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什么专业是天坑专业的(大学专业的天坑)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你两件事。首先是大学里什么样的专业可能会成为陷坑专业。第二件事是一旦掉进天坑该如何正确处理?然后争取并建立核心优势,走出陷阱,顺利落地。文章比较长。家里有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家长一定要先点赞、关注、收藏。
“天坑劝阻”一词最早用于形容生化专业。例如,除了生物、化学、化工以外,还有由生化学科知识体系衍生出来的环境、材料、农学、食品、基础医学等专业。后来,随着网络流行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会计、金融、土木、水利、机械等专业都被贴上了“坑”的标签,或者不被劝退。甚至还有一些不介意人气、无良自媒体博主伸出魔爪,劝所有工业类工程专业退学。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1、出路不好,但不仅仅是坏出路。一个专业之所以被称为陷阱,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它的出路不好。例如,2008年大基建风潮兴起后,土木工程首先成为录取分数线。几年之内,最热闹的区域就变成了天坑专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我国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循环。十多年前,新项目遍地开花,所有城市都在修建桥梁、道路和建筑。土木工程人才需求巨大,使得这些专业极为热门。随着城镇化速度恢复正常、口罩影响持续暴露房地产行业风险,到2022年,多地房地产项目将集体暂停贷款,烂尾楼将陆续爆发。叠加的风险不仅影响到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波及到购房者和从业人员。当年挤进热门专业的学生被迫接班。
生物专业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生命科学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无数省级状元纷纷涌入。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通过数学竞赛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故事至今仍在高中生中广为流传。生物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我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然后在美国工作或回国任教。这是长期以来的追求。然而,随着国内学术界的逐渐饱和,生命科学不再是我们在21世纪选择优先考虑的学科。相反,它们已成为四大天坑中的第一个。
每个主要陷阱背后的逻辑大致相同。行业的萧条,其实就是整个行业的萧条。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小于该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时,这个陷阱就形成了。上述说法不能反过来说。行业不景气,并不意味着这个职业就一定是陷阱。像数学物理这样的专业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产业,更不用说产业不景气了。而如果将科研视为与这两个专业对应的行业,那么数理高得吓人的行业门槛和残酷的淘汰制度,会让其他任何行业,甚至是上面提到的低迷的建筑行业,前景都比科研更好。无数次。但没有人会把数学和物理这两个专业视为天坑。
不仅如此,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在各行各业都颇受欢迎。数学系和物理系毕业的本科生有广泛的机会。如果土木工程赚钱,就去土木工程。如果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那就去计算机科学吧。说到半导体,就选择半导体。如果前途光明,就去金融吧。虽然相应专业前景不佳,但转行自由度极高,让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至于陷入陷阱而难以自拔。换句话说,只有与萧条行业紧密相连的专业才会成为深渊。
其次,专业与行业绑定的背后是相对狭隘的职业视野。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会被锁定在这两个专业。但生物化学、环保、土木工程、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脱离原来的专业,就必须和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为什么是这样?一方面,这是因为理科专业作为基础学科,比普通工科专业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但这种比较并不全面。生物和化学也是高中生心目中的基础科学专业,但其出路却比数学和物理窄得多。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也被高中生视为工科专业。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的前景往往似乎与他们的专业无关。与机械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同,转行很困难。
归根结底,决定转行难易程度的不是一个专业属于理工科还是属于理工科,而是这个专业所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共性。换句话说,你在本专业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可以应用到其他专业?例如,一个合格的物理专业研究生,如果他的专业是模拟,通常有扎实的编码基础和维护项目的经验,转移到计算机上相对容易,这也是我们通常做的事情。如果你的专业是实验,通常对一套仪器设备的设计、安装、维护都有丰富的经验,在硬件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可以接驳到诸如此类的公司从事相应硬件方向的工作。作为华为。
