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2020(中国城市人口密度表)
作者:林小昭
中国哪些城市城市人口密度高?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统计发现,目前我国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有21个,其中深圳超过7000人/平方公里,东莞、上海位居前三。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根据建制市内的总面积计算的。但由于有些城市下辖县较多,或者山区和河流湖泊比例较大(如北京、杭州),这也影响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如果只计算主城区的人口密度,那么各主要城市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小的。
人口最稠密的10个城市
本次统计结果中,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无锡。其中,前八个城市人口密度超过2000人/平方公里。
深圳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面积1997平方公里。加入深汕合作区后,深圳总面积达到2465平方公里。它仍然是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最小的城区。
仅看深圳局部地区(不含深汕合作区),人口密度就高达每平方公里8821人,是第二名城市东莞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当地很大一部分地区被山脉覆盖。也就是说,深圳市区实际人口密度已经突破每平方公里1万人大关。目前,深圳可开发土地空间基本饱和。
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人,比2010年增加714万人,新增人口位居全国第一。由于人口大量涌入,深圳目前的承载能力正逐渐饱和。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十分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落户深圳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2021年5月25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网发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号文,提高学术人才落户底线,将核准学术人才落户底线要求调整为全覆盖。时间本科生。其中,技术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大专以上,中级职称”,技能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毗邻深圳的“世界工厂”东莞排名第二。东莞面积仅2474平方公里,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机、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近年来,东莞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流入。七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莞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46.66万人,2021年将进一步增加至1053.68万人。2021年,东莞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成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上海人口密度达到3926人/平方公里,排名第三。上海不仅人口密度高,而且建成区面积大,城市人口多。上海是我国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七人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城镇人口已达1987万,比第二名北京多200万多。
珠江三角洲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厦门每平方公里人口也超过3000人。厦门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只有1700.61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528万人,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105人。从地区来看,厦门岛内外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全岛(含鼓浪屿)陆地面积157.98平方公里。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达到211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3358人(2020年数据)。
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丁长发向第一财经分析,城市人口密度受分子效应和分母效应共同影响。从分母来看,厦门本身很小。从分子上看,厦门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33位,吸引了大量外来居民。七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厦门人口增长46.23%。
丁长发表示,厦门岛产业发达,如会展业、现代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同时岛内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学校配套设施完善。也很好,所以人口密度比较高。高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厦门岛的土地开发空间已经相对饱和,房价也相对较高。近年来,岛外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教育、医疗服务设施,包括集美、马銮湾、翔安南部、环东海等。资源丰富,多条地铁线路也连接岛内外,不少制造业部署在岛外。岛外,随着产业集聚以及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设施的完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
排名第五至第八的城市均来自广东,分别是佛山、广州、中山和汕头。四个城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几乎相同,在每平方公里2400人至2600人之间。其中,中山和东莞类似。改革开放后,两者均由县升格为地级市。总土地面积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面积小,移民人口多,人口密度高。
从前十名来看,仅广东省就占了6个城市,其中珠三角占5个。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彭鹏对第一财经分析称,珠三角地域狭小空间广阔,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群。目前,珠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实现无缝连接。与此同时,珠三角多个城市由县升格。过去,其他省份的城市大多是由一区改为一市,但在珠三角,则是一区改为数市。这样一来,一个城市的面积就更小了。很多。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港澳台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经济率先回升。彭鹏表示,珠三角对外开放早,吸引资金多,就业需求大。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呈现几何级、跨越式增长。
除了珠三角之外,广东还有一个人口密度全国第八的城市,那就是位于粤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汕头。数据显示,面积仅2245平方公里的汕头,常住人口553.04万人,即每平方公里2463人。同样位于潮汕地区的揭阳,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专家分析,这与当地生育文化浓厚、生育率高有关。
郑州和无锡的人口密度分别排名第九和第十。郑州也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西部城市。2010年至2020年,郑州人口增加397.41万人,居全国第五位。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国家,户籍人口过亿,常住人口9883万。因此,未来郑州人口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西部地区4城市人口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的21个城市中,广东占8个,其中珠三角地区6个,潮汕地区2个;长三角地区有上海、嘉兴、浙江、江苏6个城市。有4个城市,——个省会城市:南京、苏、西昌、苏南苏;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京津两大直辖市和厦门。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城市有17个。
由于自然地理因素,一些辖区内山地丘陵地貌较多的城市,人口总体密度排名不高。例如,北京土地面积达16410平方公里,但山区面积却占62%。因此,北京城市人口密度仅排全国第17位。但如果只算主城区,北京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一。
与北京类似的还有杭州,这座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十分突出的新一线城市。杭州地形复杂多样。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5.6%,集中在西部、中部和南部;平原占26.4%,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河流、湖泊、水库占8.0%;森林覆盖率达到66.9%,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丁长发表示,北京、杭州等地的土地面积足够大,没有必要将工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土地开发到非平原地区。比如,在杭州,即使只有26.4%是平原,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有4个城市城市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中部地区的郑州、武汉,西部地区的成都、西安。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实力省会城市和新一线城市。2010年至2020年,这四个城市的人口增长均位居全国所有城市前十名。
在这21个城市之后,还有一些城市人口密度相对接近1000人/平方公里大关,如宁波、南通,分别为972人/平方公里和967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