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外活动 >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为什么(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怎么办)

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为什么(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2-07 18:32:22 课外活动 57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想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争夺学历、财富、地位。这种认知模式会带来无尽的痛苦。

——————————

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为什么(孩子没上高中就没有出路吗怎么办)

最近,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二,升入高中无望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我的孩子才15岁,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这么年轻就出去了?这辈子就完了吗?”语气里充满了焦急。

都说高考就像大军过独木桥。现在更让家长们着急的一个事实是:“如果不努力,孩子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

今年上半年,几条有关中等教育的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号文件提出,推动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中层次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大致相当。也就是说,这两组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1。国家将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让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做好接受职业教育的准备。其次,一些省份相继出台明确要求,禁止公办学校和事业单位招收初三留级学生。也就是说,初中生通过反复学习择校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最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来了,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课外辅导提高成绩的方式已经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如此着急。

对于这些事情,我想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如果你没有进入高中,人生就没有“结束”。国家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人才越来越稀缺和需要,而且很多人也确实一路走来成为了人才。

前段时间,“汽修女孩”顾慧静火爆荧屏,《人民日报》还专门对她进行了报道。这位就读于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17岁女孩,看上去文静、清爽。她平日喜欢购物和摄影。她和同龄女孩没有太大区别。然而,她却在汽车机电维修比赛中获胜,成为广东省第一名。参加此类赛事并获得冠军的女孩。谁也没想到,如此温柔的女孩竟然有一身绝活,让不少网友直呼“又美又飒”。顾慧晶表示,选择汽修行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起初,父母希望她能从事轻松一点的工作,但她坚持自己,说服了父母,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工匠》,介绍了一群人没有上名牌大学,没有耀眼的文凭,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持,努力拼搏,追求完美的专业技能,最终脱颖而出。

其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课本学习。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校成绩好、成绩高的孩子往往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突出,因为这是学校各科考查的部分。对于具有良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社交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优势在普通中学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不擅长课本学习的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既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我国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家。

10年前因放弃北大转技校而被热议的周浩就是一个例子。近日,《南方周末》又发布了对他的追踪报道。当时,他是青海省高考前五名之一。因为从小喜欢操作机械,所以他想报考北航。然而,他的老师和父母认为,如果他的分数不足以进入北航,那就是浪费。最终,他考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但他实在不喜欢这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几经挫折后,他辍学外出打工。2011年,他从北京大学退学,来到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迅速成长,并在2014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学校教书五年,发现自己不仅喜欢摆弄机械,而且还擅长教学,甚至超过了他对前者的热爱。后来,他离职加入北京工业大学原院长童华强创办的教育咨询公司,成为一名职业教育顾问,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他认为,通过影响技校老师,可以间接影响更多的学生,辐射到数控机床以外的更多专业方向,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著名教育家、人类潜能开发专家肯·罗宾逊(KenRobinson)有一本名为《让天赋自由》的书,里面讲到了很多类似的例子。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用考试成绩等单一标准来衡量每个孩子是不公平的。我生来就具有有用的才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去名校或接受高等教育。

第三,职业教育之路并不平坦。周浩去做职业教育咨询工作,其实也是困难情况下的选择。尽管他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很高,有专家甚至认为他超过了一些博士的水平,但他在“北京”教师晋升中仍然面临学术劣势,在评价和选拔上受到区别对待。这也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普遍经历。

童华强认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长期发展机会不平等,影响了像周浩这样的技术人才的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核心原因。

周浩去北京师范大学修读了几门课程,然后打算找个合适的学校去攻读在职硕士,然后再去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放弃北大读技校十年后,周浩将重返曾经退出的普通教育体系。当今社会,学历仍然是硬通货。

周浩还表示,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传递职业价值感。

四是职业教育和咨询需要普及。

人们习惯于用单一的指标来对人进行分类,比如广东人和湖南人、白人和黑人、富人和穷人等,也理所当然地认为高等教育一定比低学历好,工作挣钱多。一定会更好。比工资少的工作好、大城市的工作一定比小城镇的工作更有前途等等。因为这样僵化、绝对的认知处理模式更符合人的“懒惰”特征。大脑并保存脑细胞。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吝啬”,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然而,人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仅用习惯性的处理模式来理解这件事,确实很容易得出“生命结束了”、“学历低肯定没有未来”或者“学历高是通行证”这样的结论。走向幸福的生活。”这也是很多家长着急的原因。

其实从长远来看,每个孩子都有一条相对适合他的道路。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这条路,无论是上高中、名校还是职业学校,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择,就像前面提到的“汽修女孩”顾慧静一样,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价值几百万元的车,如果坏了,还需要我们汽修工来修,不修的话,就跟废铁一样,跑不了了。”技术人才必须对本职业有价值观和自豪感。

弗洛伊德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工作和爱情。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件大事。一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个是找到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都需要更加系统、审慎地思考和衡量,而不是被社会流行的观点所左右,或者让我们的大脑自动驾驶。我们总是喜欢引用苏格拉底的话,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具体来说,生活中的这两件事必须仔细审视。

你必须在学历、财富、地位的竞争中获胜,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这种认知模式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你总能找到比你受过更多教育、更富有、更优秀的人。拥有更强大头衔的人。所以归根结底,这其实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问题,也是我们每个成年人面临的命题: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幸福地生活?

这就是我们需要教给我们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我们希望初中尽快开展职业教育,也希望社会共同探讨和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和理念,帮助孩子们审视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