一个合格的电器或电子等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要么选择信息科学的热门专业,要么在硬件或系统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即使离开这个专业,进入其他方向,整个工业体系中使用各种软硬件的地方也数不胜数。借助原有的专业知识,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难。然而,几个以生物化学为主的专业却与此完全相反。生物专业的学习方向要么是生命活动,要么是物质微观结构,要么是化学反应。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工具也被完全封装。与其他专业需要从头开始干脏活来培养基本能力不同,这就导致了专业教育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必须依赖一定的设备才能使用,而这些设备却从未在工业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这几年热门的结构生物学为例。这个方向的核心工作与冷冻电子显微镜密不可分。利用冷冻电镜测定蛋白质结构可以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因此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但这反过来也决定了结构生物学家在没有冷冻电镜的情况下能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换句话说,那些结构生物学知识和科研训练对于转行根本没有帮助。
材料科学面临的情况与此类似。这类专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来获得更好的宏观性能。主要工作是新材料的制备和参数测量。这两项任务都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需要数十次或数百次失败才能成功。但无论我在这里积累了多少经验和技术,离开材料设计行业后就没有任何用处了。最多转学化学专业,又是一个坑。
在材料领域,我们常说的就是985硕士发表文章很容易,提高学历也很容易。打通985个一线城市,动动手指就能拿到万元工资。轻松摆脱生化环保材料的5000元工资。法律。但能考到985分的人,虽不算被选中,但也算得上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了。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硕士学位比学士学位要贵2000多,而且未来的升迁路径并不那么明显。
我们还应该注重科学研究的角度。材料专业、论文导师编造并利用各种手段骗取资金推迟毕业,不看文章就根据最新学术会议确定选题。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之间存在很多混乱。不可否认,我国老一代材料为国家做出了许多实际贡献。但目前的问题是,一些40岁至60岁的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道德不匹配,派系林立,学术圈把持,污染环境,让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举步维艰。老了走科研之路,为了谋生不得不退一步。一步步妥协。
还有使用工具的专业,还有制造工具的专业。这背后的区别是比较本质的。无论你使用的工具多么先进,对于转学到其他专业来说都没什么用处。就像螺丝拧得快或拧得紧一样,对制造螺丝没有帮助。熟练使用冷冻电镜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并不能让毕业生在找不到教学工作时轻易转行。
进一步说,这其实是一个职业生涯问题。一个专业被称为天坑,自然是因为这个专业的职业生涯本身仅限于几样仪器、几类问题、几类职位,以至于所有的职业教育都围绕着这些东西,而忽略了培养更多的核心能力。工业系统中的更多功能。这里不妨提一下同济土木工程学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就业导向比较重。本科阶段设计了很多实际工程所需的知识,同时对数学基础的要求相对降低。这种设置培训计划当然会显着提高就业率。但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有40%最终进入了建筑公司,这个数据似乎存在很大偏差。
所以你仔细想一想,同济土建还亲自给我们演示了如何专业地打造天坑。因此,作为综合评价,清华东南哈工大街被废弃。唯一现存的公司同济土木工程今年也跌落神坛。同济2022年在河南曝出的不受欢迎的投资线路遭遇滑铁卢。作为知名的985工科学校,录取线不如扬州大学、东北林业等普通大学。不可否认,同济土木工程确实有很多德高望重的教师,他们为我国土木工程研究、基础设施发展、高等教育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国豪大师、孙军院士等培养了大批人才数量较多,现在基本是土木工程行业的中流砥柱。如果你参考同济在东南做不到的学科评估,你也应该了解同济土木工程成功和土木工程失败的情况。
当然,这两年也出现了一大批劝人放弃土木工程的自媒体博主。他们分享了工地上的牛马生活,带走了大批不愿在校园里当牛马的人。粉丝。此外,当前建筑行业的恶劣环境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萧条,也随之给从业者造成了困境。现在同济等各校天坑专业的学生质量已经见底,研究生水平持续呈现向下兼容。这件事越来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全国700多个大学专业还存在不少陷阱。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看法,无论你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中做出什么选择,我都祝你一切顺利,希望你在大学初期永远不要忘记做好这三件事。清除。第一,对知识的纯粹热爱。二是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三是终身学习意识。我希望当你面对人生中更大、更困难的选择时,你能享受这三种技能给你克服人生艰难循环的信心和勇气。关注良好的职业和进步,每天分享新知识。
专栏解读热门高薪专业作者:好职业与高等教育168币0人已购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