当陈飞陈飞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宏看出了党臣飞的想法,多次前往富平为他提供指导,解决他的疑虑。随后,富平县柿兄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并日益壮大,现年柿销量达到300多吨。
在张宏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陕西农村电商掀开了新的篇章。但在张宏看来,“三秦之地”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论文”阶段。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必须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一县一品”建设,积极推动陕西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