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强国(科技强省三个方面)
作为优质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园已成为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也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供图
盛唐、兵马俑、大学城、西影视城……说起陕西,新旧印记交织、流淌在人们的脑海里;说起陕西,新旧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交织流动;而现在,西安的另一张“面孔”正像春天的万物一样悄然浮现。
“秦”是秦汉至今陕西的简称;“创”代表创新、创业、创造、卓越;“理”就是追根溯源,打造创新驱动高原,让创新成果不断在全省扩散。走向全国。
如今,科技创新为三秦大地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新轨道上已然响起隆隆声……
政策努力帮助科学家成为企业家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西安交通大学孙杨教授团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秦创源,这并不是一个孤例。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走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道路上。从学习到企业,从实验室到工厂,参与者面临的绝不是身份的转变那么简单。
“秦创源在成果转化链条上集中了金融、法律等服务,解决了科技创业者的后顾之忧。特别是我对这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生态充满信心!”孙杨说道。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科研人员,其项目“绿色多金属氧化物卤化反应专用催化剂的研制”获得了秦创源春季种子基金的资助。秦创源不仅帮助他启动了项目,还一路帮助了他。
打造创新驱动高原,陕西的强项和弱项在哪里?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表示,陕西创新优势明显,但科技存量和科技成果薄弱问题转型能力不强、转型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
针对问题,陕西科技系统“重拳出击”。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之后,20多个省级政策文件和配套政策相继发布。
同时发布的“一揽子政策”共70条措施,涵盖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五类,形成了多层次、多层次的政策支持。立体化、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
秦创源肩负历史使命,突破技术改造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
由陕西省科技厅牵头,各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共同打造“秦创站”秦创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平台,分“推荐发布”和“每月专场”三个层次。
“我们希望通过推动项目路演常态化,搭建创新资源自由对接的平台。”孙科指出:“秦创源科技成果转化系列路演活动包括科技成果挖掘、项目梳理筛选、前期辅导培训、项目路演、投资对接等全链条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进展和成果突出的项目将得到政府引导资金、金融机构和各类政府资助项目的重点支持。
于是,科研人员来了,创新企业家来了,点点滴滴的创新资源如涓涓细流汇聚,犹如科技创新的洪流,势不可挡。就以孵化器为证:一年来,围绕勤创园立体联动孵化器建设目标,全省新增孵化器20个,孵化空间47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省级孵化器80家、市级孵化器43家,新孵化企业1358家;孵化企业总产值达28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9.2万余个。
强化主体,融合“两条链”促发展
推出国内首台电子束3D打印设备和国内唯一的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装置。掌握关键技术的西安赛龙在秦创原有新驱动平台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上述设备已进入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近日,公司高品质金属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及装备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陕西3D打印装备及产品研发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创新链和产业链必须发挥11>2的效应。西安赛龙是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之一。
在孙科看来,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重要抓手。深化“两链”融合发展已写入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陕西确定了增材制造产业链等23条重点产业链。针对科技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不强的现实,陕西把推动“两链”深度融合作为秦创原创新动能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加快秦创园建设过程中,陕西还加快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陕西省科技厅梳理凝结了29个重点领域2662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部署实施了8个重大科技专项和272个产业链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了9个“两链”重点项目拥有首席技术工程师等领军人才。发布了19个“揭榜、担当”重点研究课题。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推进产业链核心技术研究等14项重点任务,确定了数控机床、光电等23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秦创创新驱动平台作用,重点支持转型升级、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培育实施科技型企业,推动“两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扶持中小企业的产业资源清单,以大专院校、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为主体的创新资源清单……这些清单是陕西科技创新的关键。陕西正在复制科技创新的壮丽画卷。秦川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咸新区成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和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实施秦川集团高端产业母体机床创新基地项目,研发出新型智能滚齿机床身,可提高加工效率20%;宝鸡市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结构材料等领域,规划84个重点秦创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52.6亿元;延安市秦创园(延安)延长石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延安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榆林市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创新金融研究院,积极推进西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CCUS大科学装置等重点项目建设;韩城市依托陕汽集团新能源智能商用车创新中心正筹建西部新能源智能网联重工集团.
辐射全省,勤创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今,秦创元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向三秦大地辐射。宝鸡市开展“一把手带头进高校、院士行宝鸡、企业老总进高校、专家进企业”活动,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商洛市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搬迁发展”的发展模式,在秦创园总体窗口布局是打造约4万平方米的空间载体;铜川市设立2亿元高新技术成果创业投资基金,西部科创港设立的铜川创新谷已投入运营。
一年来,陕西着力建设和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断优化创新生态,释放创新活力。秦创园已成为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象征。与之同义的,也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三秦古地2021年新征程创新发展亮点无数: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向国家报备注册3760家,总数超过8200家,同比增加32.30%;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11189家,同比增长38.67%;新上市公司9家;技术合同登记68951件,交易额2343.44亿元,同比增长33.23%.
2021年,全省将建成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9个创新联合体;启动陕西首个航天强国实验室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获批建设;建设19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84个新建“四科一联盟”研发平台;陕西省发改委牵头高标准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加强高水平布局和建设级研究基地,培育建设先进阿秒激光器、Z箍缩创新技术综合验证装置等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石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