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收购标的什么意思(收购标的范围)

收购标的什么意思(收购标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5-02-23 02:13:16 课外活动 212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从新高教(02001)到裕华教育(06169),再到中国教育控股(00839),他们先后收购了所控股公司的剩余股权。行业内潜在收购标的的“稀缺”或将进一步提升该行业的投资价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教育控股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尚志教育与卖方赣州友盛投资中心及担保人签订了买卖协议。尚志教育同意收购赣州西铁教育28%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30.8亿元。公司于2018年收购赣州西铁教育62%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90%股权。

收购标的什么意思(收购标的范围)

事实上,大多数高等教育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收购其控股公司的“剩余股权”。例如,今年7月,新高教宣布增资收购广西学校39%的股权。9月,雨华教育宣布收购湖南猎鹰剩余30%股权。权益。收购标的的“剩余股权”,除了看好该标的基本面之外,也反映出市场上潜在收购标的的“稀缺性”。

高等教育行业的准入门槛非常高,“牌照”的稀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少收购一家公司,现有的和独立转让的高等教育公司的收购价格就会上升。拥有雄厚资本和学校资源优势的高等教育企业,强者永远是强者。中国教育控股是香港上市高等教育企业中规模最大的,近年来通过收购和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源。截至2020年8月,其现金等价物超过34亿元,占据行业优势。

长期来看,高等教育板块的投资价值一方面源于政策的持续推动,另一方面由于收购对象的“稀缺性”,这将导致个人的分化。个股方面,行业将有稳定的龙头企业,“龙头”提前布局。预计资本溢价较大。

政策持续发力

教育政策影响私立教育投资。从历史上看,方向已经明确,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弱化基础教育资本化。从2016年底开始,民办教育促进法确认了学校的“营利性”,教育资源开始“资本化”。K12及高等教育企业已在香港股市上市。2018年8月,为防止教育恶化,基础教育受到限制。过度资本化之后,教育政策继续向高等教育部门倾斜。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号文,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年年底,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号文,这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0年政策将继续发展。5月,国务院下发《政府工作报告》号文,提出“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的目标。期间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号文,指出各独立学院需在2020年底前指定划转方案。并实现了一批独立学院的划转;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号要求,继续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

作为政策性行业,每一个政策文件的出台,对整个职业教育行业都有着显着的提振作用,高等教育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我国鼓励发展高等教育,并在学费定价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收购标的的稀缺也将导致行业内“领先”品牌的诞生。

从资本市场来看,在民办高等教育市场,A股市场不存在纯粹的高等教育股。美股主要是培训教育公司,但诞生了两家价值千亿的公司,好未来(TAL.US)和新东方(EDU.US)。个股市值,而港股又是高等教育的领地,必然催生行业“巨无霸”。目前,香港高等教育股市值最大的是中国教育控股,但其市值仅超过300亿港元。

行业空间大

从行业来看,2019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达8592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而民办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为462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近五年约13%,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但民办学历职业教育渗透率仅为6%。

政策支持自主转移,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合理发展。在“国退民进”的浪潮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教育市场取决于生源,长远来看还是取决于人口。但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稳定在1400万左右,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学习人数达到2.7亿,学龄教育人口达到6.6亿。人口基数巨大。此外,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2019年,毛入学率为51.6%。虽然比2017年增长了8.9个百分点,但距离美国80%以上的毛入学率还有很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少省市的毛入学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高等教育公司看到了商机并未雨绸缪,比如新高等教育。公司于2017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后通过外部收购及扩张,已成功收购并整合4所大学。业务遍及7个省份,是香港上市高等教育机构中业务最广泛的。而且,7个省份的毛入学率基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注优势个股

高等教育产业的政策前景和市场前景都很好。当前,外部收购、扩张是高等教育企业发展的共识。但面对标的“稀缺”以及潜在标的收购价格过高的问题,各大高等教育公司纷纷将目标转向优先消化优质内部资源。中教控股西安铁道学院、广西新高等学校、雨华教育湖南猎鹰等学校素质优良,生源和业绩不断增长。

然而,“稀缺”之下,也有一些高等教育企业在吃的方面并不挑剔。例如,希望教育今年10月宣布收购世纪鼎利。然而,世纪鼎利的职业教育业务占其收入的比例不足20%。按收购价格计算,产生商誉5.73亿元。以2万名学生计算,每名学生的获取成本为6.5万元,远高于同行的获取水平,世纪鼎利职业教育板块的收入呈下降趋势。

拥有“牌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充分体现了行业的现状。事实上,从学校资源来看,中国教育控股和新高教无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0年,香港高等教育行业在业绩和估值方面均表现良好。估值相对较低,业绩较好的有新高教、华大教育(01756)、中汇集团(00382)和健桥教育(01525),上述教育机构估值有优势,业绩也较好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教育控股的估值较高,但仍是行业龙头。由于基金受欢迎,估值可能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从近期高等教育机构收购案例来看,收购扩张可能存在一定阻力,主要是标的稀缺、收购价格过高。但行业政策和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渗透率和毛入学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牌照稀缺”会导致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有优势的机构手中。可重点关注中国教育控股和新高教,关注后续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